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状况\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 朝阳市党外人士的实职安排进展较快;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和层次有较大突破;党外干部的结构有较大改善;党外干部在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参与政策及规定的制定和执行中,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朝阳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35—04
  党外干部是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步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上半年,朝阳市社会主义学院组成课题组,对朝阳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状况、存在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对如何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一些改进对策。
  一、朝阳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状况和主要特点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近年来,朝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大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朝阳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基本状况。近年来,中共朝阳市委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2006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党外代表人士、党外干部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情况的调研,掌握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熟悉业务、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名单。同时,注意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等培训基地的作用,举办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业务素质。2006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25期,培训党外代表人士1 000多人。充分利用各级人大、政协换届和人事调整等时机,积极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为他们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在朝阳市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省人大代表7人,约占朝阳市人大代表总数的25%;省政协委员17人,占朝阳市省政协委员总数的80.9%;有市党外人大代表60人,占朝阳市人大代表总数的16.2%;有市党外政协委员232人,占朝阳市政协委员总数的60.3%;有市政协常委60人,占政协常委总数的64.5%;有党外县级人大代表420人,占总数的27.5%;有县级人大常委16人,占常委总数的10.5%;有党外县级政协委员739人,占朝阳市县级政协委员总数的60%;有县级党外政协常委159人,占县级政协常委总数的64.3%。
   在实职安排方面:认真贯彻中发[1989]14号文件和中发[1990]10号文件精神,做好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选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意见》等文件,有计划地推荐安排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党外干部。目前,在市政府35个职能部门中,有12个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干部,占总数的34.2%;担任政府工作部门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12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水利、建设、交通、审计、统计、广电、检察院);担任人民团体领导职务2人(科协、文联);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已经全部按规定配备了党外干部。
  (二)朝阳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1.党外人士的实职安排进展较快。市管党外干部由1998年的89名增加到112名,新增23名。其中县(市)区政府领导职务中的党外干部由1998年的3名增加到现在的8名。2.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和层次有较大突破。正职领导干部有新的突破,2002年3月,配备了非中共人士担任文体局局长,改变了过去党外干部只“姓副”状况。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由科、教、文、卫逐步向经济和综合管理部门拓展。3.党外干部的结构有较大改善。近几年,党外领导干部文化层次逐步提高,平均年龄下降,干部结构有了较大改善。112名党外副科级领导干部中,具有大学学历的84名,平均年龄48.1岁。4.党外干部的作用发挥较好。据了解,担任政府及其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党外领导干部,在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参与政策及规定的制定和执行中较好地发挥了作用。担任人大、政协职务的党外干部和党外人士,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5.注重培训和交流。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出80人作为朝阳市县级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并且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党校培训、干部交流或挂职锻炼。
  二、朝阳市培养、选拔和配备党外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有待于加强。一些党组织和部分领导干部对培养、选拔和配备非中共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不注重留一部分优秀同志在党外工作;部分非中共干部的思想认识也有偏差,有的认为要从政就得入中共;有的认为非中共干部只能当“配角”,当副职是终点没奔头;有的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敢理直气壮的开展工作。
  (二)选配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非中共领导干部在市管干部总数中的比例还较低,目前全市共有科级党外干部112人,占总数的2.26%;人大常委中的比例尚未达到上级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委员27名,其中非中共常委4名,占14.8%,距上级规定的不少于30%还少15.2个百分点;实职安排存在职数比较少、交流不够多等情况。如1998年前任职的89个党外干部中,除已退下来23人,11人调走,其余54人多数在同一岗位未变动。由于非中共干部培养目标上缺乏硬指标、硬任务,给选配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选拔机制不尽完善。一是在党外后备干部的资格准入上,还没有和《公务员法》的规定配套起来。二是在党外后备干部的人选推荐上,还没有完全公开透明,还存在“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致使有一部分党外后备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心思不再放在积极搞好本职工作上,而是花在“密切联系领导”、经营人际关系上。他们苦心结交左右,处处讨好领导,时时关心自己,一心只想着被提拔。三是在党外后备干部的最后确定上,还没有做到真正公平公正。重视和采纳单位班子集体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意见的时候比较多。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使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与领导班子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需求存在一定距离,互补性、合理性不够强。
  (四)培养平台拓展不多。这部分党外后备干部朝气蓬勃,踌躇满志,干劲十足。进入后备干部序列后,他们想大干事业、大显才华,进一步引起领导和组织上的注意与重视。但是除以党校为主的培训方式外,目前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还比较单一。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党外后备干部选派到领导岗位或艰苦环境进行锻炼的工作措施不多,影响了党外后备干部通过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走向成熟的步伐。
  (五)备用结合时有脱节,宏观管理有待加强。一部分党外后备干部由于职数限制、任职条件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一直是备而不用,而当与自己一样条件甚至是不如自己的党内干部被提拔重用时,往往因此而感到提拔无望,对组织表现出不信任。备用脱节的情况极大地打消了党外后备干部的积极性。
  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的宏观管理有重选拔培养、轻管理使用的倾向。没有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干部潜力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党外后备干部名单,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后备干部近期可上岗的少。后备干部队伍中也存在着“备而不用、备用脱节”等现象。非中共干部队伍建设青黄不接,特别在青年干部中较优秀的和杰出的非中共干部十分缺少,加上有的部门对非中共后备干部加入中共控制不严等因素,出现了基层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非中共干部数量少的情况,这给政府部门配备具有一定基层管理经验,同时又比较年轻的非中共干部担任领导职务造成了基础性困难。

推荐访问:朝阳市 对策 党外 干部队伍建设 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