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的实证研究

李臣之,郑涵,阮沁汐

(1.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广东 深圳 518060;
2.深圳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学习获得感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因其各项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享有相关实在获得而产生的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主观的内心感受。

目前关于“学习获得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聚焦大学生群体。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获得感研究有待加强。语文是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事关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对其他学科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的内涵尚不清晰,亦缺乏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的动力源泉是学习自信感,表现为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或达成学习目标,是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自信。而小学生语文学习愉悦感和希望感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和动力状态,能够促进学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小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和同伴关系,亲密和谐的师生和同伴交往能丰富与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产生更强的学习获得感。鉴于此,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应包括语文学习自信感、语文学习愉悦感、语文学习希望感、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和谐感。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学习获得感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现状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寻求其获得感提升策略。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省三到六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456份,其中有效问卷1309份,无效问卷147份,问卷有效率为89.90%。调查对象中男生648人(占比49.5%),女生661人(占比50.5%);
三年级学生215人(占比16.4%),四年级学生413人(占比31.6%),五年级学生267人(占比20.4%),六年级学生414人(占比31.6%);
来自城市的学生838人(占比64.0%),来自农村的学生471人(占比36.0%);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数量分别为219人(占比16.7%)、1090人(占比83.3%)。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李臣之等编制的“初中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调查问卷”,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进行调查。问卷样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学科偏好、语文成绩、担任职务、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
问卷主体包括语文学习自信感(11个题项)、语文学习愉悦感(8个题项)、语文学习希望感(6个题项)、师生关系和谐感(5个题项)、同伴关系亲密感(5个题项)。①语文学习自信感指小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或达成语文学习目标的感受;
语文学习愉悦感指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持续地产生欢乐、喜悦的心理状态;
语文学习希望感指小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并且在将来保持投入的状态;
师生关系和谐感指小学生与语文老师相处的感受;
同伴关系亲密感指小学生与同伴相处的感受。本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评分法赋值计分,评价等级分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分别以“5、4、3、2、1”计分,分数越高,代表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越高。研究数据采用SPSS26.0和AMOS25.0软件处理。

3.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对1309份有效样本进行信度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希望感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和同伴关系亲密感5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处于0.822—0.920之间,量表总信度为0.965>0.9,信度内部达到较高水平,信度非常理想。总量表KMO值为0.976,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0.000(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萃取法,问卷各维度的KMO值在0.828—0.947之间,Bartlett球形检验中p值均小于0.05,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表1 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各维度信效度测量结果

为确认量表各维度及所包含题项是否符合预期,本研究从1309份有效样本中抽取400份样本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探究量表因素结构是否能与抽样样本匹配。根据温忠麟等人建议的模型拟合指标和适配临界值②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心理学报》2004年第2期,第186-194页。,抽取AMOS部分指标结果进行整理(见表2)。结果显示,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调查问卷的TLI值为0.893<0.9,但与临界值相差不大,可以考虑结合CFI值来判断①温涵,梁韵斯:《结构方程模型常用拟合指数检验的实质》,《心理科学》2015年第4期,第987-994页。,CFI值大于0.9,故模型拟合度良好,说明量表结构合理。

表2 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标

1.语文学习获得感整体水平

如表3所示,语文学习获得感均值为135.04(>105),说明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整体水平较高。具体分维度而言,语文学习自信感均值40.11(>33),表明小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语文学习愉悦感均值为30.88(>24),说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和快乐;
语文学习希望感均值为24.00(>18),表明小学生能够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师生关系和谐感均值为19.97(>15),说明小学生与语文教师相处良好;
同伴关系亲密感均值为19.93(>15),表明小学生与同伴关系较为亲密。总体而言,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产生一种正向、积极的主观感受。比较而言,语文学习自信感均值最低(3.65),语文学习希望感均值最高(4.17),师生关系和谐感和同伴关系亲密感次高(3.99),说明小学生虽然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但对语文学习仍缺乏自信。

表3 语文学习获得感整体水平

2.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1)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本研究分别提取“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喜欢的学科”“不喜欢的学科”5个属性,从不同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等在各维度上的差异(M±SD)

第一,性别。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和同伴关系亲密感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女生在各维度上得分(均值为40.96,31.95,25.77,20.57,20.39)均略高于男生(均值为39.23,29.79,24.19,19.36,19.46)。小学女生比男生心思细腻、安静、善于观察和交流②袁磊,赵玉婷:《小学女生在STEM教育中的学习差异及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第6期,第73-79页。,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耐心地完成任务,从而转化为学业上的优势。

