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追问的时机和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 要: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性品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教学的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课堂追问的顺利实施。而有效的课堂追问要把握追问的时机和追问的有效性。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追问 时机 把握 有效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
  
  一、追问的意义
  
  1.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在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许多问题都被有意无意地概念化、简单化了,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得借助对学生的追问,纠正学生不太正确的认识,或者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例如我在上八年级第五章的起始课《认识不等式》,对于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这个难点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大家知道数轴上的每一点表示一个实数;反过来,对于每一个实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一个点与它对应。那么不等式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呢?比如x<1在数轴上应怎样表示?学生觉得难以着手解决。此时我作如下追问:
  师:你能举出几个数满足x<1吗?(学生举出0,-1,-2,……)
  师:只有这些吗?(学生又举出一些数:-0.1,-0.2,-0.3,……)
  师:你能把它们全部举出吗?这说明满足x<1的数有多少?(得出有无数个数。)
  师:这些数与1比较大小,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理解x<1表示所有小于1的实数的全体。)
  师:在数轴上表示这些数的点与表示1的点比较,它们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教师演示画法。)
  通过追问,使学生理解x<1表示哪些数的全体,从而掌握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这样处理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却没有办法很准确到位地表达出来,或者因为习惯的缘故表达不够完整、不够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上教师就要通过有意识的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何表达清晰,引导学生走向准确与规范。通过这样经常的追问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二、追问的时机
  
  追问有着两个主要的外在特征:一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二是随机的、临时的。有着两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是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求知其一,又能知其二;二是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追问由于它的随机性,同时就具备了偶然性。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两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何时追问,何处追问,就成了教师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
  1.在缺乏思考处追问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借鉴别人的较多,而缺乏自己的见解。表述的时候基本上是重复别人的意见或旧知。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追问,来鼓励学生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有根据吗?”“怎样理解?”“你是如何认识的?”引导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整理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方法。还有,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还不够全面,只能考虑问题的某一方面。此时教师就要通过追问使学生明白他解题的不全面,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通过课堂追问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并且体会到思考带来的愉悦。比如在《认识不等式》的教学时,有这样一个问题: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请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学生只得出a+b>c,答案显然不够全面,于是我就进行追问:这个不等式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的?还有关于a,b,c的不等关系式吗?这样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个不等式是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可以得出b+c>a,c+a>b,突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使学生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在欠缺深度处追问
  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当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时,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再往深处想想看,这个问题说明什么?”“它和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教师这样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会培养学生刨根究底、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态度与精神,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例如在《认识不等式》教学时,学生对于具体的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比较熟练的,但对于像x<1这样某一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就会困惑,个别学生可能事先预习了教材,知道怎样表示,但为什么这样画,说不出其所以然。所以,我作了追问:满足x<1的实数有多少?这些数与1比较大小,都是什么关系?在数轴上点的位置与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这样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x<1是有无数个实数组成的全体,而且这些数都小于1,再根据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大,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x<1在数轴上表示的是在1左边的那部分(不包含1),真正掌握对不等式在数轴上的表示。
  3.在产生歧异处追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数学的学科优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方法,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甚至鼓励他们“异想天开”。要培养这种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利用追问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求真知。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学生能提出新的独特的见解实在难得,表明他们真正地进行了思考。
  
  三、追问的有效性
  
  1.追问的问题要有效
  课堂上要避免用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追问不止。如,“是不是”、“对不对”随处可闻,这样看似师生互动频繁,而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任何实际性的提升。应当谨记: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必须追问的问题,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可能会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随心所欲,这样的课堂所表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追问技巧的运用,应该对改变这种“问题的问题”有所帮助。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控制和引导,而追问正是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
  2.克服“追问”的形式化与绝对化
  问题提出了,学生回答不上来。“启而不发,问而无答”,怎么办?这时,追问可以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或者,降低难度,将前面的问题分解成相对容易的几个小问题,或者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特别是对由于缺少知识或理解不深不透不细造成的失误,教师既不应给予草率评价,也不应忙着指出其错误,而应采取提供线索、放大错误等方式进行“追问”,以便让学生自己纠正失误,这样做的意义显然要远远大于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要好得多。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教师应当致力于实施有效的教学,使这支火炬燃烧得更旺。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模式如何迥异,都应当实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回归本体+数学学习;回归终点――学生发展。有效的课堂追问是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前提。我们要认真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以学生为本,让课堂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得到实际性的提升,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学校教师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中央民族出版社.
  [2]课堂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追问 时机 课堂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