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童习作教学观


  写作就是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
  ——史铁生
  好的习作教学,一定着眼于一个个活泼的儿童,和着儿童情感的节拍,尊重儿童的天性与个性,并让习作成为儿童幸福童年的生活方式。
  习作——儿童的自我追问
  儿童习作教学,应该让孩子在习作实践中找到“自我”,通过习作自我探求,具备自我意图的关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不少时候,我们的小学习作教学却背道而驰,有的教师往往只盯住了一篇篇“文章”的产出,忽视了儿童的发展。习作失去了表达的真诚,丧失了儿童的自我,成为了儿童完成教师作业指令的需要。缺失了儿童自我追问的习作教学是我们急需要改变的!
  笔者曾经在一次春游活动中,新换了一个与先前反差较大的发型。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就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继而教室里乱成一团:内向的小姑娘捂着嘴偷笑;热情大方的孩子立刻聚在一起指指点点,眼睛透亮,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甚至还有胆大的孩子抑制不住地说:“老师,你变了样子,我们都快不认识你啦!”“老师,你这样子,没有以前好看了,嘿嘿……”随后的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对老师发型议论的热情并没有减少。春游结束后,以“老师的新发型”为话题,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交流,写成文章,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像这样发自内心的想要发表意见,而不是单纯为了应付作业交差,习作成了儿童快乐的事情。这里并不是说春游的题材就比老师的新发型差,而是要看哪一个才是儿童感兴趣的题材,哪一个题材让儿童在其中找到了“自我”,身处其中会积极追问:我的观察是怎样的?我的发现是什么?我联想到了什么……
  那么,是不是只有类似“新发型”的班级偶发事件,才能引起儿童的自我追问,达到习作教学的理想境界呢?显然,这一定不是唯一。教师除了有效捕捉儿童生活中的这些事件之外,还应积极创设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事件,创造丰富、快乐的童年活动,让儿童在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充分体验、观察、交流,引起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探求”、“自我追问”,激发儿童的主动表达,启发儿童说真话、抒真情。
  要指出的是,无论写什么,教师都应引导儿童真诚地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绝不仅仅是为了一篇篇文章的输出。否则,习作教学又会陷入“逼迫”儿童“生搬硬套”、“无病呻吟”的尴尬境地。有一个教学案例能给我们有益的启发。写一位喜欢的老师,课堂上,教师有效地组织讨论与交流之后,孩子们先后动笔写作文了。一个不起眼的男孩子始终没有写起来,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俯身询问:“你怎么还不写啊?”孩子半天不回答。“难道你没有喜欢的老师吗?”涨红了脸的孩子终于小声说道:“没有一个老师喜欢我。”老师心头一颤,多么让人怜爱的孩子啊!内心充满爱的渴求!于是,老师果断地改变习作要求,让这个孩子以《我希望有这样一位老师》为题,尽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感情。
  这里,教师没有一味为了文章的具体,“诱导”孩子搜肠刮肚地“编写”,无病呻吟,而是转换视角,让一个特殊儿童感受到了习作就是表达“真发现”、“真感受”、“真联想”,在习作中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儿童习作,教师要尊重儿童真实的习作内容,尊重儿童真实的精神世界,促成儿童在不断地“自我追问”中,写真实的自我。
  习作——儿童的自我建构
  习作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应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习作教学应该在儿童的自我建构中得以完成,童年也会因习作更加快乐、幸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需要教师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了解儿童每一次习作的“前理解”。儿童的个人生活、集体生活、学科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是怎样的,教师应主动走进,深入了解,正确把握,自觉守护童年。唯有这样,习作才可能成为童年生活。
  仍以春游为例,怎么做才可以让儿童既喜欢活动本身,又乐于表达呢?教师对童年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无论什么活动,儿童一旦从“参与者”变为“开发者”,局面往往也就被打开了。儿童不愿意写春游活动,常常是因为教师仅仅把儿童“拉”到活动中,活动后,简单布置一下作文题而已。这样,活动是单向的,扁平的,活动与习作的关系被颠倒了。变儿童成为春游活动的开发者,教师要从儿童主体出发,尊重儿童自由的选择,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从活动中多方得到发展。譬如,春游前,教师是不是可以组织孩子们充分讨论:这次春游,我们去哪里?真诚发动每一个孩子发表意见,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春游时,教师是不是可以倡导并鼓励孩子们玩得更加有创意,玩得有个性?春游活动更加丰富了,儿童更加快乐了,活动中的种种体验、感受也就会产生交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习作就不是只为了完成作业,而是成了活动的延伸,是儿童交流、表达的一种需要和方式,成了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儿童的个性语言表达也将会在其中五彩斑斓起来。
  再以《身边的小能人》为例,教师是不是一定要在习作之前有目的地营造相应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孩子才能写出作文呢?能这样成功地组织、引导,让儿童喜欢这样的活动,乐于表达自己敬佩的小能人固然好。不过,如何启迪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发现小能人,激起儿童自发地想要去了解小能人,用文字表达小能人、主动向他人推介,这更是教师应该研究与追求的方向。因为习作本身就是一种童年生活,儿童自然呼吸,自我组织与建构,习作才会有持久的动力,才是儿童习作之道。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儿童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让儿童主动发现真、善、美,为之追求,积极抒写,同时因习作让童年更加难忘、永恒、幸福。孩子身边的小能人,自然蕴藏在生活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擦亮”自己的双眼,主动发现。常态的学校生活中,各种类型的小能人并不缺乏:科技月中,谁的小发明最有创意?谁动手做得最灵巧?谁的科学小论文写得最有价值?艺术月里,谁的歌喉最动听,舞姿最优美?每周一次的班队会,谁的设计最有创意?美术课上,谁的作品最吸引你?班级板报设计,谁的点子最多……

推荐访问:习作 儿童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