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兼职动机与就业意向相关性研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lss/slss201720/slss2017201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lss/slss201720/slss20172015-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lss/slss201720/slss20172015-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lss/slss201720/slss20172015-4-l.jpg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汇大学城四所高校大学生的兼职现状进行了调研,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建立了关于兼职动机和就业意向互动机制的灰色模型,据三类资本存量学生的实证结果显示,就业意向各因子对兼职动机的关联度排列顺序为Ⅱ类>Ⅲ类>Ⅰ类,兼职动机各因子对就业意向的关联度排列顺序为Ⅲ类>Ⅱ类>Ⅰ类。文末从学生、家庭、学校和政府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兼职动机;就业意向;灰色关联度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与2014届的92.1%和2013届的91.4%基本持平。即便如此,社会上就业难的气息仍在弥漫,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仍然稀少,找工作难,找好工作难上加难。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社会,获取一些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据不完全统计,有75%以上的大学生都有过从事兼职的经历,大学生兼职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大学生交际圈的重要途径。兼职是大学生尝试踏入人生历程的一部分,而兼职行为本身的特质与就业选择存在相似性,如何厘清兼职与就业的关系,不仅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汇大学城大学生的兼职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试图发现其中兼职动机与就业意向的联动机制,并提出建议。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关联程度,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试图建立一套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探索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兼职动机和就业意向的互动性,旨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依据。
  二、社会资本存量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随后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和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具体含义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行动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让对资源的控制,其结果就形成了持续在在的社会关系。本科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本科毕生的就业口径就会扩大,就业竞争就会变得激烈,在专业界限模糊的作用下,就业的信息也变得复杂起来,这也即意味着在我国社会的学历层次提高的同时,社会资本运作的空间在扩大,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本科生就业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必然之事。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财富等是影响代际收入传递的因素,父辈对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是最主要的路径。我们将调查对象的父母受教育年限、父母职业、家庭总收入作为被访者的社会资本存量划分依据,父母职业依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理论共分为10类;受教育年限分为1年、6年、9年、12年、16年、19年等6类;将家庭年总收入分为低于3万、3—8万、8—30万、30—100万、100万以上等5类;本文根据一定的划分规则撇除相关信息不全的数据,将受访者的社会资本存量分为三类,其中资本Ⅰ类27位同学,资本Ⅱ79位同学,资本Ⅲ类49位同学。
  三、兼职与就业的现状分析及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南汇大学城地区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上海兴伟学院和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为样本,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8份,有效问卷237份。其中,有过兼职经历的156人,未参加兼职的81人,兼职率66%。在237名有效对象中,男生75人,占31.6%;女生162人,占68.4%。专业覆盖经管类(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文史类(外国语、新闻学)、理工类(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等,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覆盖性。
  本次调查通过课题组自制问卷,采取现场形式进行调查,通过EXCEL和GMl.1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大学生兼职现状与就业意向分析
  1.兼职现状
  (1)兼职动机
  兼职动机指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力或脑力劳动换取报酬的动力。根据问卷,有23.3%的学生兼职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16.9%的学生是为了消遣空余时间,24.5%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经历,还有22.4%的人为了拓展人脉,其中大部分学生有至少两个或三个上述目的。总体来讲,大家的兼职目的相对合理健康。在有过兼职的学生当中,兼职类型有34.39%为家庭教师,16.4%为促销和礼仪,5.7%为电商微商,其余为发传单和家政、餐饮服务。可见多数学生从事的仍然是技术含量低,體力要求高,大多数从事的兼职与本专业无太大关联或有少许关联,相较而言Ⅱ类学生的兼职与专业相关程度最高。
  (2)兼职的收获
  就兼职收入的经济用途,资本Ⅰ类和Ⅱ类多数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而资本Ⅲ类更倾向于解决生活基本需要和储蓄。就参加兼职所获得的能力,有30.5%的人回答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22.3%的人回答提高了责任意识,14.8%的人学习到了图文处理等专业知识,其余则提高了组织协调、灵活处理和承压等能力。在通过兼职获得的就业信息方面,一类普遍关注就业形势,二类对兼职带来的能力要求更为看重,三类则更关心薪资待遇和职场规则。最后在获得能力方面,三类并无明显差别。
  2.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不仅代表了在读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看待世界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这主要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信息量,而社会资本与信息的获取密切相关,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社会网络、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推荐访问:相关性 动机 视角 意向 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