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道雷的画像 百度云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体现

  摘 要:本文分析了《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三个男主人公所反映的不同人性面及王尔德对复杂人性的唯美化处理。通过分析小说中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冲突阐述了王尔德的“生活模仿艺术”、艺术的纯洁和独立等唯美主义观点。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唯美主义 艺术先于生活 艺术的独立性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诗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在其诸多作品中,以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最具代表性。《画像》的内容极为广泛,寓意也深奥多变。本文试图从文学与艺术的角度,对其中所蕴涵的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意象进行解读,试图剖析其中的唯美主义观点。
  
  一、《画像》中的人物及其象征意义所反映的唯美主义观点
  
  就人物而言,这部小说似乎是关于三个男主角和一幅画像的故事――美少年道林・格雷,画家贝西尔,花花公子亨利以及贝西尔所作的道林・格雷画像。如王尔德自己所说:“贝西尔是自己眼中的我,亨利是世人眼中的我,道林・格雷则是梦想中的我。”书中的这三个人物均象征了王尔德的一个侧面:道林的放纵,贝西尔的真挚和亨利的玩世。
  这里所运用的象征主义有着典型的唯美主义的倾向,如同唯美主义者试图从艺术之美中抽象出“美的因素”一样,王尔德想把人性中的一面着色在他的单个人物身上,道林也好,贝西尔和亨利也罢,都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人物形象,但又自传式地杂糅在王尔德本人身上。进一步而言,王尔德小说中的这些人物都是“扁形人物”。他将他的理想人物化,同时也把他的人物理想化。所以他的写作风格游离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徘徊于传统和时代的边缘,从而也倍受争议。虽然这些人物都被归于“扁形人物”,但是他们反映了王尔德对于复杂人性的唯美化的处理。套用弗洛伊德的观点,道林、亨利和贝西尔分饰自我、本我和超我。而王尔德正是通过道林来实现“自我”:画像是道林“自我”的镜子,而道林是王尔德的“自我”的镜子。
  与他的“典型化”的男性人物相比较,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则显然被“模糊化”。这一面折射出维多利亚时代于女性的偏见,一面暗示出王尔德不被时代所容的性别取向。王尔德对他的女性人物的处理,反映了维多利亚的文化传统:她们只能生活在舞台上,只能当演员,除此别无生路,西比尔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处理,是时代使然,也是其唯美信仰使然。
  
