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荀人性论 从“人性论”看孟荀思想的相同点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人性论”中最有特色的两种观点――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并力求以辩证、客观地分析比较,从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理论中归纳出他们思想中相同点的基本方面。
  关键词:孟子 性善 荀子 性恶 相同点
  
  一、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影响
  
  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并把“性善论”作为其伦理道德学说和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从“性善论”角度来比较系统地论述人的哲学家。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可以简单表述为:人区别于禽兽而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性。人性主要表现在“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先验的善端上。如果人能够不断扩充、发展“四端”而使之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人就可以成为圣人、君子。人心有与生俱来的善端,要发展这种善端,使人心不断向善的手段就是存心、养性、寡欲。
  孟子“性善论”的消极影响在于,它比较适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为后世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和发展,对广大群众进行欺骗,起着毒害、麻痹群众思想的作用。它的积极作用在于,它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作了新的探讨,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立一家之言,从而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意义上启发了人们对人性问题的思考,推动了人们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孟子的“性善论”,开创了我国“人性论”系统研究的先声,影响着我国人性思想发展的长流。
  
  二、荀子的“性恶论”及其评价
  
  荀况(约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他继承了前人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唯心主义思想。在自然观上,他提出 “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戡天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在人性理论上,荀子也同样强调“明于天人之分”,把属于自然的东西和人为的东西加以区分,承认人性的天赋本质,否认人性中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他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所以“人之性恶”和“化性起伪”就构成了荀子的人性学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这是荀子“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和最终的结论。荀子认为,人生来就好利,有疾恶,好声色,所以人性是恶的。人不会自然行善,人之所以会行善,是师法教化而成的结果,是“伪”的结果。礼义不在人性之中,是后天努力积习而成的。只要努力积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即“涂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不承认有先天的道德观念,不承认有天生的“圣人”,强调了在人性改造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后天教育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但是,他把“化性起伪”主要看作是“圣人”的事情,竭力宣扬“圣人”“起礼仪、制法度”的作用,而又无法解释其根据。这样,他就必然陷入理论上的矛盾,陷入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三、孟荀“人性论”的相同点
  
  1.二人都是从人兽的区别来为人性理论确立界说的
  孟子认为人和禽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性和禽兽之性的不同,以及人的生活高于禽兽的生活。孟子指出,人的本心、本性和禽兽的本性本来就是不同的。但有的人不知道保存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把善性丢了,结果就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荀子认为“性”是指人的天赋本质,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但是人又是高于禽兽的。“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人先天固有一种辨知事物之“理”的能力。人正是通过这种能力来认识、把握天地万物和人类自己的。
  2.二人都主张人性一元论
  孟子集中攻击了告子“性无善无恶”的“人性论”,提出了“性善论”。孟子针对告子“杞柳”与“杯�”、“湍水”与“流行”之喻进行反驳。他认为,“杞柳”是可以编织成为“杯�”的,人性是可以包含“仁义”的。人要“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率天下之人”“以为仁义”,因为人有“仁义”的本性。
  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根本对立的“性恶论”。荀子首先区别“性”、“情”、“欲”三者的不同。他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情”即喜、怒、哀、乐等,是“性”的内容;“欲”是与外界事物发生交感之后产生的心理倾向或追求。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人性本有的内容。这些情感与外界的事物发生交感时,便产生欲望。而在欲望的驱动下,就要产生满足这些欲望的行动。于是争斗就发生了。
  3.从人性一元论出发,认为圣人与一般人的性都是一样的,或者都为善,或者都为恶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把孔子“性相近”的观点发展为“性相同”的理论。他用一个“善”字把人性统一起来。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性是相同、相通的。由此,他提出 “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
  荀子的“性恶论”认为凡人性都是恶的,不论君子与小人都没有差别。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能不能“化性起伪”,能者为君子,反之则为小人。“凡人之性者,……伪起而生礼义。”(《荀子・性恶》)
  4.从人性相同出发,认为性善者与性恶者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个先验的善端是人和禽兽的本质区别。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四端萌芽,如果人能够不断扩充、发展这四端,从而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那么人就可以成为圣人、君子。所以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荀子认为“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不是因为天赋予“圣人”以不同于普通人的本性,只是因为“圣人”后天的“积伪”不同于普通人,因而在道德和才智上才超过了普通人。他指出:“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
  5.孟荀都承认后天对人性的影响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并不是说人人都必定能成为尧舜,而只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他认为从“四端”到“四德”还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良好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四端”得以“扩而充之”,才能形成“四德”,进而成为“圣人”。
  荀子认为,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则必然会导致好利、争夺、残贼、淫乱,只有重法才能诱导人们从善。由此,他十分重视教育和后天环境对人性改造的作用。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的理论,主张借助教育学习、道德规范和政治法令等手段,改造人性中恶的方面,使人弃恶向善,达到人性优化、社会安定的目标。
  6.孟荀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其实质都是唯心主义的
  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离开人的社会关系,离开人的阶级地位去抽象地理解人性。他们不懂得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而只把它看作是一种自然的本质;他们不懂得所谓人性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处于一定阶级地位的人所具有的具体的东西,而把它看作是一切个人――离开社会关系,离开阶级关系的生物个体所共有的抽象的东西。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古代的思想家包括孟荀在内,当然不可能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不可能深刻理解人的阶级本质及其各种复杂表现。他们所宣扬的都是掩饰人的阶级性的抽象的人性论,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造成的。就人们的自然属性而言,天赋的资质虽然有差别,但却本无所谓善恶。离开人们的社会实践,抽象的谈论人性,势必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推荐访问:人性论 相同点 思想 看孟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