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环节的探索


  摘要:在全国范围内,对如何进行思政实践教学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本课题试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基础,探讨实践环节如何有效开展,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课程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从思政课中受益。
  关键词:地方文化;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
  在课程建设的实践运作方面,高校思政实践环节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是近年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之一,而将本地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实践环节是一个正在探索的方向。
  一、关于地方文化
  研究文化的学者认为,新时代巨浪滔天,非常快速和彻底,高科技的发达国家带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向转变,带领全世界朝着一致的目标前进,文化领域逐渐呈现一致性,跟不上国家文化潮流脚步的地区,无可避免地被边缘化。西方化是今天大多数国家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于执着于传统价值的国家,这种趋势无疑是文化的灾难,他们采取许多的政策与实际行动来维护文化的根本。多个地区都在极力地维护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者许多知识分子深知这股巨浪的不可违逆,积极因势利导,保存传统文化的根,但改革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使其在国际市场大行其道,使文化跃升为民族经济进步的力量,这就是文化软实力。
  关于南通本地文化,地方政府一直期望深度挖掘江海文化内涵和价值空间,致力打造江海文化特色品牌,试图在思想文化和道德风尚高地建设中力有所作为,为地方区域性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创造经验作出贡献。张謇是体现南通城市精神和江海文化价值的标杆性历史人物,张謇文化一直备受推崇。同时,还有一批具有江海文化特征的传承创新品牌,如文化产业园、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如皋市文化广场、红十四军公园等,这些工作一直由政府在推动,其他机构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发挥自身能动性。但是要进一步加强江海文化的研究,提炼分析其独特的精神基因深度挖掘江海特色文化内涵并赋予新意义,将之转变成南通本地人民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地方高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提到南通本地的江海文化,都会提及全国八小佛山之首 狼山、濠河、张謇故居、近代工业遗址、 沈绣、 蓝印花布等博物院、国内孤本水绘园,千年古刹定慧寺、青墩遗址、天宁寺、文峰塔等等,海安青墩遗址是古代先民参与新石器时代文明历程的见证,南通也是蓝印花布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南通也是全球第三大家纺市场,有“近代第一城”和“长寿之都”的美誉,南通深厚的历史底蕴如碧玉沉沙,不仅外来人不知悉,连南通本地人也未必知悉,这对地方文化是一种轻视和亵渎,而南通本地文化恰恰是南通地方高校思政课程实践环节设计的重要资源。
  二、本地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的内涵丰富,既包括世俗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世俗生活里有饮食文化、服饰饰物、居住及迁移、民情与宗教、女性世界、制度与产业等等,精神生活里有知识与教育、语言与文字、文学、历史与哲学、艺术、科学等,任何一个地方,即便是最贫穷没落的地方,都有这两个部分存在。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实体,它存在于地方,但又独立于地方,任何一个身在其中的学子都受到来自各个地方文化的冲击,比如饮食文化,南方高校内有大量北方饮食,川蜀高校也会准备不辣的食物供学生选择,学生感受饮食文化的差异可能最多来自校园之外。关于服饰文化,除了少数民族服饰,全国各地的服饰穿着差异已经极为不明显,这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尤为明显。至于居住与迁移,也逐渐同化,内蒙古的学生没有住蒙古包,新疆的学生也不是骑马上学,这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有关,游牧民族曾经邻水而居是为了畜牧和自我供给,不停迁移是为了追逐猎物谋生存,但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制度和产业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全国上下一盘棋,差异只在于发达或者落后,抑或是地方特色产业的差异。在性别问题上,女性世界的进步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目共睹,除去少数极为贫困落后的地区,重男轻女或者女童被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的情形已经少见了。差异比较明显的方面在于民情和宗教,落后国家和地区向发達国家和地区靠近是一个社会规律,正如美国化是今日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于执着于维护本地传统文化价值的国家,这种趋势无疑是文化的致命一击,他们采取许多的政策与实际行动来维护本土文化的根本。因此,许多国家的文化已经是一种混合体,是舶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混合体,我国也不例外。从这个规律上看,高校的校园文化其实就是国家文化的一个缩影,既有地方文化的踪影,也有外来文化的渗入。对待这两种文化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一视同仁的,青年大学生对外来文化有更浓厚的兴趣和探究心理,而对于地方传统文化则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一知半解。
  纵观高校课程,主要是对于精神生活的培育,包括知识与教育、语言与文字、文学、历史与哲学、艺术、科学等,当然也有体育、歌唱、绘画等,而这些内容具有普世性,教材是针对全国的,不是针对地方的,因此这些教材灌输的是世界精神生活或者全国大范围内的精神生活,而对地方精神生活提及的很少,这种现象类似“灯下黑”,青年学生对发生在身边很近事物和事件没有看见和察觉,对自己所处的地方文化土壤很陌生,甚至排斥。由于大学的专业设置条目分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大关心社会学的调查对象,而外语系的学生关注文化,但仅限于语言文化,这样一来,能承担起文化传承任务的只有是思政公共课,而不是专业课程。
  三、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外部支持:回归常识
  1.地方政府不能缺席
  文化的养成是一个渐进过程,有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也不能缺少人为干预,文化发展往往受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力量所牵制,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国家至今尚未制定具体的文化政策,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助益并不明显,也无精确的统计数字显示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比例。但也有许多国家一直积极筹划有意义的文化政策,从政府、社会团体以及民间三方面进行,期待提升文化产业的贡献率。当然,每个国家的文化政策差异很大,在我国,民间文化力量的薄弱程度有目共睹,民间文化机构的独立性,私人文化企业和艺术工作的自由与独立是民间文化力量崛起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我国这一块是显著短板,政府对民间文化力量缺乏足够的信任,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没有给予鼓励,如果地方高校不参与到这个系统中来,文化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就成了地方政府单方的独角戏。

推荐访问:社会实践 融入 环节 探索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