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摘 要:本文分析文化导入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文化导入的切入点,导入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语言      随着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而要想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根基。语言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学生的文化理解越深入,其语言理解就越透彻;对教师而言,其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含量越高,对学生理解语言的帮助就越大。所以,教师应该在语言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
  
  一、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而且也包括人们的思维、生活及行为方式等。人类学家早就发现,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决定了语言离不开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工具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例如有些颜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就有不同的联想意义,“红色”使中国人联想到“革命”、“喜庆”、“成功”等,如“办红事”、“红色政权”、“又红又专”;而英美人却习惯用red表示“气愤”、“罪行”,如see red(发怒),red-handed(正在犯罪的)。又如一个美国人说“I am a materialist”,他可不是我们所说的“唯物主义者” ,而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因此,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
  学生在交际中所犯的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文化意识。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教授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准备四六级考试。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一些语言学家,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等。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过硬的文化能力,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实现目标的教学原则。一般而言,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应遵循实用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文化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将之全盘托出教给学生,这必然涉及到一个取舍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
  2.阶段性原则
  文化教学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选择性地确定文化导入的内容。教师对文化教学应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阶段性原则,最终使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化较为广博的认识。
  3.灵活性原则
  文化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要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自如却并非易事。教师应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创设英语角、学习英文歌曲、观看原声电影等。从而使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知识,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洞察力、语言技能与文化能力同步增长。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也无法改变,但却可以通过学习相互熟悉,相互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感悟,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去。即在语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体的文化导入方式有如下几种。
  1.文化旁白
  文化旁白即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就有关内容加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有关文化因素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作简单的介绍可使学生自然了解有关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其理解课文内涵的能力。例如在上每篇精读课前,教师可以先从文章里选出一些重要的文化词汇加以讲解。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如龙dragon是中华及中国人的图腾,是一种奔腾向上的力量特征;而在英语中则是邪恶的象征。所以“亚洲四小龙”的译文是the Four Tigers of Asia.Owl在汉语中有夜猫子的含义,而在英文中是智慧之鸟。学生不懂的单词,他们可以,可很多英语典故、习语、成语单靠词典是逾越不了文化障碍的。
  2.文化对比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语言,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又差异颇大。文化的对比学习是语言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说“忙碌得象个旋转的陀螺”,英语则成了As busy as a working bee,我们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英语则成了to live a dog’s life;我们说“对牛弹琴”,英语则成了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我们说“一箭之遥”,英语则成了at a stone’s throw。由此可见有些习语在这两种文化中是表达同一个意思,但根据不同的文化,翻译时对比喻形象作了变通。我们的教材内容有些涉及到社会礼仪,如果教师能经常根据内容,进行一些文化对比的讲解,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如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请”不用英语“please”。例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般都说“After you(你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通过这些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绘画图片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文化信息量,创设强烈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教师应结合英语教材,精选一些有关英美文化的真实材料,供学生欣赏学习。教学输入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进行角色扮演,巩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不但学会说英语,而且学会说地道的英语。
  4.开发校本课程
  英语课堂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毕竟有限。教师除了可以通过有目的地组织英语演讲赛、英语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来充实英语教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第二课堂的文化教学作为文化导入的补充。为那些有强烈学习欲望的学生开设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校本课程,向学生们介绍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意识。
  
  结语
  
  学习英语的人如果仅仅能说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是很难与英美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因此,在进行英语语言能力教学的同时,教师应适当地导入文化,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目前许多教师虽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素质,但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还缺乏系统的了解。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首先应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使自己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不仅要刻苦钻研语言知识,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本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使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得以真正实施。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2]邓炎昌,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4]Spindler,G.D.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In G.D.Sindler(Ed.),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New York:Holt,Rinehart,&Winson,1974.
  [5]http://www.省略/thesis-93/88D5F421/.
  [6]http://hi.省略/%CC%D2%D4%B08-guiguan-sky/blog/item/8f12c195716b5b4ad1135e2f.html.
  [7]http://www.省略/teachi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985.
  [8]http://www.省略/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25.

推荐访问:英语 导入 文化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