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探究理想的语文课堂】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摘 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开放、和谐的课堂,扎实、创新的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在神思飞扬中展现自我,释放本真。
  关键词:开放 和谐 扎实 创新 美好
  
  朋友说,上课的你最生动,有活力;学生说,上课的你最可亲,有魅力。我知道,那是我深深依恋的语文课堂激活了我所有的灵气,她让我倾情投入,她让我孜孜以求――“营筑理想的语文课堂”。这是多么温馨而美好的梦,这是多么诗意而辽远的梦。因为梦,我探索着,实践着;因为梦,我思索着,累积着,对语文课堂有了更深的感悟……
  开放的语文课堂,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师生的学习过程犹如精神漫游。“关关雎鸠”的真挚,楚辞世界的幽怨,魏晋士子的坚毅,盛唐之音的恢宏,宋元山水的迷离,明清之际的纷繁,一路赏析,一路吟咏。师生可以追求清新、自然、深厚、旷达的任何一种境界,也可以追求行云流水、气吞万里、收放自如、丝丝入扣的任何一种完美。
  请看教例:《黄山奇松》
  师:我有一个在黄山旅行社的朋友,听说我们要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想请大家帮一个忙,设计几条宣传黄山奇松的广告语,大家有兴趣帮这个忙吗?
  生:(响亮回答)有!
  师:既然答应了帮忙,就得把忙帮好,所写的广告语要准确地反映黄山奇松的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去黄山游玩。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等会儿交流。
  (学生讨论热烈)
  师:接下来请每个小组亮出你们设计的广告语。
  生:黄山奇松,妙在“奇”中!
  生:黄山奇松,令你回味无穷!
  生:黄山奇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你的黄山奇松,我的情有独钟!
  生:不到黄山非好汉,不观奇松终遗憾!
  生:黄山,人间天堂;奇松,天堂盛景!
  生:奇松,黄山人的骄傲;黄山,中国人的自豪!
  师:听了同学们设计的广告语,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家为黄山有如此奇特的松树而骄傲,为祖国有如此秀美的黄山而自豪。我代表黄山旅行社的朋友谢谢各位的支持!
  “设计宣传黄山奇松的广告语”这一学习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提高了语言实践能力。各具特色的广告语使开放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和谐的语文课堂。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这里没有责备,没有歧视,有的是对人的真切眷顾,有的是对生命的悉心呵护。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渴求,赏识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潜能,彩绘学生的人生起点,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请看教例:一位学生读文时读了几次都没读好,老师不断鼓励她:“耐心地静下心来读。”“注意,你现在是母亲,对女儿说话要用虚弱的声音慢慢读。”到第四遍,这位学生终于读正确了,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也舒了一口气。教师采访她: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今后读书要眼到、心到才能读正确。”说得多好,这是她经历了三次失败之后的肺腑之言。教师在说课时谈道:“或许我这五分钟有些浪费,但课堂上对一个孩子特殊照顾五分钟,将改变她语文学习的命运。”在如春风拂面般的言语中,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也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欢乐。
  扎实的语文课堂。流淌着语文的本真、平实,这样的课粗看可能不好看,但很实在;可能不时髦,但很有效;可能不大气,但很细腻。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经历了不知到知、不会到会、不喜欢到喜欢的过程,隔一段时间再来审视,其实这样的课也很好看,也很大气,也很精彩。
  请看教例:《祁黄羊》
  师:在预习时,课文中哪些新词的意思你已经有所了解?
  生:我知道“兴亡”的意思,是指国家的兴盛和灭亡。
  师:读到“兴亡”这个词,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我在想我们国家的兴亡。
  生:我在想我们人类的兴亡。
  生:我在想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亡历史。
  师:是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兴”也有“亡”。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天下兴亡――
  生:(齐答)匹夫有责。
  师:谁能简单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国家的兴盛和灭亡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关系。
  师:请大家牢记“兴亡”这个词,更应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
  由“兴亡”引发学生联想,由联想引发名言,由名言引发学生的精神积淀,课堂就这样渐渐扎实起来了。
  创新的语文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在神思飞扬中展现自我,释放本真。师生互相倾听、互相解读、互相欣赏,感动于学生的真切表白,惊叹于学生的精辟见解,提升着学生的审美情怀。学生在快乐中发掘创新的潜能,洋溢生命的激情,绽放绮丽的个性之花。
  请欣赏案例《草船借箭》
  (1)采访“孔明”。
  师: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
  生:因为我了解周瑜的为人,知道他对我有忌害之心,面对他的忌害,只能智取。再加上我还准确把握了曹操的心理,同时,我还懂天象、识地理,在心中对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的谋划和安排,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把握立下军令状呀!
