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礼仪为你的形象加分


  说起礼仪,说起职业礼仪,好像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国人从来“礼多人不怪”。职业礼仪也是早已有之:帝王出行有仪仗,为官的有官仪,为师的有师表,掌柜的有掌柜的行头,跑堂的有跑堂的扮相……可好多年过去了,我们反而淡忘了该有的礼仪。
  在生活中,我们淡忘了早在幼童时就学会的行为规范。那时的我们,“排排坐,吃果果”。可现在呢?公交车来了,我们推开妇孺,强悍无比;相因货在卖了,我们这儿伸长手明抢,那儿加塞暗夺……
  当我们对此已司空见惯、感觉麻木了时,老外可看不下去了。2002年,BBC电视台采访当今英国最杰出的芭蕾舞蹈家克莱儿·罗丝,其中一问是,“哪个国家留给你印象最深?”罗丝小姐回答:“日本和中国。在日本,我演出时观众的表现非常礼貌,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望着我,他们的关注激励我用全身心去表达角色,让我非常感动。在中国北京,当我充满激情地表演《吉赛尔》一段独舞时,前排的观众打开手提电话与别人通话,我的情绪受到了极大影响,我经历了文化冲击……”
  羞愧呀,羞愧难当!我们的举手投足,我们的漫不经心,让我们的文化蒙羞。
  现在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职业礼仪上来,从生活到职业,从社交到职业,礼仪的缺失是一脉相传。
  窗口行业的冷若冰霜,商务交往的失礼失态,单位人际的飞短流长……我们自身的职业形象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混乱。来个自拍就是——不专业、不职业、不敬业。
  不注重职业礼仪,这多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都是靠国家分配工作,给什么工作做什么工作,而且还是个永远摔不烂的铁工作,大家对于工作是被动的接受,至于做什么职位需要什么礼仪,需要树立什么样的职业形象,就无须多费心了。
  但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对个人来说,在求职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从着装、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传递出你是一个专业的职场人的信息,以此尽量给职位提供方一个较为满意的印象。待到跨进门来,以礼仪体现个人职业素养,往往会令事业如鱼得水,升职加薪。这印证了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一个人的求职、就业和职位晋升,15%靠的是专业技能,85%则取决于“软件”技能,也就是人的职业态度和社交技能。对企业来说,雇员是公司形象的代表,实际点说,只有高素质的职员才能签下订单,拿到货源,广交客户,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
  职场“有礼”,人人有责。只有人人讲“礼仪”、人人学“礼仪”、人人自觉实践“礼仪”,才能形成浓郁的文明礼仪氛围,那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文明的。

推荐访问:加分 礼仪 形象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