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古诗文教学的几点看法:初中课标古诗文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学习古诗文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笔者就此从“以诵读为基本”、“以分析句子结构为抓手”、“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提升”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 诵读 句子结构 审美能力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便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填”,学生又怎能对学习古诗文产生兴趣呢?新《课程》强调的是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学习古诗文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与现代文不同的是古诗文的知识框架要明朗些,知识点要清晰些。因此,我们抓住古诗文的这些特点进行古诗文教学,就能交给学生一把开启古诗文阅读的钥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会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古诗文,真正走进古诗文的情境之中。
  
  一、以诵读为基本
  
  吟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古诗文语感的重要途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千百年来的真理。所以我们要注重课堂上古诗文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入乎其内”,自由地诵读,读出古诗文的原汁原味来。诵读时还要能够把握住节奏诵读,只有节奏读准了,对文意才可能理解,否则就混乱不清了。
  况且古诗文比较讲究韵律,具有音韵美的特点,读来琅琅上口。诵读的过程也是体味古诗文之美的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地达到审美的愉悦,从而疏通文意。
  当然教师要交给学生诵读的技巧,指导学生会诵读,可按照初读、赏读、美读三个层次来由易到难诵读古诗文,如教授《滕王阁序》一文时,先让学生结合配乐朗诵,初读课文,带学生进入一种情境,在诵读中解决字音、字形、字义等基本问题,激发诵读热情。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赏读课文,让学生品味语意。最后在赏析中加以美读,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读出来,读出一种气势来。这样,学生在整个诵读过程中思维始终是活动的,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和深度就大大加快、加深。
  诵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读,多读。同时要指导学生养成读与思、读与品、读与写相结合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以分析句子结构为抓手
  
  句子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句式结构就是能够判定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特别是主、谓、宾三大主干成分。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去理解古诗文中较为繁杂的古诗文句子。而且在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教法是填鸭式的,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是暂时记得,久而久之便忘却了。通过分析句式结构能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经久不衰。例如,词类活用现象是古诗文学习中比较复杂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判定那个字活用,怎么活用。《鸿门宴》中“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一句,我们分析得知:主语为“项伯”,宾语为“张良”,“留侯”为官职,那么它就缺少谓语,而“善”为形容词,但它处在了谓语位置了,那么它就必须活用,得出“善”字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为“交好”之意。
  教给学生技巧的同时,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动手去学习、整理字音、重点词义、通假字、成语、难句翻译等,养成随时积累文言现象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又科学地训练了学习技能。
  
  三、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提升
  
  教材中所选古诗文作品多为当时出类拔萃人物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作品中整齐的句式、隽永的语言、感人的形象、深刻的哲理、经典的笔法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为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审美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心灵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学生的灵魂受到熏陶、荡涤和洗礼,这才是古诗文教学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与作者、诗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心灵的交流,汲取他们做人的智慧,涵养学生的心灵,这正好能够达成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是古诗文教学追求的至高境界。
  例如,在教李煜的《虞美人》时,带领学生分析了意象,感知了词人的愁绪后,再让学生探讨不管古人还是现代人每读到这首词时为什么都会黯然神伤呢?通过这个审美的提升,让学生领悟词人是用宇宙的永恒衬托人生的无常,自然使得读者也黯然神伤了。
  总之,古诗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所畏惧的内容,只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才学使学生主动地去鉴赏品读古诗文。

推荐访问:几点 看法 课标 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