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愚公移山》与中国政治的关系


  摘要:《愚公移山》这幅画是徐悲鸿1940 年所作,1937年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到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实行全面抗战,<愚公移山>就是在这期间创作出来的,他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克服困难,战胜日寇。
  关键词:《愚公移山》中国政治关系
  
   《愚公移山》,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机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这幅作品承载了最多的历史使命感与民族号召力,他希望每个人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困难战胜日寇。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人民群众和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团体,纷纷起来支援第二十九军的抗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市学生联合会等抗日团体和战地的工人、农民群众,积极组织和参加募捐、救护、运输等多种战地服务,全国人民也掀起抗日救亡、支援前线的热潮,给前方将士以巨大鼓舞, 这种形势迫使国民党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日本的态度。7月下旬,日军大批增援部队到达中国,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第二十九军官兵虽英勇作战,但未能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副军长佟麟阁和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战场牺牲。7月28日夜,宋哲元等奉蒋介石命令率部从北平撤退到保定。7月29日,北平失守。7月30日,日军占领天津。8月初,日军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腹地大举进攻。1938年,侵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日伪军不断加强殖民统治和疯狂讨伐,加之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反共政策和抗联内部缺乏坚强领导,部队屡遭挫折,到1940年,各部队活动更加困难,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1939-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愚公移山》就是在这期间创作出来的,<愚公移山>题材取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有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了上天,两座山被神仙搬走了。画家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有与毅力,就空间布局他作了数十幅小稿反复修改,最终以从右至左,从前至后的格局展开画面,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把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成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村,小景置于期间,一挑筐大叔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已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背景青山横卧,高天淡远,翠叶修墓,《愚公移山》是徐悲鸿中国画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表现中国民众的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对激励中国民众的抗战斗志无疑起着重大的影响,在绘画的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用于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叶等植物的表现上, 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 ,透视关系, 解剖比例, 明暗关系 ,在构图 ,人物动态, 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人物造型方面 ,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 ,并直接用全裸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 ,这是徐悲鸿的首创 也是这幅作品另一独特之处 ,可以说, 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 , 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愚公移山构思与中国人民看日的危急时刻, 起稿于同圣雄甘地会见及跋涉喜马拉雅山之间, 完成于圣地尼克坦。美术史学家挖掘出的这些多元而复杂的成因和背景,无不酝酿于画家改革中国美术的初衷,徐悲鸿从不是一位纯粹艺术的画家, 在强调写实主义的努力中,从未放弃古典传统与爱国精神。《愚公移山>的开创性,与其说是一种孜孜以求的水到渠成,不如说是画家的人文关怀落在时代的命运上。 因此 愚公移山从诞生之日起注定成为一代画家将自我生命与民族兴亡的现实相系的楷模。
  

推荐访问:愚公移山 中国 政治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