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评价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为我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理念。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等有关理论出发,并结合自己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对构建和谐师生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学生发展性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 师生关系
  
  学校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目前的教育正处于世界性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折。建立新的学生发展观、人才观是现代教育倡导的主旋律,而构建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这一变革的前提。
  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长期应试教育的办学思想和模式制约着师生间的交往。
  
  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成绩至上的的评价方式和思想根深蒂固,绝大多数老师只追求高分,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人潜能被忽略了,造成师生关系疏远,甚至紧张。
  长期以来,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我们平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其他方面表现出来的突出地方漠不关心。随着人们对智力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不断产生,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塞西的智力领域的独特性等,而尤其引起教育教学界重视的、对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最深远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结构至少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随着研究的深入,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1999年,他又提出了第九种智能――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加德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与方法。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没有优劣的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每一个学生,并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领域迁移,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以此理论为出发点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由于受传统文化师道尊严的影响,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和学生
  的交往中,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影响了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权威和代表,教学就是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按规定好的流程把书本上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特定对象的过程,所以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的单边的活动,学生只是遵守学校和社会所制定和沿用下来的习惯去接受教师给予的一切。所以学生在代表着法定文化、成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教师面前是必恭必敬,小心翼翼的。学生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尽可能的理解去接受一切,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没有感情的人。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目前最流行的、被认为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并获取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如何发生、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如何创设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为我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线索。
  新课程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讲到底,而是师生思想交流甚至是激烈交锋的场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探讨,在讨论中师生、生生之间迸发出知识的火花,将会被教师充分利用,而且教师和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彼此倾听和分享认识成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双方以对方为师都能获得成长和发展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使年轻一代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靠教师获得知识,学生对教
  师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互联网更是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鱼得水。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作为教师不能认为自己知识绝对比学生丰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老师,从学生身上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不懂得的不应该隐瞒,要积极地向学生请教。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师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强调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如果没有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那么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能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提升,以适应新的变革的到来。
  当然,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情感,需要科学,需要艺术,还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但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这个目标的实现就不会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M].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11.
  [3]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4]霍力岩.多元智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5]王志忠.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惠安一中主页,2005.8.20.
  [6]陈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远安外校网.

推荐访问:构建和谐 师生关系 理念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