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探析】 语言的艺术 卡耐基

  摘 要:模因指文化基因,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以流行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作了具体分析和探索,旨在提供语言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模因 模因论 修辞效应
  
  1. 引 言
  
  模因(mene)源自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是基于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一经产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国外已有模因中心、控制论原理等专题网页,网上已有模因讨论小组,还有模因学期刊,模因一词已得到广泛传播,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我国学者也开始积极介入。国内最早对模因进行研究的是何自然教授(2003;2005),他从多个角度将模因学进行了生动的诠释。本文将从修辞效应角度对语言模因进行探析。
  
  2.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在模因论中,模因被描述为一种病毒,可以从一个人的大脑传染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在那里得到生存并将继续传播下去。这种传播将感染人们的行为,形成互相模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陈琳霞,何自然2006:108)模因除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传递,还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途径传播。语言中的模因现象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复制和传播:
  2.1 直接套用
  如日本理光传真机的广告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借用这条中国俗语的内涵把传真机方便、快捷的特性完全反映出来了。再如河南杜康酒广告语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河南杜康酒产于杜康故里,用传说中的我国酿酒业的鼻租“杜康”来为自己的酒命名,用深受人民喜爱的名诗句作广告语,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实现“酒”与“文化’的良好嫁接,使该广告语带上了显着的文化意蕴,成为强势模因,这则广告寥寥数语,却既使人了解商品,又领略模因所起的传播作用。
  2.2 同义异词
  相同信息的异形传递在汉语的网络语言中也特别流行,如“恐龙”、“霉女”的原始信息是“丑女”,前者表示“丑得像侏罗纪公园中难看的动物”,后者则是“美女”的同音反语;汉语在网络上会复制为汉语拼音字母缩略或用数字取代,也有按原来的英语词语音译,复制成为汉语的新词或表达一个新义:如“拍马屁”与复制的“PMP”同义;email被复制为音译的“伊妹儿”,modem(调制调解器)复制为“猫”;“亲亲你”、“气死我了”、“不要生气”分别复制成数字“770”、“7456”、“8147”;所有这些都是异形传递的模因。
  2.3 同音类推
  这类形式在广告语中使用普遍,广告制作者在设计广告语时借助或依附于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名句等创造出强势模因,将使广告语具有自我传播的效应,能够大大增强广告效果。如胆舒胶囊广告语“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则是模仿俗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成。采用近音替代的办法,改“事”为“石”。山西汾酒的广告词“汾酒必喝,喝酒必汾”是模仿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中的那句经典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杜撰出来的,此例既有同音复制,又有近音复制,生动地说出了汾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它们都是同音类推传播的广告模因。
  2.4 同构类推
  即通过模仿已知的语言结构而复制出一种具有新内容的模因变体。如自从“绿色”词语模因流行后,不同行业里的宿主经常选择与自己行业有关的词语与“绿色~”模因组合来指称他们想指称的对象,在消费领域出现了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等系列词,某些部门还提出了绿色工业、绿色家电、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等环保方面的词,“绿色奥运”的口号更是响遍全国。
  
  3.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
  
  在模因论中,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陈琳霞,何自然2006:108)模因除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传递,还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途径传播。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话语流传的规则和语言传播的规律,即可以通过字、词、句以及篇章体现出来。在语言模因作用下,新词语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同样也得到复制,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效应。
  3.1 模因的“时髦”效应
  任何模因都有一定的流行期,模因在其流行期内的使用具有“时髦”效应。像如今众所周知的词语“PK”就是一典型的模因现象,因为这个词的简短精练、富含深意而又符合大众文化,因此广泛传播流传下来,用于不同行业和场合。PK最原始的英文全名一说是“Penalty Kick”,另一说是“Penalty Killing”,中文意思是“罚球”。后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流行,PK又逐渐发展为“people killer”or“Player Killing”,意为“砍人,攻击”或“玩家杀手”。如今,PK经常用来指“一对一的决斗或单挑”,具有“比赛一定分出胜负”的含义,但一般可泛指“较量”、“对决”的意思。不少新闻标题为了迎合潮流、吸引眼球就采用了该模因,如“液晶PK等离子”,“春晚节目继续PK”。
  3.2 模因的语码混用效应
  这类效应包括异词汉用、方言通用、古词今用、今词古用等。如著名品牌康师傅为了标新立异,就采用了语码混用的方式――“康师傅鲜の每日C葡萄汁”;另外,不少年青人为凸显个性,在口语交际中经常夹杂混用多国语言或多种方言,如“你好Q噢!”“这件衣服很IN!”“去shopping吗?”“真拽啊!”
  3.3 模因的类比效应
  带有类比效应的模因朗朗上口,会格外引起人们的注意,易于被人们记住,更易于被传递给别人。如“女郎”一词最早出现在《乐府诗集》里的《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意指年轻的女子。“女郎”这个词语模因经过人们的长期复制传播一直存活到现在。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上映,片中与风流的詹姆斯・邦德搭档的漂亮女演员被称为“邦女郎”。从此,电影界被导演器重并最引人注目的漂亮女演员经常被称为“~女郎”,张艺谋担任导演的影片中扮演女主角的就成了“谋女郎”;还有与成龙合戏的“龙女郎”以及周星驰影片中的“星女郎”等。
  
  3. 结语
  
  语言模因论将进化论的思维方式应用于对语言发展的分析,对于语言中的许多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力,为我们探讨语言中多样化的表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从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语言模因不但指语言形式本身,它还包括隐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东西。这东西既可以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预设、概念、意义或思想等,也可以是语言形式使用者透过语言形式意欲表达的预设、概念、意义、思想、信念、欲望或意图等。”(谢朝群,何自然2007:37)在赋予语言多种多样的修辞效应的同时,语言模因还大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语言经济性、简洁性、灵活性的多重体现。
  
  参考文献:
  [1]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3]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4]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

推荐访问:探析 修辞 效应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