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完善教材内容,改进教学全面提升品质


  新课标下,新版本的高中思政教材火热出炉,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气息,将近几年我国的发展经验和最新政策融入了课本,然而同时省掉了老版教材的相关内容,个人认为有点可惜,因为老版中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东西,为现代新的提法做下了铺垫,而且从这个知识体系中来说,一些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也在我们学习范围内。
  我们在学习中沿袭的是老版高中教材,对政治包含的各方面内容都有一个较为详尽的描述,而且层次划分较为细致有序,新课标高中教材对一些老版的提法进行了一定补充,而且加入了最新的诠释,融入了我国发展的最新理念,从“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和课堂”等方面,需要做到“新旧结合,优势互补,改进教学,完善内容,全面提高”,笔者将对此展开论述,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地位角色及意义
  1.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地位及角色
  政治课程其实在小学我们就已经接触到了,那时叫做“思想品德课”,并没有称之为“政治”,因为根据教学心理学的观点,小学阶段的学生重在形象直观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打基础,理解事物现象,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适当引申道德、政治、经济和法律的思维理解,这是初步的意识培养,并不是让学生做到很深理解和独到的眼光。
  我们发现小学的思品课程,大多是通过一个事例来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不是用说教的形式来阐明,而是通过故事自然引申,让你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道理的初步认知。
  从初中开始,我们开始叫做政治课,从国家制度、文化道德、法律、各个方面社会现象和民众作为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和评价,到了高中就要求全面系统融会贯通,深刻认识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抽象思维,为我国政治建设出谋献策。
  可以说,小学是认识和认知,初中是理解和评价,高中就是见解和创意。高中政治要求学生要对我国现行的制度和政策有个深刻和全新的感悟和理解,紧跟时代发展动向,摸清时代命脉,做出最优决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需要洞悉政治,创新政治。
  政治在教学中居于思想主导地位,从政治、经济到哲学和文化,从国内到国外,从眼前到未来,这些社会知识和软科学,都是大家日后所必备的,是健全人格的一剂良药。所以政治课不可或缺,要抛却传统主副科的偏见,将政治课居于主体课,学生思想上要重视,认识到政治课不但是考试的重头课,更是知识的先行课,不但是立足于社会的保障,更是完善人格的万灵丹。
  2.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及学习意义
  “国家建设,政治先行,先纲后目,纲举目张,全面引导,相互促进”,这是政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国有国规,家有家法,全面了解政治是社会的需要,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政治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学校代言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学生带头人,从理论上给予宣传指导,实践上给予指引纠正,辅导学生学业,匡扶思想,渗透生活,融合工作,教给学生处事原则,立人根本,适应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学生学习政治,培养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全面熟悉掌握国家社会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身体力行,学有所专,生活以社会文化为基准点,工作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在实践中培养政治思想素质,在实践中践行思想政治行动,明确责任,作出贡献。
  二、高中政治学科新老教材知识及层次设置比较分析
  1.课程设置及内容编排
  (1)新老教材知识点结构模块的设置
  新老版本的教材有个共同点,按照结构都可分为经济、哲学、政治三大模块,经济常识又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宏观调控五部分分别阐述,哲学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入手,政治常识包含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宗教及国际关系等。
  老版人教版教材是我们目前使用时间最长,普及最广的教材,内容按照从整体到部分,模块展开,细节分条的形式一步步展开。如由“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随之论及到三大产业、劳动者权利义务和税收,最后论及国际贸易。同样哲学部分也是从唯物论到辩证法,物质意识、发展联系、主要矛盾,最后谈到正确的价值取向。政治常识从国家制度入手,谈到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然后是国内外的政策,每个部分又分别从各个层次展开论述,就是框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逻辑关系编排内容,层层推进。
  新课程的高中政治内容与顺序与老教材基本一致,但是在课程内容的论述上简化了许多,新课程的框架完全是以综合化的形式出现,只论述关键点,不作展开,一个主题一框,同时将老课程的细节分支统一归纳到一个主题下面,新教程中经济常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包含了货币、价格、生产与消费制度等,统一归于生产和消费旗下,不再做逐条分析,而老教材的“生活与消费”是分别单列讲解的,包含了基本的生产制度和消费制度,新课程只是在后面填了一个“多彩的消费”。
  (2)新老教材知识模块下的框题设置特点简介
  新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尽量形成模块,统筹分支内容,简化细节,将老教材某个方面发散出来的内容,统一起来,且在教材中不再详细叙述,只论其主旨即可。
  举个例子来说,老教材的政治常识中用了整整两大课来讲解我国的国家制度,且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又详细地分成“国家职能”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部分就开始阐述“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实是把国家制度基本分成了四大块。而在新课程中,并没有单独说哪些是国家制度,它省略了繁杂的国家机构体系讲解,简化了国家职能,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比如“人民民主专政”,“政治生活准则”,“民主与法制”,这些原本是统一归在国家制度旗下,而拿出单列,给我们几个信息:一是简化了内容,只提取关键点,形成了模块化,二是对教材进行了概括和归纳,看似简化了的条目,却包含要提到的各种问题,只不过对问题描述比以前压缩和更新了。
  (3)新老教材内容的侧重和融合改进
  老教材的人教版高中政治,论述详尽,对知识点的起源、发展和结果,都做了阐释。例如对货币的发展,从物物交换谈起,历朝货币的衍变及替代物,到纸币的产生,引申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问题,最后谈到国家的货币政策,在整个货币主题的下面,包括货币各个方面的框题内容等。除此之外,老教材编写的侧重点是“基本理论知识和推理方式的阐发和论述,事例求典型”,目的是为了阐明理论。
  简言之,老教材重在夯实理论基础,同时适度引申案例分析进行结合,因为是固定教材和内容,持续使用,无法显现国家最新理论政策,而且课本列举事例没有显现新时代的新问题,这样在教材创新方面略显不足,在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后力不足。
  新教材改进后,基础理论知识保持不变,但在论述上开始简化,只提到关键点和基本理论,不在大范围展开论述,这样的一个不足是使学生缺乏对基础理论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认知,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改的理论知识融合国家新的政策和经验,新的事例,在基本概念的阐释上加以纠正、改进和补充,做到了与时俱进,做到更新、拓展思维。
  (4)新老教材内容阐释的语言特色
  在老教材的人教版政治中,知识分层细致严密,语言以官方语言为特色,书面语强,且论述严谨、客观,只谈到客观事实,说出理论,将事情的本来面目摆在学生面前,几乎不带主观色彩,理论性强,政治语言特色丰富。这样的一个好处是丰富学生政治语言表述,提高理论性水平,但是内容略显抽象,记忆繁杂,由于在中间缺乏过渡性的衔接,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背诵当中的厌倦情绪。

推荐访问:优势互补 全面提升 教材内容 改进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