  二、生活艺术化――《画像》中艺术与生活的冲突
  
  小说中处处都交织着现实与理想、艺术与生活的对话。无论是优美的画像,纯真的美貌少年,以艺术为生命的画家贝西尔,还是生活在戏剧中的少女西比尔,都在这种对话中象征或隐喻着艺术的意象,而文本中的主人公道林・格雷则是以一种双重影象出现的。
  贝西尔是艺术家和作者的化身。在他的眼里,艺术就是美,艺术高于一切,他是王尔德及唯美主义艺术观的显现者。贝西尔说:“每一幅融入感情画出来的画像,画的是艺术家不是模特,模特儿不过是偶然介入的,是一种诱因。画家在彩色的画布上所揭下的不是模特儿,而是画家本人,我不愿拿这画去展出,是因为它暴露了我自己心灵的秘密。”
  其实画家只是注重道林・格雷的形式,也可以说他的美的瞬间显现。“他的人格向我启迪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艺术的价值在于将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中的闪光瞬间用相对固定的形式凝固下来。而绘画正是把那最美的意象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画家作品中的画像是作者的理想的投身,正如书中所说:“因为不知不觉之中,我已经在画像中表露了一种奇怪的艺术崇拜。”
  无论是画家、艺术家,还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无非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象。而作品的内容,只是他表达或显现自我的形式。因此,与其说贝西尔画的是道林・格雷,不如说是他理想中的完美人格。他代表的是艺术家,而画像则象征着艺术和理想。
  而他的朋友亨利勋爵,代表着和艺术相对的现实。而道林在他的影响和教导下,逐渐地“异化”,与画家在为其画像时的人格之间的疏离,最后蜕变为一个自我主义者。尽管道林在外表,即形式上没有任何的变化,但在精神实质上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当然这一切都表现在画像的变化上。
  道林在看到画家为他所作的画像后,先是恍然大悟似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美貌,而后由亨利关于青春短暂的话想到有朝一日自己随着时光流逝而变老后的丑陋不堪。他因此希望“要是永远年轻的是我,而变老的是画像多好!为了这个目的――我什么都愿意给!是的,我愿意献出世上的一切。我愿意拿我的灵魂交换”。
  道林・格雷视亨利为“精神导师”,处处受其影响,而与画家贝西尔渐渐地疏远,他的自我在欲望的扩张下逐渐变得扭曲。他在拒绝西比尔的爱情后,也曾一度萌发过悔恨之情,决定不见亨利勋爵,至少不再听他的话,但是一旦见到了亨利后,他的思想又发生了动摇。在他和画家的谈话中,他还没有完全成为亨利自我享乐主义的精神俘虏,直到他读到亨利给他的一本书,那本书的主人公,那个独特的巴黎青年,奇怪地兼有浪漫气质和科学气质,在道林看来整部书“包含了他自己的故事,却在他身临其境之前就写成了”。
  这体现了王尔德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在小说中,道林・格雷开始模仿书里的人物。从此以后,他真正地成为了一个自我享乐主义者,一个“浮士德”式的追求者。他的容貌依旧年轻,而画像却日复一日变得丑陋和狰狞,那正是他灵魂堕落的写照,他虽然有时讨厌画像和他自己,但更多的时候却为自己的享乐主义而自豪。
  贝西尔的画,不仅是对道林・格雷青春与美貌的再现,还灌注了自己对艺术与美的崇高感悟,他赋予画像一种超然的完美人格,而在道林的愿望不可思议地实现后,随着他灵魂的堕落、邪恶欲望的不断增长和岁月的流失,画像也渐渐变得丑恶、狰狞和衰老。画像正是对道林镜像式的反映,正是艺术反映生活的隐喻。而画像随道林的变化而变化,正是艺术反映生活,而生活对艺术本身的损害和扭曲。艺术越是反映现实生活,艺术就越远离美,就如同画像随道林的劣迹增多而变得越来越丑一样。
  画像的变化象征着画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作者理想的破灭。道林已经完全背离了画家最初对他的期望,他实质上是正在不断地篡改作者的作品,通过他不断地接受亨利的自我主义理论和欲望不断扩张的生活。
  在小说中,以道林・格雷为代表的丑恶现实,尽管其表面是美的,却一直在侵蚀着理想,艺术在丑恶的行径面前不断被破坏。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的唯美主义观念,王尔德认为:“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归生活和自然造成的,并且是将生活和自然上升到理想的结果,生活和自然有时候可以用作艺术的部分素材,但是他们对艺术有任何用处之前,它们必须被转换为艺术的常规。艺术一旦放弃它的想象媒介,也就放弃了一切。”
  因此,在小说的结尾,艺术与现实的最后冲突出现了,道林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对他来说,美貌不过是假面,青春是一种讽刺,充其量青春是什么呢?是一段幼稚不成熟的时期,一段情绪浅薄、思想病态的时期,为什么他老是穿着青春的外衣呢?青春已经损害了他”。
  他彻底认识到,自己所谓的幡然悔悟只不过出于虚荣心的自欺欺人,现实中美好的想法只不过是他为好奇作出的一种尝试。他撕下一直罩在心灵上虚伪的面纱,毁掉了画像,他不但消灭了画家,还要毁灭画家的作品及作品的一切内涵,最后他自己也倒地而死。这是美和丑、理想和现实的最后较量,也是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观的较量。
  
  三、结语
  
  王尔德通过小说中道林与画像的叙述,表现了他唯美主义艺术至上的美学观念,他坚信艺术的独立生命和自身价值。
  他的唯美主义积极捍卫了艺术的纯洁和独立,拓展了美的领域和艺术表现的范围,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同时,唯美主义文艺的反理性倾向、享乐主义和消极厌世情绪,使之成为承前启后的一种潮流,标志着传统艺术已经向现代艺术过渡。
  
  参考文献:
  [1] Wilde, Oscar.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2.
  [2] Lambourne, Lionel. The Aesthetic Movement[M]. London: Phaidon Press,1996.
  [3] 奥斯卡・王尔德著.孟宪华译.道林・格雷的画像[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4] 聂珍钊. 外国文学史[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5] 吴伟仁.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推荐访问:王尔德 画像 格雷 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