第二,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和非独生子女总体差异均不显著。独生子女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和希望感(均值为40.72,31.31,25.07)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均值为39.98,30.79,24.97),但非独生子女的师生关系和谐感和同伴关系亲密感(均值为19.98,19.95)略高于独生子女(均值为19.92,19.82)。有学者指出,学龄期、青少年期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在学习成绩、认知发展等众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别①风笑天:《一个时代与两代人的生命历程:中国独生子女研究40年(1980-2019)》,《人文杂志》2020年第11期,第22-36页。,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家庭结构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同胞关系为儿童早期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②Katherine,T.,Glenna,D.S.,“Growing Up without Siblings and Adult Sociability Behavior”,Family Issues,Vol.32,no.9(September 2011),pp.1178-1204.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时期缺乏与同龄人一起生活的经历,缺乏一定的社交技巧,在交往中容易出现胆怯、不合群等问题。故在小学低年级,独生子女的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整体低于非独生子女。

第三,生源地。农村和城市小学生在5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城市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和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得分(均值为40.95,31.33,25.36,20.35,20.13)均高于农村(均值为38.59,30.08,24.34,19.28,19.57)。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加上乡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协调,乡村教育水平与城市存在明显差距。③冯鑫,马健:《城乡教育差异现状及破解路径研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22期,第82页。与农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往往享有更多教育资源,学习体验整体优于农村学生,获得感也更强。

第四,喜欢的学科。喜欢语文和喜欢其他学科(不含语文)的学生在5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喜欢语文的学生,其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和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均值为43.91,34.32,26.93,21.74,21.03)均高于喜欢其他学科(不含语文)的学生(均值为38.43,29.36,24.13,19.18,19.44)。学习兴趣浓烈的学生会流露出愉快、兴奋、激动等情绪,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满足和享受。④胡金木,赵林卓:《学习兴趣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激发路径》,《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11期,第78-85页。因此,喜欢语文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愉悦,学习状态也更积极。

第五,不喜欢的学科。不喜欢语文和不喜欢其他学科(不含语文)的学生在5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喜欢其他学科(不含语文)的学生,其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和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均值为41.13,31.86,25.60,20.62,20.25)均高于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均值为32.06,23.14,20.20,14.86,17.44)。

总体而言,5个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这一属性上没有差异;
在生源地、性别、喜欢的学科和不喜欢的学科4个属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续表)

(2)年级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提取“年级”这一属性,从不同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年级在各维度上的差异(M±SD)

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愉悦感、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和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均值为41.19,32.31,25.62,20.85,20.53)均高于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其原因可能是,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升初考试,加上青春期即将到来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控力低,情绪容易波动,因此,学习焦虑感更高。①余欣欣,王洁莹,杨静:《广西三—六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19年第12期,第1089-1093页。学习焦虑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学习获得感。而三年级学生年龄较低,升学压力不大,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也会对语文学习抱有更为积极的状态。

(3)语文成绩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提取“语文成绩”这一属性,从不同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语文成绩在各维度上的差异(M±SD)

不同语文成绩的学生在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语文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均值为47.83,34.38,27.06,21.86,20.91)在5个维度上均高于其他学生,语文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均值为30.97,25.75,21.18,18.06,17.33)在5个维度上均低于其他学生。这说明语文成绩越好,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越正向积极。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受同伴和教师的喜欢,同伴接纳水平和教师接纳水平也更高。①王晓辰,李清,高翔,郑日昌:《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第10期,第749-754页。这种认可和接纳既能带给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同时也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②石磊,朱庆伟,刘蓉洁:《“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理论导刊》2007年第9期,第88-90页。(即“期待效应”),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以获取更好的语文成绩。

(4)担任职务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提取“担任职务”这一属性,从不同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担任职务在各维度上的差异(M±SD)

担任不同职务的学生各维度获得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担任语文课代表的学生各维度获得感(均值为43.85,34.46,27.25,21.54,21.18)均高于其他学生,班长或副班长次之,没有担任职务的学生最低。这说明担任职务的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比没有担任职务的学生强。因为个体角色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期望,这种角色期望又会推动个体为达到期望而努力,最终导致“自我预言实现”。③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何立婴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7-38页。在“自我角色期望”的推动下,担任职务的学生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获得感。

(5)父亲文化程度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提取“父亲文化程度”这一属性,从不同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父亲文化程度在各维度上的差异(M±SD)

(续表)

