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八大德育原则记忆口诀

  摘 要: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一方面是高校环境概念的厘定;二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三是影响高校德育环境的主要因素; 四是如何建设高校德育环境。在第三部分主要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建设德育环境:一是观念的改变;二是方法、方式的改变。学校德育最终应该成为营造社会环境的一种力量。
  关键词:德育环境 管理 建设
  
  一、高校德育环境的概念界定
  
  学术界关于德育环境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是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德育环境是“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和任务而设置或使用的具有教育因素的环境”。第二种是罗国安等著的《德育环境学》认为,德育环境是“影响人形成一定品德的各种事物的总和”,显然这里的德育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第三种是邱伟光等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德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1]
  高校德育环境就是指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成长及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影响高校德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内外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
  
  二、环境对人的影响
  
  环境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既有物质形态,又有精神形态。“环境是指人类主体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①从最通常的意义上说,所谓环境,就是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环境既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契机。正所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②
  中国古代许多就论述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荀子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都是较早对德育环境进行研究的佐证。国外也有许多关于德育环境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好的行为是一个好的本性与好环境接触的结果。当然还有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等对于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做出的贡献。国内外有如此多的知名人士论述过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见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作为高校则更应该努力建设好德育环境。
  
  三、影响高校德育环境的主要因素
  
  (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影响
  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这些环境的变化必将对我国高校的德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等,这些变化对高校德育环境带来不少的冲击。高校已不再是远离世俗社会的净土,学校已走入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给学校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应努力解决这些矛盾。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的影响
  21世纪知识与人才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了大众化之路,截止到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23%,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多个校区办学。一些学校学生成倍增长,学生居住十分分散,甚至有的校区学生因为他们的权利问题,而采取罢课、罢考行为。
  (三)高校内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如果说社会环境是宏观环境,那么校内环境就是微观环境。校内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态度等。校内环境主要由学校的校园面貌、校园文化、校风、学术氛围等诸多因素构成,主要分为物质环境、虚拟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这些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校园网络环境,其负面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大学生。这些信息垃圾将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污染大学生心灵,误导大学生行为。
  
  四、如何建设高校德育环境
  
  建设高校德育环境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情,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整个社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优化,是整个社会的任务,乃至全球的义务。因此,社会的各个系统都应该动员、协调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一) 管理者观念的变化
  21世纪,高校管理者、教育者需要做到四个代表:一,代表学生;二,代表学校;三,代表家长;四,代表社会。其中以学生为本为重中之重。以学生为本,树立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努力建设好校园环境。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对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起着决策、指导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管理者还应注重对学校精神环境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学风、教风和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
  (二) 管理者方法的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合并办学,大学城的建立,管理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管理者应及时了解学生所需、所想。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沟通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人才测评服务中心、生活指导中心等一系列的咨询、指导服务机构。构建一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德育模式。同时,这种德育模式应是全员参与模式,要注意激发师生员工的主动关注与自觉参与,注意发挥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校园文化、管理服务全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力,改变单向输入与集中方式,形成民主、互动、共进的工作模式。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正日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观念。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吸引更多学生在校内上网,还需要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技能学习,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并茂的综合表现力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 高校德育可以作为影响社会环境的一种力量
  学校德育的主体性还应延伸到学校德育之外,使学校德育不仅定位于校园之内,而且定位于社会环境之中,成为主动营造优化环境的主体力量。作为营造社会环境的主体力量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三。其一是学校德育主动直接地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学校本身固然不是一般的社会机关,但学校本身可以是文化尤其是先进道德文化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其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活动如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的),也可以对社区乃至全社会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其二是学校德育应作为个体道德成长社会环境网络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而形成合力。其三是学校德育和教育应在体系内进行改造,努力形成适应和超越学校环境的中介机制,使学校德育在社会环境中将正面德育影响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德育影响,同时促进社会环境中德育影响有序化,开发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现实空间[2]。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13.
  
  参考文献:
  [1]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03.
  [2]檀传宝.学校德育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8.
  [3]葛金国.学校管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4]刘丽杰.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推荐访问:德育 高校 环境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