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道德教育蕴含的法治精神内涵探析


  摘要:医学生道德教育过程蕴含着深刻的法治精神内涵。对医学生来说,做到仁医济世,需要德术兼备,这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做到诚信友善,需要审慎自律,这有利于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到爱岗敬业,需要无私奉献,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本次研究从这三个方面探究医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蕴含的法治精神内涵,探索医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感和丰富性,以完善医学生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提升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医学生;道德教育;法治精神内涵
  医学生是未来医学领域的践行者,担负着救死扶伤、促进入类健康事业发展的重任,因此,对医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医学生道德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蕴含着法治精神的内涵。医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完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依法治校水平的现实需要。医学院校要将法治精神内涵融入医学生道德教育之中,指导医学生理解、体验法治精神,促使其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德术兼备,仁医济世,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权
  人们对医德的认识,起源于远古时代“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故事所体现出的“克己利他”思想,可视为我国古代医德思想的萌芽。“药王”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提出“精诚合一”的医德观,要求行医之人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要品德高尚。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医道,大矣。是诚神圣之首传,民命之先务矣。”自古至今,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皆为世人所需。仁医济世作为医者道德要求的基础,其包含的对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是中华传统生命道德的核心。《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典籍之祖,强调习医者要德行高尚,“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古今之医者,莫不将医道称之为“仁道”,莫不以医者仁心、救济苍生为医者品性,莫不以青囊遗风、杏林春暖、橘井泉香为医者楷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新时代,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要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人所有政策。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一切权利及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保证,政府和社会要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的健康。
  医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贯穿了大量以“仁”为精神内核的道德教育。教师通常以生动的医德事例,引导医学生要待患者为亲人,视患者的病痛为自身的病疾,让医学生有“仁心”。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目标是人民的健康,高校和教师要帮助医学生树立“医者仁心”“仁心仁术”的信念,要帮助医学生坚定“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让医学生深入感知、理解并践行法治精神中“保障生命健康权”的内涵。
  二、审慎自律.诚信友善,彰显公平正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慎,谨也。”《尔雅》中有“慎,诚也”的说法。《中庸》提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实为态度严谨,内心真诚,以坦荡之胸怀、正直之神气面对人与物。“药王”孙思邈劝诫学医之人,如若想成为济世之医,定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者应求知若渴、上下求索,一知半解必害人害己。清代名医徐大椿在《慎疾刍言》中提出“医药为人命所关,较他事尤宜敬慎”,即医者要认真诊疾,谨慎嚴肃用药,以审慎、严谨的态度救治病患,对患者的健康负责。审慎自律乃古今医者的基本遵循。
  “慎”的要求不仅在于将其内化于心,更在于将其外化于行。对医学生的培养自始至终都要求医学生内外兼修,以“慎”为准。于外,医学生要坦诚相待,待人接物诚意满满,言行举止真诚、坦然;于内,医学生要自律严谨,学会适当约束自己。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石。医学生的诚信尤为重要,医学院校要培养医学生审慎自律的品质,引导医学生深入领会、践行法治精神中“公平正义”的内涵。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和谐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鼓励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敬业与无私奉献,是个入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医家五戒十要》中提到:“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药金毋论轻重有无,当尽力一例施与,自然阴骘日增,无伤分寸。”遍观中医发展历史和感人事迹,医家皆提倡“勤俭”“淡泊”的品质,行“无我”“无私”的大德,不求奢华富贵、锦衣玉食,崇尚简朴自足、自然而然。
  古人认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广雅》中说,“和,谐也”。《老子》中也有“音声相和”的提法。“和”,即共存共荣,但又存在相生相克,是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状态。《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和谐,乃是中医医治所追求的目标,亦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个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人生追求对“业”进行积极投入称之为“敬业”。《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社会的和谐要以人民的安居乐业为保障。人们敬业而后立业,立业而后家和,家和而后社会和谐。立业之根本在于敬业、乐业、勤业,不敬业难以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理念在现代医疗中被广泛应用,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智慧医疗不断丰富了病患的就诊方式和医生的诊治手段,使医患关系步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医患关系模式转型、医患紧张关系扩大化及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多样化的特点。对医学生进行以敬业无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于医学生个人发展而言,有助于其勤奋奉献,淡泊明志,成业立业;于病患顺利就诊而言,有助于其保持康健;于医患关系而言,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和谐。医学院校要引导医学生深入领会、践行法治精神中“社会和谐”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他也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的培养。当前医学生的道德要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规定的内容紧密相联。医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精神教育相互融合,不仅满足了德术兼备、大医精诚等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医者的要求,而且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对新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医学院校和教师应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闫咏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友善观论析[J].未来与发展,2018,(6).
  [2]易琳琳,戈文鲁,毕于建,等.医学生慎独教育研究——基于儒医诚信思想的视角[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3).
  [3]白宗让.儒学“慎独”与“万物一体”之互通[J].江汉学术,2018,(6).
  [4]陈飞.论儒家“慎独”思想的医学伦理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6).
  [5]张翮.论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和谐思想[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
  [6]曹晓颖.对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8,(25).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探析 蕴含 法治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