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俞源】俞源

  摘 要: 本文详细叙述了俞源村的总体布局、建筑组合与细部特征,并指出总体布局、建筑组合与细部特征三者之间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影响和密切联系,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该聚落的同持性、独特性和生长性。
  关键词:俞源 总体布局 建筑组合 细部特征 聚落形态的特征
  
  隐约在山水之间的村落,无论产生自何时,无论保存的现状怎样,都是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见证,蕴涵着特定的时代气息,记录着人类生活的脚步。村落的演变诠释了村落的设计营造者独到地结合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利用特定的空间概念去构筑人居环境的过程。当我们看到传统村落,被它的景观所感动时,这种感觉决不是单纯地来自时间的流逝和乡愁[1]。
  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空间,笔者有幸利用假期实地探访了家乡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古村落:浙江省中部的俞源,初步体会了书中提及的古村落的规划思想、选址特点和空间特点。
  俞源位于金华市武义县西南部,明朝初年结合自然环境,依照太极、星象之意向对村落进行改造并成型,一直延续至今,故称“太极星相村”。全村有民居、宗祠、店铺、庙宇、书馆等古建筑395幢、1072间,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双溪九陇环而抱,云可耕兮月可钓,……”就是对俞源景观的写照。宋谦、冯梦龙、凌蒙初等名家都与俞源有不解之缘,明翰林院士苏平仲撰写的《俞源皆山楼记》被载入《四库全书》,有关俞源的许多故事被编入《二刻拍案惊奇》和《中国情史》,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积淀与建筑遗存,2003年俞源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共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1. 总体布局
  
  作为聚落的一种形式,村落最为关键的事项就是总体布局。传统村落大多选择有特点的地形,通过使村落与地形的特点保持一致,将具有特异性状的地势引入其中,充分地发挥出基地的潜在力。传统村落的设计者往往精通地理,他们将自己敏锐的判断与地形取得一致,借助各自所理解的空间概念,赋予聚落某种秩序,创造出卓越的聚落景观。
  
  俞源四面环山,北面有与外界相通的弯曲峡谷,溪流穿村后呈“S”形缓缓北去。村口布置直径320m、占地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案,曲溪从南至北巧分太极二仪,阳鱼古树参天、阴鱼新禾盖地,两鱼尾嵌进两边山坡。太极图与周围十一道山岗形成天体黄道十二宫的意象;村中主要的二十八幢古宅院按二十八星宿排列;村中的“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七星状分布,用于防火、抗旱、饮用、辟邪,并把俞氏“装”在北斗七星的都内。总体布局体现了营造者“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太极、星象是中国古代对宇宙现象的一种分析,古人用此预测事物变化,指导生产、生活,在传统村落布局中多有体现。此外,中国古代社会宗族制度盛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建的村落在原始聚落中已有明显表现。正是由于宗族关系在古代礼俗社会中占有重要,所以,村落的布局首先强调的是宗祠的位置。在俞源的布局中,俞氏宗祠的位置也是最为举足轻重的。
  
  2. 建筑组合
  
  总体布局确定后,接着就是使聚落内部以一定的秩序进行建筑组合,这涉及序列组织、区域划分等一系列过程。俞源首先按星宿关系来确定核心建筑群的位置关系以及秩序状况,并以此为骨架,顺溪流将其他建筑呈离散形分布,从而划分了聚落内部的区域;同时在划分了的区域内围绕庭院将门楼、前厅、后堂、杂房等组织成合院,根据具体条件形成不同数量的合院序列,呈“口”、“日”、“目”等形状。因雨水充沛、夏季气候较热,建筑组合中对遮阳、通风、排水、避雨等因素考虑较多。大宅院前后几进院落和建筑之间设有夹道,兼有交通、巡逻、防火、避雨的功能。建筑东西两面多用山墙封闭。
  
  建于明朝的俞氏宗祠有三进两院共51间,大门立有象征俞氏家族身份荣耀的旗杆和抱鼓石,第一进大门共五开间(图1),建有雕花古戏台,因其面积大、雕刻精致,曾有“婺州八县第一台”之誉(图2),古时是俞氏家族祭祖及宗族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建于清朝的六峰堂,别称声远堂,取其屋后书馆书声朗朗、传之久远之意,由照壁、大门、庭院、后屋、厢房和附屋组成。大门气魄宏伟,砖雕精美,门内外各立一对旗杆(图3)。建于清朝的精深楼,附有书房、守望楼、藏花厅和附屋,院前有花园。村落的寻常巷陌之间,处处蕴涵着秩序与随机两者综合而成的恬静与典雅。
  
