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斯威齐早期帝国主义理论研究


  摘要:保罗·斯威齐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20世纪40-80年代五十余年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史与制度演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其中他在20世纪40年代从封闭环境下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结合世界体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概念,吸收和发展了希法亭、列宁等人的理论特点,整合构建了完整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框架体系,与他60年代更为著名的垄断资本理论相联系,可以称之为早期帝国主义理论,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值得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斯威齐;垄断资本;帝国主义
  一、 前言
  保罗·斯威齐是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之一,对20世纪40年代~20世纪80年代五十余年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史与制度演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他的代表作是与保罗·巴兰在1966年共同出版的《垄断资本》一书,该书是美國垄断资本学派的奠基之作,也是当时美国新左派和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思想来源之一,对于开拓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激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视野起到过重要作用。斯威齐和巴兰凭借这本书所创立的垄断资本理论,其中心论题是研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谓的经济剩余范畴的产生和吸收问题,本质上是两人力图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规律的成果,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以当时的美国为现实案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剖析,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并让斯威齐和巴兰成为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事实上,这项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威齐在1942年出版的专著《资本主义发展论》中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因此与垄断资本理论相对比,笔者称之为斯威齐的早期帝国主义理论,他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了希法亭与列宁关于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的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帝国主义的理论逻辑框架,并在二十余年后发展成为更为成熟的垄断资本理论。
  斯威齐的《资本主义发展论》是北美第一本用英语系统介绍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专著,书中更为人所看重的是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以及价值转形问题等的研究,而关于其早期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在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领域内,国内外学术界更多地将研究重心放在了马克思、希法亭和列宁等人的经典理论上去。因此,本文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斯威齐的早期帝国主义理论思想,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分析他之后的垄断资本理论以及当时整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空白;另一方面对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帝国主义理论研究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也有所帮助,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 斯威齐的早期帝国主义理论主要内容
  斯威齐的《资本主义发展论》一书共包括四篇19章,其中关于他早期帝国主义理论的论述,即是书中的第四篇《帝国主义》,包括第十三至第十九章共7章内容,因此从篇幅上看在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按照笔者所梳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具体来说,斯威齐的早期帝国主义理论就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并且这三方面的分析是层层推进的逻辑体系,具有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际的理论特点。
  1.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斯威齐之前,对帝国主义理论做出最具权威性的研究的人是列宁,他曾说,“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或者说垄断资本的发展,是帝国主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斯威齐的早期帝国主义理论,同样地从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开始,并且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接近问题的核心要素,斯威齐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合理的抽象,假设所研究的对象是单独的封闭环境下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暂且不考虑国家因素。
  斯威齐首先分析了垄断资本是如何发展壮大的,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怎样从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过度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在这里他大量引用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希法亭的《金融资本》的有关内容。具体来说,一方面,不同资本之间的相互竞争本身就会导致资本的扩大化,主要是通过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这两种方式,特别是资本的集中,使得不同资本间的竞争态势逐渐衰弱。另一方面,股份公司这一新的企业制度形式的迅速发展,连同信用制度一起,使得资本集中的速度和强度愈发扩大,各个产业部门的垄断程度不断增加。最后,为了获得垄断市场上的超额利润,不同的股份公司之间就出现了目的在于压制竞争的各种组合形式——比如卡特尔、托拉斯与企业合并等,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需要指出的是,斯威齐赞同希法亭关于银行业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的分析,但对于希法亭所谓的金融资本最终决定和支配着产业资本的论断,斯威齐是明确反对的。他认为这仅是一个过渡阶段,随着垄断程度的扩张,最终金融资本将会回到产业资本的从属地位上去,这也是斯威齐使用“垄断资本”这一名词而非“金融资本”的原因。
  接下来斯威齐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下的重要经济范畴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价格、利润率、消费、投资和阶级结构等。研究结果显示,垄断资本主义分别导致了:垄断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不足趋势的增强;不同产业部门的利润率呈现级差分布,而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则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垄断产业的新增投资受到了阻碍,决定投资的利润率水平也下降了,而新技术的节约劳动倾向则得到了加强;最后是流通体系在社会中的非理性扩张,尤其是销售规模的扩大,结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绝对和相对两方面都大大增加了为资本家提供社会、政治支柱的“新中间阶级”的数量。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我们将在后文看到这一阶级是如何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实际发展过程的。斯威齐由此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解决或者缓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原有矛盾,而是加剧了这一矛盾,甚至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其内部蕴含着危机与萧条的因素。
  2. 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完成对封闭环境下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后,斯威齐放宽原有的抽象假设,开始研究世界体系下的资本主义制度。现实中的世界体系,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国家共同居于其中,并且相互之间有着各种关系的社会体系。不难看出,世界体系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以国家为核心和载体的,因此斯威齐认为,有必要首先将国家范畴纳入到他的理论体系中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国家的经济职能及政策选择等方面。

推荐访问:保罗 帝国主义 理论研究 斯威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