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微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微课”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自身要求,是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挑战的迫切需要,是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发展的新趋势,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理论基础层面、软硬件设备与技术层面、社会心理层面、经济层面、教学环境层面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课;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2-0023-0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总量的增长加速,人类社会进入“BB”(bronto byte,千亿亿亿字节)为单位的数据信息新时代,即大数据时代[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海量的数据资源,给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当前,由于因特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因特网为载体的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提供大量新资源,注入了新“血液”;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课堂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政课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亟需利用新媒体、创设新的教学方法充实思政课堂。如今以在线视频为主的“微课”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时代数字媒体的正能量、深化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微课”的缘起
  与“微课”相关的概念有微型课程(Micro-lesson)和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出现的是微型课程这个概念,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提出。新加坡教育部1998年通过多门课程进行研究试验,其研究结果认为,微型课程乃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ICT) 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时间比较短(30~60分钟),教学组织规模比较小,注重学习情境。而微课程(又称“微课”)的雏形乃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 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2]。McGrew将60秒课程设计成概念引入、解释、结合生活举例三部分,并认为其他领域专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去讲解他们的专业。英国的纳皮尔大学T.P. Kee提出一分钟演讲加以对微课的概念进行补充。Kee认为进行一分钟演讲短小而精练,须充分掌握核心概念,具有良好的逻辑结构和一定数量的举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3]。当前大家所称的“微课”,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实际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他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强调要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4]。对比两个概念发现:微型课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完整的教学活动,而微课则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围绕某一主题或关键概念开展的教学,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方式,更符合一门课程的要素和特征。
  在国内,“微课”研究专家包括胡铁生、李玉平、焦建利、刘名卓、祝智庭、张一春等。胡铁生在2010年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着手“微课”的研究,随后国内也有不少专家开始进行相应的研究。2013年,首届“全国髙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举行,意味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被引入并逐渐运用于各层次、各学科的教学,加速了“微课”在国内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应利用这个契机,加速数据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
  二、“微课”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微课”的概念
  在国内,研究“微课”的专家学者很多,因其研究视角差异,对微课的认识也存在差异。
  1.“学习资源或者学习媒介论”。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胡铁生等专家。此观点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5]。其核心理念强调“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资源或学习媒介,这种资源的核心是微型教学视频。
  2.教学活动论。持此观点的代表有张一春等专家。教育部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对“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其核心理念强调“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3.“课或者课程论”。持此观点的代表有余胜泉、刘名卓、祝智庭等专家。此观点认为“微课”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的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强调“微课”的本质是“课”,它是内容、服务和互动的载体,应该具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包括微型资源、学习活动及其安排、学习效果评价和课程学习认证,同时还有一定的教育服务功能等[7]。
  从以上专家们的观点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对“微课”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微课”经历着“微学习资源或者学习媒介论—微型教学活动—课或者课程论”的变化。笔者认为“微课”首先是课,要从“课”的角度去理解其内涵及精神实质。既然是课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媒介等,其中教学手段—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部分。
  (二)“微課”的基本特征
  1. 时间“微”。对于“微课”在时间上的要求国内外并不统一。美国的McGrew提出60秒课程,华南师范大学推出的6000多个网络视频时长一般在5~10分钟。胡铁生认为“微课”视频时间在5~8分钟左右最合适。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作品基本都在10分钟左右。笔者认为“微课”是课,最重要的是要讲清楚某个知识点或某个主题,因此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宜,既要讲清楚问题,又要避免时间冗长,否则会造成学生视觉和听觉疲劳。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必要性 可行性 课教学 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