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赛女性题材获奖作品研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wah/xwah201608/xwah2016082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wah/xwah201608/xwah2016082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wah/xwah201608/xwah20160821-3-l.jpg
  【摘要】荷赛获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这些作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女性题材的,一类是非女性题材但是拍摄对象都是女性。无论哪种类型,这些作品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值得研究。从个体到社会,从环境到内心,荷赛获奖作品对女性的关注层次是比较完整的。背后的原因与当今世界政治文化环境有关,也与女性群体本身的角色和社会特性有关。
  【关键词】荷赛;女性题材;女权运动;视觉表现
  荷赛(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亦简称“WPP”)在全世界纪实摄影界的影响力无须赘言,它集聚了全世界优秀的摄影师,更集聚了全世界新闻摄影人的目光。这一具有61年历史,至2016年已经举办59届比赛的世界性摄影赛事,以宽广的视野、无畏的精神、震撼力十足的画面,以及对世界满怀深情的态度,反映和记录着人类的历史。从战争到天灾,从大事件到平凡日常,从主流价值观到角落里的人生,荷赛都没有遗忘过。从一定意义上讲,荷赛获奖作品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反映了当下世界关注的焦点或者热点话题,也引领着纪实摄影的风向。
  在众多关注普通人生活的荷赛摄影作品当中,关于女性的题材越来越多,关注的角度和主题也越来越丰富。摄影师的职业敏感性,女性天然的柔弱性,以及环境与社会的变化使得女性的角色不断改变等因素,都是这一题材逐渐凸显的原因。那么,近年来荷赛关注女性的获奖作品有多少,关注的题材包括哪些类型,主题分布如何,体现出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为了一探究竟,笔者截取2012年至2016年共5届荷赛获奖作品为样本,研究荷赛获奖作品中摄影师对女性题材的关注和表现方式。
  一、荷赛女性题材获奖作品数量及主题概览
  通过对近5年荷赛获奖作品的收集与初步统计,笔者发现涉及女性题材的情况如表一所示。
  荷赛的奖项设置一共有10类,每一类又分为单幅和组照两个奖项,每一项设一、二、三等奖。因此,如果细分,可以将荷赛的奖项分为10类、60个获奖名额。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女性题材的获奖摄影作品在荷赛新闻类、日常生活类、肖像类奖项中较为常见。体育类获奖作品中也会出现女性题材,但不是每届都有。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的获奖名单中,当代热点类、日常生活类、肖像类这三个类别的奖项中,女性题材都摘取了6个奖项中的三个,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二、女性题材作品的主题及表现手法分析
  获得荷赛奖的女性题材作品,综合来看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从主题角度看,女性题材获奖作品表现的主题比较丰富,有大有小,但是共同点是具体细致而且深入。第二,主题表现手段上,多数摄影师采用用小人物表现大事件的方式,实现“以小见大”。第三,拍摄技巧方面,近景和特写较多,更注重细节表现。因为主题与表现手法、技巧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笔者需将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论述。
  2012年荷赛肖像类单幅奖的一等奖获奖作品,是一幅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将政治和文化的宏大主题,通过一个人的一件事进行了呈现。这幅作品名字叫《丹麦和伊朗文化》,是关于一位27岁的女演员Mellica Mehraban(见图1)的。她出生在伊朗,但在丹麦长大,并且以女演员的身份在伊朗进行了首场演出。伊朗是一个对女性要求极为严苛的国家,“女性出席任何场合都要戴头巾,不能通过语言或身体接触向男子示爱”。而生长于丹麦的Mellica Mehraban对此是完全陌生的,所以她的演出对于她自身是一种挑战,同时对于伊朗这个国家的女性来说,她的出现与演出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象征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碰撞。所以这幅作品用了黑白摄影的表现形式,女演员棱角分明的面部显得非常冷峻,眼神光的运用与瞬间的捕捉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坚定,面部的两绺头发像是被风吹起,象征着风雨与动荡。这是一种迥然不同的对女演员的表现手法,而这种表现手法正呼应了作品的主题:不是表现女演员的艺术创作,而是表现人物所面临的境况,表现出她个人过人的勇气,以及事件的象征意义。
  同年同奖项获得三等奖的作品,则是通过小人物的境遇反映和记录人类历史。该作品关注的是日本“3·11”海啸事件幸存者的生存状态,但是摄影师同样选择了女性(见图2)。摄影师Denis Rouvre拍摄了一位在海啸中生还的老太太,和其他灾民一样,她失去了一切,在日本仙台地区一个用塑料制品搭建的临时住所里避难。这幅作品的主题非常明确,那就是表现平民百姓所遭受的痛苦与灾难,而这痛苦和灾难与当年所发生的大事件密切相关,是大事件的缩影。该作品采用了肖像摄影的拍摄手法,摄影师毫无例外地将面部作为表现重点,高位侧光的使用也确保了这一重点得以呈现:沟壑纵横的皱纹使得人物表情显示出深深的愁苦,但又无可奈何,似在求助,却又似在发问。从表现形式上看,相较于上文提及的一等奖作品,这幅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显得比较柔和一些,视觉冲击力稍弱,但是却再一次体现了荷赛获奖作品“以小见大”“记录影像历史”的表达方式和理念。
  在荷赛获奖作品中,对女性的关注是非常具体和细致的,同时也是非常全面和深入的。首先,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都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中;其次,作品往往关注女性群体更为内在的部分:生存、尊严、喜怒哀乐、恐惧、无助、勇敢等;再次,镜头关注的不仅涉及个体,同时更关注群体现象背后所呈现出的社会问题。
  三、为什么荷赛如此关注女性?
  (一)社会学原因
  从20世纪下半叶至今,女权主义运动先后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女权主义的含义也从最初启蒙式的追求平等,演变到后来的“激进主义女权主义”,不仅强调平等,还主张反抗“父权制”,追求女性的解放,直至今天更为理性地思考和看待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
  因此,对于女性在社会学中的角色与地位的认知,人类世界一直发生着变化。从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变成的”,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当代女权主义者提出“社会性别(gender)”的概念,人们逐渐意识到,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生理方面,而是跟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性别的不平等是社会性别差异社会化的结果,这种不平等必须被人们发现、承认,并且促使它产生改变。

推荐访问:获奖作品 题材 女性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