突破思维定势 转换思维视角【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教学质量】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势就是能够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换之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思维定势是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
  回顾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可明显看出,引进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发现和新成果,改变考生的思维定势,以检测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命题方式。命题者希翼以此推动教材、教法的深入改革,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作先导。因此,研究这类命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有效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性思维,将有助于考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考,面向未来。
  
  一、更新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是突破思维定势的前提。
  
  突破思维定势、开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课堂是体现教育观念的主战场,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着力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教学回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其个性发展的轨道,创设一种开放、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讲课、让学生评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和自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定势的突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堂结构,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发挥创造性。课堂导语要新颖,具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导语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影视作品、古代字画和古钱币、新闻事件等多角度切入;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使提问变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迪,所提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坡度,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课堂评价要多鼓励和支持学生各抒己见,对创新的见解要加以扶持和引导,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要给唯一答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哪怕是不太成熟,也要给予热情支持和积极鼓励;课堂小结要精炼,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创造进行聚合思维训练的机会;教师要敢于和甘于把自己放在课堂的非主体地位中去,尽可能用少而精的语言进行启发、点拨、教授,真正把课堂的大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发展和发挥的思维空间,减少教师固有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二、尊重历史,确保实事求是是突破思维定势的根本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只有反面,没有正面,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叙述和评价,从而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如中国革命史框架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清政府不行,于是有辛亥革命;北洋政府不行,于是有国民革命;国民政府不行,于是有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在这一思维定势下,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只有反面的东西,没有正面的贡献。
  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高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超前性,高考要改变教材中那些陈旧、过时、导向单一、观点偏颇片面或“左”的痕迹明显的内容。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7题、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38题、2007年海南高考卷第18题、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17题和39题,都旨在引导广大教师和考生牢固树立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理念,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历史结论。教师要把握高考命题的这个特点,侧重于“历史阐释”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历史学科精神,引导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认识,从而突破思维定势。如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认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重新评价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
  
  三、大胆引进,重新认识历史是突破思维定势的手段
  
  教师要留心史学研究的动态,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或与时政密切相关内容,相应引进大学教材或新近出版的历史著作中有创见、有发展的史论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形成科学认识。
  为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教师可以适时引进一些材料,这些材料陈述的观点不一定和教材观点一致,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阐释能力。例如,在讲完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后,我引用了马克思和鲁迅的话:(1)“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技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2)“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祭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然后提出问题:“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说明了什么?”结果学生发言非常踊跃。经过争论和引导,学生最终达成了共识:三大发明在西方成为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强大杠杆,却没能推动中国完成社会形态的根本改变,从而得出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新认识和新结论,也促使学生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思维定势。
  
  四、运用理论,全面认识历史是突破思维定势的关键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我们才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往往根据教材叙述,只看到“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理论,既要看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进步性、积极作用、主观作用,又要看到其落后性、消极作用、客观作用,从而全面分析、评价商鞅变法。在充分肯定商鞅变法的基础上,要看到商鞅变法的三大偏差:压抑工商;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并进一步引导分析其消极作用: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破坏了文化发展;选错了政治体制方向,从而成为秦王朝速亡的原因之一,并为后世君主独裁埋下了祸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教材叙述造成的思维定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必须将其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考查,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但是,学生由于受到文学作品、教材的影响和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如人民版必修三教材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讲到,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黄宗羲猛烈地抨击君主集权,在同一个问题上,两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否定韩非的主张而肯定黄宗羲的观点。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分析、评价,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两人的主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都是进步的。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优化课堂结构,大胆引进史学最新观点,适时引进一些史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地掌握、评价历史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学生视野,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推荐访问:定势 提高教学质量 思维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