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对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摘 要: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重要的一环是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法治观念、法治信仰以及法律实践能力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关键词: 法治教育 基本内容 必要性 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把法律知识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内容。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环是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1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学校开设了法律基础课,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有着积极作用。但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期,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发生,作为造化育人的高等学府,培育和提升青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塑造“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职责。
  1.1 多数大学生法律知识贫乏,法治意识淡薄。
  我国几千年来的人治思想像幽灵一样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实生活中权大于法的不正常现象也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频频涌现的大学生犯罪现象给我们提出了警示:大学生们的法律知识贫乏,法治意识淡薄,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尤为必要。
  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做了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到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已经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2002年一、二月间,原系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在北京动物园熊山黑熊、棕熊展区,分别将事先准备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溶液、硫酸溶液,向北京动物园熊山黑熊、棕熊展区内的黑熊和棕熊进行投喂、倾倒,致使3只黑熊、2只棕熊(均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给北京动物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刘海洋却说:“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备受媒体关注的马加爵杀人案、北京某高校学生马忠义携带仿真枪绑架案以及许多大学生因难以承受失恋而导致的犯罪等等,都是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造成血案的典型案例。
  从这些案件都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由于法律知识贫乏,往往以身试法,结果酿成悲剧,从而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发生。
  1.2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如果把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看成是依法治国的硬件的话,那么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则是依法治国的软件。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发动机”,就必须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思想。中科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当前学生工作的原则、要求和方向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应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法治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首先要懂得尊重法律、依法办事,这是对跨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不遵守法律,不遵守竞赛规则,是无法竞赛的。法治意识也应该在学校培养。”
  因此,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大学生活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大学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道德水平,学会做人之道,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法律素质的高低有赖于法治教育,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法治观念、法治信仰以及法律实践能力的教育。
  首先在入学教育时,让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那天起就了解学校关于违反校纪校规应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规定,知晓大学生以往违法犯罪典型事例及其对社会、家庭、他人以及自身带来的危害,敲响守法的警钟。其次在法律基础课的讲授上,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对有关权利义务的法律,违法犯罪界限的法律,社会、他人、自身权益保障的法律做较为详尽的讲授,使学生们学有所得。再次在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针对大学生不良行为,及时做矫正性的法律教育,对学生中的矛盾及时发现并化解;对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越轨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分析原因和法律后果,使他们从思想上放弃违法犯罪意识。最后,健全学校的校记校规,针对教学和大学生的实习、求职、毕业分配等不同环节,对大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法治教育,让法治教育伴随大学生活的始终。
  著名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通过法治教育,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信仰。
  
  3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大学教育就是要培育各种各类具备各种素质专门人才,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法律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我国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未得到真正的重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非常肤浅,或者一无所知,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也就再所难免。
  3.1 强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当前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性,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不足:(1)社会上及校园里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腐败现象的直接侵蚀,使他们道德滑坡,部分人个人主义思想膨账。(2)近年来一些学生在自我价值的选择上忽略了奉献性,趋向功利性,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拜金主义较为严重。(3)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不少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导致他们看法偏激,对前途忧心忡忡。(4)教育和管理的软弱无力,法治在某些层面缺位,有的学生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学校的法治教育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肩负起步入社会之后的重担。
  3.2 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治教育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精神,引导学生对法律价值的关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期间。
  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是从认知规范到接受规范、消化规范到最终信仰规范的教育,是传授基本法律知识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更是培养守法精神和法律信仰的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开展诸如法律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增加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3.3 以《法律基础》教学为主要渠道,学习法律的有关知识。
  充分利用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法律基础》,这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此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围绕着“法”为核心,做到学法、知法,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守法行为习惯,真正懂得以法律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预防违法犯罪、减少违法犯罪,直至杜绝违法犯罪的效果。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自我教育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使大学生法治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氛围和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

推荐访问:法治 思考 大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