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理论与拉美工业化


  摘要: 拉美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劳尔·普雷维什于1950年系统提出了内向工业化理论,并将进口替代工业化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使之成为二战后拉美国家工业化的主导模式。本文针对结构主义理论对拉美国家工业化的影响,以及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发展与终结过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拉美结构主义理论拉美工业化进口替代工业化
  
  拉美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中心——外围”关系命题,认为在中心国家的产品对整个经济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对外围国家交换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国际贸易并不是对所有国家都公平、都有利,而只是对“中心”国家有利,对“外围”国家则有损害。普雷维什于1950年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拉丁美洲经济研究(1949年)》等重要文章,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理论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学派。
  
  一、结构主义与拉美工业化
  
  普雷维什认为工业化是外围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他提出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工业化是由依附性经济转向独立的民族经济的关键。他认为“解决发展中国家欠发展难题、通向更高生活水平的惟一道路,就是工业化”;工业化被视为一条“有可能使拉美国家利用技术进步好处的、惟一有效的道路”。为了顺利推进工业化,拉美结构主义学派提出了一整套政策主张。主要有以下几项:[1]
  1.必须把拉美国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所出现的“自发的”工业化上升到“自觉的”工业化的新阶段,即“自觉地”为内向工业化创造条件和制定政策。
  2.根据发展的优先次序有效配置资源。
  3.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
  4.推进地区一体化,以扩大市场。
  5.外部融资与内部储蓄相结合。
  6.进行土地改革,并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
  7.制定发展规划。
  8.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拉美结构主义学派从研究外围与中心之间的著异性出发,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外围国家特点的工业化道路,无疑是在发展理论上的一次创新。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拉美经济不能对价格信号自动作出反应。拉美国家需要由政府来推动工业化,工业的增长将不再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为了实现工业化,外围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应该实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主义政策和进口替代战略,强调国家的作用和国家计划,实行“有计划的工业化”。这就是依附论称之为“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
  
  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综述
  
  1.发展过程
  在经济上结构主义理论主张将“有计划的工业化”即“进口替代工业化”作为主导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整体模式。“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是有其发展过程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拉美国家在原有的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开始了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萧条促使拉美国家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强化了拉美国家追求这一模式的决心。由于二战扩大了世界市场对拉美初级产品的需求,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在四十年代前期,一些主要拉美国家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然而,一方面由于欧洲国家忙于战事而减少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另一方面由于战火影响了洲际运输线,拉美国家难以用充足的硬通货进口工业制成品。在这种情况下,拉美国家发展本国工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更为突出。正如著名美国经济学家R.亚历山大所说:“世界经济形势迫使拉美国家不得不奉行进口替代。”[2]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随着结构主义理论的形成,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成为拉美国家工业化的主导模式。
  
  2.措施与成效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拉美地区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已开始全面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五六十年代,由于进口替代的所谓“容易阶段”进展顺利,因而这一时期被视为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拉美各国普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贯彻这一模式。
  作为工业化道路上“后来者”的拉美国家,在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初期,对本国工业加以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保护本国市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高筑贸易壁垒。就关税壁垒而言,由于它的作用,进口商品提高了价格,市场竞争能力降低,而与进口商品竞争的本国产品遂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拉美国家一直把高关税率作为限制进口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拉美国家越来越倾向于把进口配额作为保护国内市场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等手段,在规定期限内确定某一进口商品得以进入本国市场的最高数量和金额。由于在数量上受到限制,进口商品在进口国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就会被提高。即使其价格未被提高,进口配额也能使本国制造商利用进口商品减少引起的缺口扩大生产,并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进口配额还具有涉及范围广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发挥关税难以发挥的作用。
  拉美国家一方面通过提高关税和设定进口配额来高筑贸易壁垒,以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另一方面则为了加快本国工业的发展而提供各种刺激性优惠。如在配置资源时向制造业倾斜,在所得税和关税等方面提供税收优惠,等等。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毫无疑问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拉美地区的经济和工业产值都保持了较高的年均增长率。1945—1980年,拉美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5.6%,其中巴西和委内瑞拉等6国达6%以上。其中1940—1968年,拉美地区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4.5%。同期,拉美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2.7%,这远高于1925—1945年1%的增长率。[3]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拉美30多个国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18个国家均属中等收入国家,其中阿根廷等6国被列入上中等收入行列,而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则早已被公认为新兴工业化国家。[4]
  
  3.缺陷
  从纵向比较(即与拉美国家自身的过去相比)来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确实使拉美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从横向比较来看,拉美的成就却是有限的。实际上从人均收入等角度来看,拉美国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是许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如:1929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与法国相仿,但今天只有法国的1/5。1950年,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墨西哥、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人均收入大大高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委内瑞拉、乌拉圭和阿根廷甚至高于芬兰、奥地利和意大利,智利和墨西哥超过和接近西班牙。1960年,有些拉美国家甚至超过或接近日本。但是目前主要拉美国家的人均收入不仅大大落后于日本,而且不如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土耳其和许多欧洲国家。[5]拉美国家这种状况的出现,当然不能完全归咎于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端。
  (1)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增长缓慢。这一弊端在进口替代的“容易”阶段结束后尤为显著。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主要拉美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任何增长。这导致了工业制成品价格高昂的不良后果。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之所以难以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受到过度保护。它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陷:第一,保护水平高。第二,保护的持续时间长且涵盖面广,即整个工业部门基本上都能得到长时间的和不同程度的保护。

推荐访问:拉美 工业化 主义理论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