父亲文化程度在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语文学习自信感、师生关系和谐感方面,父亲文化程度为研究生的学生(均值为42.58,20.72)高于其他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学生次之;
在语文学习愉悦感、希望感,以及同伴关系亲密感方面,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学生(均值为32.13,25.73,20.78)高于其他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为研究生的学生次之。总体而言,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在5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为41.91,32.13,25.73,20.70,20.78)均高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中专及以下的学生。这说明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越强。

(6)母亲文化程度在各维度上的差异

提取“母亲文化程度”这一属性,从不同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母亲文化程度在各维度上的差异(M±SD)

母亲文化程度在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方面,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学生(均值为42.35,32.31,25.74,20.81)均高于其他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中专的学生次之。虽然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学生在同伴关系亲密感维度上得分稍低,但仍然比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要高。总之,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中专的学生在各个维度(均值为41.93,32.29,26.19,20.91,20.85)均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这说明,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越强。

综上,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也越强。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有较高的期望,会对孩子采取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期望、教养方式和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子女主动发展。

3.相关分析

为了解各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进行操作,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续表)

由表10可知,语文学习获得感与语文学习自信感、愉悦感和希望感,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介于0.622至0.926之间,呈中、高度相关。其中,语文学习自信感与语文学习获得感的相关系数为0.926,这说明二者相关度最高,语文学习自信感得分越高,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得分越高;
同伴关系亲密感与语文学习获得感的相关系数为0.622,说明同伴关系亲密感和语文学习获得感相关度最低。

通过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整体水平较高,存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学科偏好、语文成绩、担任职务和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语文学习获得感与5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为增强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针对调查发现的关键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以激励为主,唤起语文学习自信

本研究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感均值最低。小学语文学习自信感与语文学习获得感的相关度最高,且担任职务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有重要影响,由于“班干轮换—结对”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自信心培养有一定促进作用①杨振芳,陈菁,冯玉华:《“班干轮换—结对”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一个行动研究的检验》,《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3期,第28-31页。,教师可以采用此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和学习任务以提高自信心。“班干轮换”制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级职务,形成相应的“自我角色期望”,从而在课堂活动、班级管理等方面表现出积极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了自信心。

2.城乡小学因地制宜,实施语文教学

生源地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有重要影响。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农村社会环境和学生生活经验,贴近地方文化,因地制宜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教学。基于本土资源组织特色文化活动,如参与农耕劳作、参加民俗活动、了解民俗文化,进而让学生撰写小论文或报告,提升写作能力,增强语文学习获得感。此外,城乡语文课程可实施差异化评价。教师可以自行编制评估量规,动态评定语文学习成效,评定标准可与学生协商而定,其目的是评价学生在特定教学条件下的学习能力。动态评定在某种程度上能规避标准化测验弊端,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获得感。

3.强化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学科偏好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注意力易分散,需要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探究情境等,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只有情绪才能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热情达到目标,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学习,留下难以磨灭的情绪记忆。”②玛丽琳·斯普伦格:《适于脑的学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情境教学将知识嵌入情境中,激发积极学习情绪,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学习,实现情感与认知活动的自然链接。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实施情境教学。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较低,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字谜等创设情境,激发儿童识字兴趣。而高年段学生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使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建构知识,以此提升获得感。

4.家长主动督导子女学习

学业成绩、父母文化程度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获得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更是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地。①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第80-86页。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力不强,父母监督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家长需要积极参与、指导、督促孩子的学习。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年龄特征,采取恰当的学习督导方式。如为低年段孩子购置童话故事书,带领子女参加“亲子阅读”“亲子朗诵”等活动,并及时激励,让孩子对语文阅读、朗诵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也应有意识引发高年段孩子认知层面的心智活动,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学会做阅读批注,反思阅读习惯,通过提问、做手抄报等方式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培养语文高阶思维。

5.加强语文对话教学,建立师生平等的互动课堂

小学生师生关系和谐感、同伴关系亲密感与语文学习获得感相关度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教师和同伴的依赖性更强。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通过对话教学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愉快学习。对话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对话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课堂,让学生敢说、会说和乐说。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友爱互助的同伴关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性格、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组,明确小组学生的角色定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讨论,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同伴关系亲密感,并以此提升语文学习获得感。

猜你喜欢 愉悦感独生子女均值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大学生运动愉悦感与成人依恋状态的相关性研究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7期)2017-08-15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7年4期)2017-04-14缺觉与抑郁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23期)2016-06-08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5期)2015-03-01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9期)2014-09-17关于广义Dedekind和与Kloosterman和的混合均值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年4期)2014-03-01应用均值定理“四”注意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08年2期)2008-11-01

推荐访问:小学生 语文学习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