  师:(以记者身份评价)您在借箭后曾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知奇门,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大胆地实践,这也许就是全部的答案吧。
  (2)采访“周瑜”。
  师:都督,您才华横溢,名冠江南,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您有何感叹?
  生: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又算准了曹操不会出兵,鲁肃当时不会告密。唉,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方面,我都比不上呀!
  师:“孔明才学犹堪叹,公瑾妙语亦惊人!”
  (3)采访学生。
  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你们也许有更多的话想说,把你们最想说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故事中的他们,也送给今天的我们。
  生:我想对鲁肃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生:我想对周瑜说: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吧!那样你会更出色!
  生:我想对曹操说:正是你的多疑,关键时不敢果断出兵,才促成了诸葛亮借箭成功。该出手时就出手。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替曹操打抱不平。我所知道的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当时大雾迷蒙,在不辨敌军(对方)虚实的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损失,没有最大的把握,他当时只能那样做。
  师:想不到,小小年纪你就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了,真了不起。
  (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评,再一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师:同学们,你们能大胆、独立地发表自己对人物的不同看法,这些思维的火花将成为火炬照亮你们的人生。(授予发言学生“赛诸葛”、“赛周瑜”、“赛曹操”等称号)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美好的语文课堂。文本中有交错的目光,有可触的肌肤,有流淌的血液,有感情的余温,有民族的灵魂。引领学生在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畅游,用文化神韵润泽学生的心田,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自我提升、自我成长,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气度、一种不懈的追求:陪伴一生的人性的美德――真、善、美。
  请欣赏教例: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朋友》
  师:通过这堂课的理解,你对朋友想要说什么,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或者一首诗都可以,或者你想唱,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此时你对朋友说的话。
  生:人世间最真诚的莫过于朋友间的友谊了。
  师: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你想对谁说,你面对谁,用眼睛看着他说。
  生:我想对徐薇说,你好,朋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信任,不能互相猜疑。
  生(徐薇):我也想对你说要相信朋友,信任朋友。
  生:朋友,我的老师,您是我人生中最亮的启明星。
  生:您就像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您就像阳光驱走了永久的黑暗,您就像五彩缤纷的彩虹,为蓝天增添了光彩,朋友,我的妈妈,您太伟大了。
  师:亲爱的同学们,就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当你对朋友的理解走进心灵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地感到朋友的意义。千言万语化作那句话,让我们大声歌唱,警醒自己,也唤醒别人――
  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
  师:亲爱的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命的感悟,你对朋友一定会理解感悟得更多、更深刻,朋友话题感悟只是一个人生思考的开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应该怎样作朋友,选择怎样的朋友等等话题还等待我们去进一步体会。但愿这堂课像一颗健康的种子深深种在你们的心灵里,最后开出朋友的真理花朵。最后,我还想说,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已经是一名中学生,在此,我代表你的老师,以及所有听课的老师向你们说一句:朋友,请你一路走好!(一些学生眼里已经浸满泪水)
  窦老师打破了传统的“披文以入情”的阅读过程,突破了四平八稳的“从语言文字――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教学程式。她从对朋友的理解和感悟说起,从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开始,把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作了引导学生认知朋友、感悟朋友,引导学生精神成长的一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启发谈话,还是精读探究、实话实说,都立足于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洗涤学生心灵、铺垫精神底子。这样的课堂怎不美好?
  这是开放、和谐的语文课堂,这是扎实、创新的语文课堂,这是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课堂,这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是我日日触摸的心中的语文课堂!

推荐访问:探究 理想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