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课堂 生成的天地】 课堂动态生成的生长点

  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犹如源头活水,锻炼了教师,滋润了学生,课堂充满了生机。笔者在实施科学新课程的改革操作实践中,尤其感到运用动态生成式教学的魅力,现结合案例进行肤浅的描述:
  
  一、当学生的发现与“标准答案”不同时,指导思维,打破僵局,课堂柳暗花明。
  
  1.背景:下面的两个案例是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和研究岩石特征后的研讨片断,在交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和研究岩石特征时,学生的发现和“标准答案”不尽相同,教师对这个动态的过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2 案例描述:
  案例一:交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后的片段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我们发现电池的节数多,能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生:我们组不同,发现导线的粗细与磁力大小有关,因为粗导线做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多!
  师:其他小组同意这两组的观点吗?
  (统计下来,还有2组学生认为导线粗细与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
  师:说导线粗细与电磁铁磁力有关的小组能说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生:我们组把粗导线和细导线分别绕在铁钉上,通上点发现,粗导线的电磁铁的磁力大。
  师:看来你们的发现是真实的,但做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对比实验室,我们知道要比较哪个因素与磁力大小有关,就要设计好公平的方法,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设置相同和不同条件是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疏忽)
  生:哦!我们小组在比较时粗导线和细导线绕在铁钉上的圈数不同。
  师:应该要怎么样?
  生:导线绕的匝数、铁钉、电量相同,就导线的粗细不同。
  师:用这种方法再试试!
  学生重新实验后发现:导线的粗细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关系不大。
  分析与反思:上述案例中教师就是利用了科学交流课堂中出现的动态问题――导线的粗细到底与磁力大小有没有关系进行引导,及时引出新的教学资源,指导思维,打破了僵局,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可谓“一箭双雕”。而并非教师一言定论,认为是错的,下次当心之类搪塞的话语。如案例中有的学生一口咬定电线粗细跟磁力大小有很大关系,因为粗导线能吸起更多的打头针,这怎么办?教师引导:一问:是怎么做的?(回顾探究过程和审视探究的方法)二问:做电磁铁磁力大小对比实验应该要注意那些?学生积极思维,发现没有控制好变量,粗导线和细导线的匝数不是一样的。三做: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控制变量,得出导线的粗细与电磁铁磁力大小关系不大的结论。既解决了交流时的僵局,又一次性突破了重点(对比实验中的条件控制),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案例二:学生探究岩石后的交流发现
  师:哪组先来说?
  生: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发现里面有东西!
  师:能具体说说有哪些东西吗?
  生:1号岩石有黑色、白色的物体,2号有黄色的……
  师:其他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还有补充吗?
  生:我们组还发现1号岩石里面的粒子比较大,2号……
  师:除了用放大镜观察外,还发现了什么?
  生:用小刀刻岩石,发现1号最硬,可能是花岗岩,3号最软。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用小刀刻3号岩石发现它的碎石直往下掉。
  生:(赶紧举手)不是,我们3号岩石不是最软的,因为用刀刻了,没有碎石掉下来!
  师:那其他组对于3号岩石的软硬问题,同意那种观点?
  (统计下来:三分之一学生认为3号岩石不是最软。)
  师:既然我们的观点不统一,怎么办?(再实验)
  提醒:刻的时候稍微用点力,每块岩石用力均匀。
  学生再次实验后:
  生:3号掉下来了!3号掉下来了!许多学生欢呼起来。
  生:3号什么掉下来了?(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师:碎石掉下来了,其他组也发现了吗?
  生:(异口同声)发现了。
  生:说明3号是最软的。
  师:刚才我们有些小组为什么没有发现?
  生:我们组因为刻得太轻了!
  生:我们组把实验结果弄错了,以后要当心了
  师:看来当我们在研究时有异议时,需要……
  生:需要再次收集证据,再实验一次。
  (体现证据在科学探究中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与反思:上述案例就是典型的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观点,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再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巩固和强调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整个科学交流的过程是那么地民主,开放空间是那么地和谐,学生的探究发现得到了尽情地展示。特别是当学生有争论:认为3号岩石(页岩是最软)不是最软时,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利用有价值的引导学生进行生成建构知识:提醒方法,再次寻找证据重试一次,结果学生得到了经验的有效重组和深情的呼唤:3号岩石确实很软!有碎石掉下来!得出这个结论后教师真正走出了教知识的框框,再让学生对先前的行为进行总结反思,为什么会有意见分歧?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中寻找证据的重要性,整个研讨交流过程,既整理了事实,澄清了事实,又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指导、科学态度情感的折射,这不就是科学素养吗?因此这样的动态生成式的学与教才是有生命活力的,学生的经验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当学生的交流发现比较一般时,引导深究,不断反思,建构高级思维。
  
  1.背景:下面的案例是学生研究哪种桥的承受力大后的交流片段,案例中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一般发现”,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不断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再次提出有价值的围绕本课教学重点的问题,展开探究,培养高级思维,使学生处在一个不断建构新知的过程中。
  2.案例描述: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各小组探究桥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统计表,发现什么问题?
  (统计表内容为:瓦楞形桥承受力最重,平桥的承受力最小,斜拉桥的承受力中等。)
  生:我们发现平板桥的承受力最小。
  生:我发现瓦楞形桥的承受力最大。
  师:形状不同,其承受力就不同。
  师:除了发现承受力最大、最小以外,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
  生:发现虽然瓦楞形的桥承受力最大,但为什么每个小组的瓦楞形的桥的承受力有不同呢?其中也有承受硬币重量最少的和最多的。
  师:是呀,为什么同样的瓦楞形状的桥,会有不同的承受力呢?想研究吗?
  生:怎么研究?
  生:把各组做的瓦楞形的桥拿上来比较研究一下。
  师:同意吗?(同意)
  各组学生把瓦楞形的桥送到讲台上供比较研究。
  师:观察各组不同的瓦楞桥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第一组的瓦楞桥比较宽,瓦楞的个数也多。
  生:发现第三组的瓦楞桥高度有点高。
  师:瓦楞桥的宽度越宽,高度越高,说明它的承受力――(越大。)
  想做一做比刚才的瓦楞桥承受力更大的吗?怎么做?
  生:改变原来瓦楞桥的宽度和高度。(学生重新实验后获得成功)
  师总结:只要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就会改变。
  3.分析与反思:上述案例就是利用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后产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动态生成的教学,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统计结果,进行观察和发现问题,当学生发现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承受力,瓦楞形的桥在本课中承受力最大时,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形成高级思维。“为什么同是瓦楞桥其承受力还有大有小?”这个深度思维的问题抛给学生,引导从猜想――观察实物――重新实验研究――得出深层次的结论:不仅要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要改变物体的结构,才能使桥的承受力最大。改变物体的结构就是本课深度探究的焦点,教师不引导,也不算不好,但引导了,就启发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究实验中展现生命的潜能,获得心灵的震撼。
  对于利用动态生成进行教学,并非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就是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否利用和处理好课堂中的动态问题,就是一节课有否活力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风向标。

推荐访问:生成 课堂 天地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