  3. 细部特征
  
  形态通过拥有意义而成为符号,聚落形态本身就是符号,具有象征性。聚落的内部更是充满了符号,被符号化的部件展示了聚落的组成,并且表达了住民的意识,体现了聚落的意识世界。俞源现存的古建筑基本由白墙、灰瓦和木本色门窗构成素雅的格调,木雕、砖雕、石雕精致美观,题材多样,将功能与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建筑主体结构完美的融合成一体。尤其在结构搭接的地方,将构件加以适当的艺术处理,因势利导,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细部处理上,充分体现营造者繁简得体、不滥施刀斧的思路。
  六峰堂前厅屋檐三根梁上分别雕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吉祥动物,特别是“百鱼梁”木雕鱼会随气温变色,厅后的花窗古朴雅致、保存完好,体现了住户的品位与素养。精深楼建筑雕刻题材多采用蔬菜、瓜果、昆虫类,院内卵石铺地、拼花别致,有“五斤石子十里溪”之誉。在许多建筑的外院墙、院内隔墙或一些气窗处,多有用漏明窗,材料以石板、雕砖、叠瓦、硬木等为主,纹样多为几何纹、动植物纹样。村中有许多以北斗七星为主题的装饰,与村落的总体布局、建筑组合相辅相成。
  
  
  4. 聚落形态的特征
  
  总体布局、建筑组合、细部特征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紧密关联的,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了该聚落的同质性、独特性和生长性。生长性孕育了同质性、同质性促成了独特性,独特性又顺应了生长性。
  (1) 同质性
  在传统社会中,个人只有在一个聚落中才能得以正常生存,脱离聚落就意味着隐居或是成为流浪者。为了形成聚落的整体感,相对地淡化聚落内部的个性就成为一种必要,从而表达整个聚落对外的差异。淡化聚落内部的个性,是以内部各组成元素的同质性为背景才得以成立的。除了内部特殊的部件之外,必须是一样的色彩、材料和构造。正是通过保持性质的相同,才能明确内部部件的所属,聚落中的微差是在同质这个前提下的微差。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交通、运输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也是形成同质性的重要因素。
  (2) 独特性
  传统聚落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几代人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积淀,内部的同质性自然促成了聚落的独特性。同时,在营造聚落的过程中,基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不断综合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以及植被等状况,结合聚落中的生活方式,必然形成独特的、适合聚落生存发展的人居环境。这是各个聚落所固有的东西,没有通用的范式。独特性也体现了聚落自成一体的协同机制,顺应了聚落有机生长的要求。
  (3) 生长性
  人们已熟悉了聚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观,但聚落并非自然产生的。自然界蕴藏着瞬间毁灭人类的力量,人类若无自己的创意和营造,根本无法与自然共生,只有经周密的策划形成周密的体系,对给聚落造成威胁的因素能加以有效的防御,聚落才能发展延续,这必然涉及对聚落内部的制约和限制,孕育了聚落的内部同质性。该体系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不断失败和调整才逐渐顺畅的,聚落正是这样逐渐生长起来。
  
  结语
  
  在传统的村落中,蕴藏着随时间而精致的人居环境体系。村落是不断发展的,其个性是在不断变化的。村落个性建立在对环境不断再诠释的基础上,包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不断适应与自我更新。社会不断进步,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过渡方式,太过激烈会造成文化断档。建筑物作为一种帮助记忆的文化载体,或许能成为联系过去的一个符号,从而对不同文化背景有着支持和暗示作用。
  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的历史,自然就会有历史的积淀。如今人们厌倦了“千城一面”,开始重新关注地域的传统文化,以期获得情感上的归属。传统不仅是沿袭物,更是新行为的出发点。留住传统村落可以启发人们去探索适合当地的建筑形式与城市更新的方式,传达与地域文化的沟通,这是一个保护与发展相互冲突融合的过程。通过发掘传统村落营造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因素,分析其中蕴涵的表象与机理,使之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正是探索适宜现代人居环境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日]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年.
  [2]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注:照片图片来自笔者拍摄.
  
  (作者系南京大学建筑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探访 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