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发于摇篮里的本土文化:本土文化

  摘 要: 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栖息地,它的逐渐流失值得我们深思,把这些灿烂的本土文化放在下一代的手心里,幼儿教育者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从“探索发现”到“巧妙融合”都需要漫长积极的过程。所以,在常州,这块文化饱满的璀璨之地,我们要赋予幼儿充满“灵感”的狼毫,尽情挥洒明天。
  关键词: 本土文化 融合 教学资源
  
  对于每个人而言,国家自然是不能缺少的生命栖息地,文化的家园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栖息地,它也应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无论怎样变迁也难以忘怀的故土。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轰轰烈烈的城市改造,久居城里的孩子逐渐淡忘了常州那独特的有着东方古国气质的文化特征,包括建筑、影像、传媒,甚至生活习性,常州的文化特征都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一体化,今天的儿童已经很少有机会从生存环境的视听范围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
  在这样一个远离甚至忘却珍贵的历史与传统的年代中,儿童美术的教育者,该怎样通过各种有趣味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创造过程中去体验文化,使宝贵的传统得到再次的记忆与传承呢?我们希望既认知世界又拥有东方文化血脉的一代新人能在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中快乐地成长。
  本土资源是孩子熟悉的生长、活动的环境,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期,而这一时期幼儿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可塑性强等特点。根据幼儿所具有的特点,我们通过对本土化教育资源地开发和利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抓住其可塑性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于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以发展。
  一、本土文化资源,温习沉淀精华
  当今幼儿教育向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意思就是教师要从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的神圣使命的高度,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我生活的城市,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她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这里物华天宝,气候温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常州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本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幼儿的发展同样受到常州本土文化的强烈影响。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本土文化遗产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并促进幼儿的发展。常州梳篦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清朝时,苏州织造府官员为了谄媚皇上,每年旧历七月,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乾隆、慈禧用),常州梳篦因此享有“宫梳名篦”之称。清宫的《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让太监用特制的梳子为她长时间梳头,这使她在花甲之年仍满头秀发。自古天下男人之所以比女人平均寿命短,除“烟、酒、色”等恶习因素,恐怕与极少梳头不无干系。因此,经常使用梳篦进行梳头能起到治病健身、健脑长寿的作用。从文献记载来看,唐代妇女不仅喜欢插梳,同时还喜欢插篦;宋代妇女崇尚插梳,不次于唐代,而且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元朝以后插梳之习渐趋式微,到明清时,差不多已被遗忘;近代和当代妇女虽不普遍以梳篦插髻妆饰发式,但有些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女仍沿袭着用精美梳篦来做发饰的传统。而这种具有常州特色的手绘梳篦作品,本身的创作特点正符合幼儿的美术表现特征:它不需要很好的绘画技巧,完全凭借生活经验的积累、凭借无穷尽的想象力去完成。
  于是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自然资源拓展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范畴成了目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文化作为有着浓厚本土文化气息的一种民俗文化,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性为开展本土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因此,如何利用常州的地域优势、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积淀浓厚的江南文化、良好的人文环境,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观,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现今幼儿教育向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向幼教界提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所以将民族、民间美术引入到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将常州的本土文化融于幼儿的美术教育之中,不但能让古老而辉煌的东方艺术发扬光大,而且对促进幼儿园个性化的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等方面有着其特殊的价值与作用,更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二、行云与流水,散入环境中
  我在长期的幼儿美术研习中发现,其实幼儿对美术的敏感力有分层的,就如季节段落分明,所以我主要把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分成四个阶段。
  1.涂鸦期。涂鸦是幼儿进行绘画的基础阶段,自由散漫的涂鸦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我再教小班的时候,就有时候让他们在纸上涂鸦,“今天,我们就来画画你想画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大概知道他们的社会经验,调动他们的原生态想象能力。
  2.象征期。这是孩子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的经验的时期,所以老师可以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线条和画面布局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初步认识到画画的目的。
  3.图式期。这时候的孩子,具有的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画画的技巧也得到了相应提高,老师这时候可以引导他们学会模仿,学会掌握更多的技巧,好让整张画饱满起来。
