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论中学生英语语感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 英语的教学过程既是对英语感知的引导过程又是对英语应用的实践过程。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而要想学好、用好英语就得需要大量的实践,英语的实践过程就是英语语感的形成和优化过程。获得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语感,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 兴趣 英语语感 应用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只有让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愿意主动地学习英语,才能更有效地学好英语。通过对英语的实践逐步形成语感,语感又反过来指导英语的实践。两者相互促进,才能使学生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强烈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教师的教学艺术是直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源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简洁幽默的语言、流利纯正的英语口音、丰富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绘声绘色的演示学习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采用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如开新课前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本课内容的录音或录像,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节学生情绪。此外,每堂课开始叫学生轮流作值日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可包括幽默故事、英语笑话,甚至是自己的日常经历。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巧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兴趣。这样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力欲望。当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以后,教师再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在英语学习中,学习材料除书本外,还可以是磁带、光盘、海报、卡片、杂志、电影、游戏、生活用品等。丰富的学习材料可以极大地充实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体验。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事物、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所体验的真实感受用英语形式呈现出来,将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外,还可以通过课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践性任务来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如:让学生多跟同学和家人练习学过的内容,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自制英语小报、开展英语演讲活动、英语写作竞赛、创建英语兴趣小组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达到学以致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兴趣的作用,通过不断地完善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觉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会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地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的原因。语感来自于教师在教学中有倾向性的指导,并在学生学习中逐步形成和优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渐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对号入座”、准确无误。因此,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该尽量使用英语,给学生创造一个耳濡目染的英语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能够使学生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语言的基础知识,学习到词语、句子与篇章结构的组织技能。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水平的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真知灼见地概括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
  激发阅读兴趣,兴趣就是动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英语文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加知识,又能带来快乐的活动。这样学生就能自觉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不正确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阅读中去。要加强阅读技巧培养,更改不良阅读习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要训练的阅读技巧主要有略读(skimming)、查读(scanning)和细读(normal reading)三种。略读的目的是对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有个总的概念,不去深究文章的细节,把与主旨无关的词语、句子乃至段落省去不读。主题句、关键词、小标题、斜体字、大写的词和有关数据是阅读要点。查读又名跳读,目的是找到某一特定信息在短文中的位置。查读的速度比略读更快。细读的目的在于了解所读材料的全部含义,需要了解文章的细节,进而抓住文章的中心,所以细读不等于慢读。阅读技巧的训练能让学生摆脱旧的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做到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达到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时的注意力根据阅读的需要,或集中于某一信息,或顾及到整个内涵。要发展学生独立轻松的阅读能力,必需将阅读技巧的训练贯穿于全部阅读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一些生僻的词或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是在所难免的,阅读能力再强的人也不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看懂一切。所以在遇到不能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完全不必着急,应继续往下读,根据语篇的信息冗余度原理,这一部分的信息完全有可能在语篇的信息的其它地方以别的形式再次出现,或者可以通过语篇的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测,或者没读懂的这一部分有可能只是一个起辅助作用的要素,即使没读懂也不一定会影响读者对整个语篇的理解。此外,应注意作者和读者(学生)的文化差异、语言能力差异和共有知识差异。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的作用远不止提供材料、解释语言难点、做点翻译练习、对对答案,还要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知识,鼓励他们以不同的形式扩大知识面,并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测、推理、判断和分析。阅读只有上升到语篇层面上才能快而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另外还要提高文化背景知识修养。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很多文章取材于原版英文,渗透着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气息,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读不懂、读不快的重要原因。因此介绍背景、培养文化意识是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对句子的理解起到预测作用,并能提高对全文的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使学生对讲英语国家所属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能力。
  英语的教学过程既是对英语感知的引导过程又是对英语应用的实践过程。在学习的入门阶段,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而要想学好用好英语就得需要大量的实践,英语的实践过程就是英语语感的形成和优化过程。获得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语感,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推荐访问:语感 英语 中学生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