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礼仪意识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不仅赋予了中华儿女儒雅的举止,还造就了国人宽宏的气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享乐主义、对金钱的极度崇拜的趋利主义盛行,而且逐渐控制和引导年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在许多高校,各种不文明的失礼失仪现象也随处可见。本文从社会道德意识丧失、学校与家庭教育偏失、个人主义与个性意识过度膨胀三个方面分析成因,并由此提出解决高校学生礼仪意识缺失的措施。
  【关键词】 礼仪意识;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8)05-0103-02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就是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就必须学习礼仪。“知书达礼”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文明礼貌程度高低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2001年10月我国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指导纲要》中再次明确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预示着我国礼仪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重在落实、重在建设的新阶段。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却出现了与社会期待不符的行为表现,如在公共场所不识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等等失礼失仪现象,与大学生高素质身份极不相称。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社会现象,不能不说与当代大学生礼仪意识缺失密不可分。
  一、大学生礼仪意识缺失现状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不仅赋予了中华儿女儒雅的举止,还造就了国人宽宏的气度。但在许多高校内,学生遇见教师视若未见、擦肩而过;到老师办公室既不称呼,也不用礼貌用语;教室里到处随手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上课迟到、早退、睡觉、聊天,甚至旷课、顶撞教师、考试舞弊、不尊重同学。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不说一点儿脏话痞话仿佛是跟不上潮流被OUT了一般,哪怕平时一些看上去比较稳重懂事的学生也偶尔能听到他们冒出一句半句不堪的粗话,一些女生亦是如此,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另外,对父母冷言相对,缺乏感恩之心,甚至欺骗父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此社会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二、大学生礼仪意识缺失成因分析
  (一)社会道德意识丧失
  现代社会不少年轻人对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不清不楚,也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乎道德规范,哪些行为是不合乎道德规范。可以说是道德观念淡漠、情感观念淡薄、是非观念不分。而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青少年尚未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交流日趋密切,西方发达国家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大地吸引一些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享乐主义、对金钱的极度崇拜的趋利主义日益盛行,而且逐渐控制和引导年轻人的价值取向。这些精神鸦片已严重污染和破坏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逐渐丧失,各种失仪失德、甚至违法犯罪事件也频频发生。如“老人摔倒不敢扶”、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中国在日本留学生江歌被杀案等事件,违背人们道德价值体系。这些道德缺失、自私、失信、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人性沦陷,甚至各种犯罪事件,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明礼友善的优秀传统形象,对逐渐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家庭教育偏失
  功利主义思想也对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较大影响。学校和家长同样认为礼仪是细枝末节,高分才是“王道”。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也体现出明显的功利性。考试分数仿佛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更有一些人认为:好成绩=好大学、好大学=好工作、好工作=挣钱多、挣钱多=好生活、好生活=优秀+成功……如此逻辑,导致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盛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即使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重德育、抓思想,而实际执行过程中,道德教育工作虽然喊得轰轰烈烈,但学生的分数和“刷题”工作更是抓得扎扎实实、步步推进。教育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恶循环。
  (三)个人主义、个性意识过度膨胀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过多地呵护与疼爱使他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意识,部分大学生个性意识不断膨胀。以个人意识为主导,以个人感受为标准,不顾他人意志和感受,动摇和瓦解了礼仪规范中“敬人”的根本,造成了集體观念淡薄,团体精神欠缺,唯我独尊意识。这就带来了礼仪意识生长根基的缺失,也逐渐地令他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承受、独立担当的能力,养成只知道索取、不懂付出,只知享乐、不知奋斗,不懂理解、不懂包容。由此可见,“90后”、“00后”高校学生礼仪素养缺失已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礼仪意识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道德教育,标本兼治才是解决礼仪意识缺失的首要问题
  道德意识是人们共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一个人品德如何,是受其道德意识支配并由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意识已偏离了正常轨道,就会导致其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协调性受到创伤,进而失衡。个体的道德思想一定是植根于社会环境中的,它与礼仪、礼俗、法律等息息相关,而且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礼仪意识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对礼仪价值取向产生的一种心理认知,是对礼仪活动必然性的一种认识。受教者在礼仪意识的引导下,对礼仪知识及规范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影响自身道德情感与价值判断,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同。只有这样,受教育者的礼仪观念、行为规范才能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的外在表现,体现了时下道德意识行为的准则。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坚持标本兼治,这才是解决礼仪缺失的首要问题。
  (二)构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制度,培养学生正确面对人生
  我国目前制定了重大礼仪制度,提升国人整体的人文素质,营造和谐礼仪环境。例如,2007年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公休日,充分反映了我国对礼仪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刚入校的大学生大多是刚刚年满18岁,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通过举办成人仪式来宣告他们已从未成年人跨越到了成年人这个人生的崭新阶段,使他们心灵得到洗涤、谨记长辈教诲,修身养性,正身以行;更使学子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自身的责任,培养他们心怀感恩、勇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推荐访问:缺失 现状及 高校学生 礼仪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