  4.写实期。我在活动中,会给他们有关主题的照片,也会让他们去户外写生,这样就过渡到了写实的时期,这是儿童美术活动最富有想象、最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和非常关心的部分刻画得非常仔细、认真。幼儿发展特征表明,利用幼儿耳濡目染的常州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为了使活动的实际开展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预设一些活动,从而保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例如:大班的“精巧的剪纸”、“夸张的泥塑”;中班的“手指游戏系列活动”;小班的“欣赏民间童谣”、“学说简短童谣”等活动,都各具特色,既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又传承了本土文化。
  从环境开始,让幼儿激发对常州本土文化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把艺术活动的内容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创造有艺术气息的教育环境,这是为幼儿提供感受艺术美和表现艺术美的重要途径。于是我在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充分挖掘、精心创造与常州江南古城文化教育有关的幼儿活动室环境。踏入幼儿的活动室,就会把你带入神奇的江南水乡:窄巷、凉亭、小桥、乌篷船、临河的老街……小桥、流水、古城、旧宅、农民耕作工具的展示,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资料,以及常州颇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画,如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淹城,秀美绝伦的江南明珠――天目湖,等等。每一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古城味,散发着常州所特有的古城文化魅力。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非常自然地与环境互动,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古城文化的影响。
  三、“血溶于水”资源与课堂的有效结合
  如何有效地使常州本土文化与幼儿美术教育相融合?常州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很多,从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我们要学会选择一些幼儿容易接受的文化资源,来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素材和内容。
  1.民间艺术存,纸中展乾坤。常州梳篦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常州民间艺术的一道亮丽风景。以此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常州古人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来收集各种梳篦画的创作素材,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创作、半创作、独立创作三部曲来完成手绘梳篦画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利用人物、脸谱、动物等形象,勾画出了一幅幅具有浓郁的常州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我们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宣传“梳篦”文化,在“梳篦”的活动中,老师先出示各种种类的梳篦,有宫廷样式的,有动物样式的,等等,再让幼儿讲解,首先让幼儿了解的是常州的文化状况,激发了幼儿对常州本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2.风景美如画,细闻满花香。随着常州对外宣传力度的扩大,常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市场上所出售的一些旅游商品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旅游商品反映了常州文化底蕴及地方特色。如精致的工艺梳篦、龙城风景留青竹刻、彩绘“恐龙蛋”、卡通恐龙、恐龙小饰物等,他们可爱的造型、具有人性化、卡通化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孩子的视线。通过让幼儿欣赏各种具有常州特色的旅游商品,比较各种物品的造型和色彩的变化,使幼儿充分领略这种丰富多彩,地方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精品。通过指导幼儿自己设计富有个性的旅游商品,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及美化物品的能力,同时激发幼儿对常州文化的热爱,为自己是一名常州人而感到自豪。
  3.食从文化出,育儿有心经。常州的美食文化闻名遐迩,常州的饮食文化,周边的城市也是赞不绝口。常州的特色小吃,如大麻糕、馒头、芝麻糖、虾饼、马蹄酥等,这些都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此非常了解,也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色的美食,来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增进幼儿对常州美食的了解,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幼儿主动收集各种小吃的图片、照片等,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经验,并说出不同的感受。通过常州美食文化让孩子们各显神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美。
  4.美术新天地,书画永传承。常州历来人文荟萃。“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古朴巍然的文笔塔,就是常州文风兴盛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政治家季札,明代民族英雄唐荆川,清代著名画家恽南田、文学家赵翼、思想家龚自珍,近代革命家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以及科学家华罗庚均出自常州。结合历史底蕴,我在中大班孩子中开展了大型的“读书文化”活动,组织家长带领孩子参观红梅公园红梅阁、文笔塔等,瞻仰瞿秋白纪念馆、季札祠等,并由教师或家长讲述常州特有的读书文化,让幼儿了解常州的古代文化名人事迹。在了解了常州的过去后,激发了幼儿的读书兴趣。同时在参观活动中,让幼儿模仿创作,并通过典故和现实生活实例创造性地作画。通过系列活动,幼儿充分展开了想象,在原有的基础上抒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此活动,不但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了作画能力,而且强化了幼儿对艺术的理解能力。
  以上不过是常州文化资源中的一部分,有着更多、更广、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仍有待开发利用,让幼儿因地制宜,从小领略这些宝贵的本土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美术欣赏的内容,增进趣味性、可操作性,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产生共鸣,而且增进幼儿与本土文化接触机会,充分感受丰富的本土文化遗产,产生对其自身本土文化尊重热爱之情,找到本土文化与时代的交融点。
  
  参考文献:
  [1]李慰宜.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第1版).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第1版).
  [4]许卓亚.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艺术).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第1版).
  [5]王冰.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山东济南:济南出版社,1997.6专著.
  [6]王冰.民间艺术教育研究报告与论文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3主编.

推荐访问:萌发 本土 摇篮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