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校科研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科研主任专业化发展

  摘 要: 教育科研作为一种独特的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应当是整个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因此,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实践者参与教育科研或作为教育科研主体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小学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开展教育科研尤其重要。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教育科研管理 教师专业
  
  教育科研作为一种独特的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应当是整个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行为。但新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强调教师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教师知识体系建构要不断优化,专业技能要不断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农村小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现状分析
  农村教师大多勤奋朴实,认真敬业,乐于合作。但获取信息的途径不足,分享交流的机会有限;他们往往注重实践,缺少理性思考;愿意接受新事物,却相信眼见为实。更多的教师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学历较低、负担偏重、学科不均衡等突出现象明显存在。
  就我校而言,教育科研现状具有以下特征。
  (一)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搭配不合理。学校有较多的代课教师,虽然全部达到大专学历,但是“科班”教师不多。
  (二)教师受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教育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学生主动、生动地全面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他们虽然对本学科知识比较熟悉,但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甚少,加之当前农村小学一线教师工作量、工作压力大,农村中、小学的图书资料比较缺乏,信息相对闭塞,致使他们很少有时间接触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情况,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教师习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的一言堂式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愿意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理论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四)学校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没有一定量的横向交流和纵向的专业引领,长年累月从事低水平的重复劳动。这些严重制约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推进。
  二、农村学校强化科研的必要性
  新世纪的中小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
  (二)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对各种形式的教材做出优化的选择和合理的整合。
  (三)社会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与发展,要求教师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上必须引进更多前沿的、综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
  (四)教育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网络化要求教师能对各种教学媒体进行恰当的、娴熟的整合和运用。
  (五)课程改革和信息社会的要求,带来了教育教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要求合作共进、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面对上述诸多挑战,全体教师必须具有更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决策能力和更加明显的教学特色。
  因此,教育科研已成为教师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研兴校”成为校长、教师的共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的教育科研,将会有力地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进步。
  三、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措施与方法
  (一)制度保障
  起初,我校进行了一些校本教研究活动的改革,如“强化”教后反思、教学案例分析,学生个案解读;要求教研组长不仅要熟知新课程标准,而且要像名医生那样积累教学案例,开展教学研究;在形式上重组了教研组,等等,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实践使我们感到:要使教研质量不断上新台阶,必须有新的校本研究制度做保障,要将有效的校本教研究活动积淀下来,形成制度化、外显化的学校研究制度,只有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长效保障。我们所建立教研活动的制度明显具有我校的文化积淀和个性特征。
  1.明确三层研究责任,保障校本教研系统开展。
  我们建立起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科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明确各自的职责,创性地开展工作。
  (1)(校长室)教导处的主要职责。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制定学校教科研总课题,并逐级落实。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指导教师注重联系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校本教研流程管理,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情况,组织校、市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总结,及时推广,及时表彰。丰富资源,信息共享。学校充分做好教师各种学习资料的添置和交流工作,除了学校公费订阅的相关资料要交流,还要大力倡导教师自费订阅专业报纸杂志,建立学习资料借阅制度,特别是利用网络资源拓宽信息渠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教科研组的主要职责。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
  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总课题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集体备课等,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联系实际,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组织进行教学反思,等等。
  (3)教师的主要职责。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己的集体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及教师论坛活动。在教学实践的同时,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订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既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2.细化校本教研载体,可持续和灵活地保持研究发展。
  为了注重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我们提出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应不拘形式,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即时出现的问题入手,全体老师共同学习、讨论、上课、评课、研究,解决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可以尝试。我们以校内教学观摩日的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增强综合性,使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增进了解,共同参与研讨,从而使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二)自身挖潜
  尽管大部分教师有从事研究的意向,但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营造浓厚的氛围和有利的环境,校本教研,研训合一,进行自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
  对取得学历者给予经济补偿,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各类学习均给予三分之一的学习费补贴。目前,我校已有一半以上人取得本科学历,有6人本科在读,2012年又有多位老师正在复习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修学习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准。
  2.以多形式反思,帮助教师接受新思想、确立新理念。
  主要通过宣传导学、群体互学、个体悟学等形式,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其次是让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实践,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更新、深化;并且组织教师开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等为主题的教学案例的研讨。让教师学会怎样从案例中发现问题,提出重构的方案,在实践中内化。
  3.以校本教研为舞台,多层面互助,努力挖掘各种资源,重组学校优势,提高学校与教师的反思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主要形式有课改沙龙、开放课堂制度、每周课堂教学观摩、“专家”会诊、专题研究会议、师徒结对、名师带教、教师论坛等。为教师搭建合作互助的舞台,打通学科界限,促进学科教师相互沟通。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从苦干型向研究型发展。
  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要以教科研为抓手,通过教科研的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目前我校承担着一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任务。
  5.以榜样引领为支柱,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期课改实验,使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好学上进,教育教学水准大增的教师。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教师积极性,使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如为新教师配好师傅,为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教师聘请专家带教,为中坚教师压担子、设舞台,为骨干教师发放较为可观的津贴,等等。另外,每年表彰先进教师,积极发展年轻的骨干教师入党,每学期加大考核的投入等措施,都是在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专家引领
  1.开展“走近大师”活动。
  每学年定期发放“教育大师”的专著、专论,教师个人制订读书计划,并给足学习研讨交流的时间。学校有针对性地提出读书指导性建议,如将书中那些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较紧密的部分指出来,告诉教师注意研究比照,避免教师盲目阅读,无效阅读。
  2.开展“与大师对话”活动。
  学校每学期定期请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每次讲座都安排一定时间,让教师与“大师”对话,让“大师”为其把脉诊断。“对话”给了教师一片思想的天空。
  3.开展“教师论坛”活动。
  论坛对象为所有教师,没有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观点正误之分;论坛内容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体验、问题、探索、研究等;论坛形式不拘一格,可独论,可对话,可争辩;论坛时间为每次一小时左右。“论坛”可以成为教师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新思想的圣坛,成为教师个人才艺展示的舞台,也成为教师不同思维、观点碰撞的辩坛。
  4.开展“网上聊天”活动。
  学校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在网上交流信息,信息量大,学科之间、年级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畅通无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以共享教育经验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天我们提出经验共享,不是简单的经验传授与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中形成经验共享的机制。通过对话的方式,碰撞智慧、发现交流、促进反思、灵感顿悟,加快经验习得、发现与知识创新的循环。并通过有理念引领的共享机制,促使教师把隐性的教育经验有规律地呈现出来,实现从知性到理性的专业发展。此后,显性化后的教育经验逐步规范为一种实践层面的教育理论,更好地为大家共享与学习。
  “一所好学校是一群好教师支撑起来的”。以校为本,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障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探索。“教师,牵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促使我们为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

推荐访问:专业化 强化 科研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