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与健康学科学分制管理与实施研究]中职体育与健康教案

  摘 要:学分制管理将是今后学校学生管理手段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认清和掌握学分制的内涵与实施规律必将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施学分制需要内外环境的支持,同时实施者的思想、观念也将影响实施效果。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的学分制管理有别于其它学科,如何加强学科特点与学分制管理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职 体育与健康 学分制管理
  
  实施学分制是当今以及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也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动力,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更是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保障。2007年浙江省实施了职业学校的2+1办学模式,以往的学分制又一次接受着考验。那么如何根据新的情况实施好学分制管理工作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育教学学分管理过程之中,研究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学分制管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施的复杂性,为此做好实施前相关问题研究就非常重要。如今,体育与健康学科正在进行着课程的大改革,这给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学分制的实施与管理要基于学校学分制管理体系,以学科的自身特性为建立依据,多纬度地设置学分认定标准。要做到这些就要先掌握和理解学分制的含义与内容,学分制的实施有有效途径与考评标准,解决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等问题。
  
  一、学分制的再认识
  
  1.学分制的由来和发展过程
  “学分制”的英文是“Greditsystem”,可译为学分系统。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教学管理。学分制与学年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学年制的特征主要反映在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以及强调对教学过程和目标的集中统一的管理,而学分制以学分作为学习量的计算单位,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主决定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它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的,选课制就是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德倡导“自由学习”,主张由学生自行选择学习课程,教师和学生自行安排学习顺序和进度,并在柏林大学推行此主张。美国大部分高校至20世纪初均已实行选课制。选课制蓬勃兴起后遇到的新问题是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于是学分制应运而生。它是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曾经从欧美引入过学分制的管理方式。20世纪初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北京大学等都曾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解放后,1952年院系调整,各大学效仿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废除旧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分制而改行班级授课基础上的学年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一些高等学校陆续试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虽成功者不多,但毕竟对推动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90年代,学分制呼声又趋高涨,许多高校在实施学分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使学分制管理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有了新的发展。
  2.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职业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3)有利于职业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4)有利于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3.实行学分制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1)按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
  (2)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考核和学籍管理机制。
  (3)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的原则。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学分制实施现状
  
  据了解我区五大职业学校只有临平职业高中和我校实施了体育与健康学分制管理,并取得了成功和一些宝贵的经验,但面对新的2+1办学模式也需要重新修订管理办法。放眼全省的职业学校同样也面临着修订的需求,因此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尽管对学分制的利弊争论仍没有一个结果,但是利大于弊的观点占据了优势地位。笔者也同意并持此观点,问题的所在是如何地应用。因此,归纳我们的学分制实施情况存在以下三点问题需要改正。
  1.有头无尾
  一些学校在不具备实施的前提下匆忙上马,开始轰轰烈烈,后来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没有结果。这样的情况主要集中在那些地区偏僻、经济落后的地区和学校,同时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也有,主要是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所造成的。
  2.有壳无肉
  在实施学分制管理的一些学校只是有实施学分制的文件、办法等,而没有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具体的管理人员,尤其是硬件的脱节,这样就造成了有壳无肉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领导的不重视,形式主义所致。
  3.有法不依
  学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但却没有严格执行,造成有法不依的局面。这样学分制的优点就难以体现,久之教师和学生也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因此,监督与考核机制是学分制实施成功的保障。
  
  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学分制管理实施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观念转变的准备
  学分制的推行必将引起教师观念上转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有三个转变,即:“教育价值观上,要树立全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兼顾自己的发展;人才观上,摒弃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群体平等发展的传统观念,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质量观上,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以上三个观念的转变的核心机制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关键是自主性,自主性的关键是选择。而学分制是选择的最好途径,它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表现、创造乃至成功的机会。
  (2)教师素质提高准备
  实行学分制必须有相应的教师队伍作保障。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改变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状况。实行学分制不仅要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还要不断开发体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规范应用的新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能上多门课程,有承担新课程的教学能力。若教师传授的课程没有新的知识、新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去选择。这都将增加教师的危机感,激发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3)教学管理能力准备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部门也将改变管理的模式。教学管理变过去的共性管理为个性管理,变面对班级为面对学生个体,变原来每班一张课表为每生一张课表;变过去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如研制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计算机软件,实行计算机管理。教室、实验室、实习场地、计算机房、图书馆等要统筹安排,延长开放时间,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学校准备
  (1)课程设置准备
  体育与健康是涉及全校所有学生,覆盖率100%的学科,因此,它的设置将影响整个学校。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授课形式,是推动学分制管理工作的有利保障。
  (2)学生指导工作准备
  实行学分制将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即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学生从原来的学校为他设计、安排好教学内容和进度,转变为自我设计、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因此,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学分制知识的培训和选课的指导,必须让学生建立学分的概念,掌握计算学分的方法。
  (3)政策倾斜准备
  完善学校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学分制的改革实验,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并提供相应的学习生活保障条件。
  (4)教学设备准备
  进行学分制管理就要对教学设备进行配置以保证学分制的实施,体育与健康学科是一个对设备要求较高的学科。学分制实施后,原有的班级授课模式将被模块教学所取代,这对场地、器材等教学设备的要求就高了起来。
  3.学生准备
  (1)态度的端正准备
  学分制对于教师来说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接受态度上还存在着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态度上的端正是保证实施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2)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学分制来说还涉及学习方法上的准备,特别是一些困难的学生。可以讲学习方法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保障,因此,针对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及时的指导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结论与建议
  
  1.学科实施学分制首先要得到学校教务处的支持
  教务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与管理的中枢,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都必须得到该部门的支持,学科实施学分制同样也要得到它的支持。这个支持包括理论上的、课程编排上的、课时安排上的等。
  2.学科实施学分制学科教师必须达成共识
  实施学分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的努力加以完成。在学科实施学分制前该学科教师一定要达成某种共识,它包括实施的理念、原则、意义、途径等。
  3.学科实施学分制必须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必要的学分制有关理论学习是保证顺利实施的前提,只有对其有一定深度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为此,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和前沿动态的学习。
  4.学科实施学分制必须形成一定的监督与考评机制
  实施学分制前要对每个人的任务进行划分和统计,并以一定的形式进行量化以及考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励教师投入到实验中去。所以,实施前一定要做好该项工作的准备。
  5.学科实施学分制必须掌握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因为学分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管理者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方法是不能够完成的,因此,管理者要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束剑华.高职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职教论坛,2006,(04).
  [2]张其然.职业院校学分制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3]彭海学.加强旅游职业院校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5,(6).
  [4]卞兴华.关于许分制的思考与调查[J].省略ki.net.
  [5]高伟云.关于学分制的几点认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8,(02).
  [6]任伟.浅谈学分制的利于弊[J].开封大学学报,1997,(4).
  [7]罗云,赵敏.澄清对学分制的一些模糊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04(5).
  [8]张礼达,尹德志,刘静.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时间与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7,(02).
  [9]刘槐.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条件和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1,(28).
  [10]王玲.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探索.省略ki.net.

推荐访问:学分制 中职 学科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