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对现实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根基。毛泽东的民族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今天我们开展民族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30-02
  毛泽东的民族发展理论是指,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共同进步所提出的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生动实践。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核心是“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1],其方针是“团结进步,更加发展”[1]。毛泽东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为少数民族的繁荣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充分调动了少数民族群众和干部在争取本民族和地区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国初期,我国成功地完成了民族成分的认定,实现了民族地区的平稳社会改革,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毛泽东的民族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世界各国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而且也为现阶段我国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一、现阶段我国民族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受历史和自然条件制约,其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和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首先是自然环境恶劣很难改善,在我国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大多十分恶劣,自然灾害易发、频发,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多以第一产业为主,农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这些产业的附加值低,受自然条件制约严重,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民族地区都采取了资源换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不断扩大,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又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难以从恶性循环中找到良性的出路,发展落后的局面难以扭转。
  (二)民族地区科技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整体来看,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孩子上学晚或者不上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而这直接影响了劳动力的素质,民族地区欠发达的教育水平导致人力资源短缺,民族地区的很多青年缺少职业技能,而传统的农牧生产方式逐渐被改变,使他们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亟待提高,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缺乏严重,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缺乏科研的开拓和创新,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牵引力。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教育投资的持续增加以及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少数民族人口中文盲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文盲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较低、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等问题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尤为突出。同时,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国际形势的挑战,文化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二、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对现实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根基。他的民族发展理论对于当今民族工作的开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加快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建国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我国的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2]在新的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改变,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状况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只有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要根据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采取对口支援的形式与民族地区广泛开展科技合作。要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研项目落地等实质性服务工作,积极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寻找突破点。
  (二)要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特别强调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他认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也包括人口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如果共产党不能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那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他特别指示要搞好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强调“中国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3],号召民族地区“努力生产,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制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一整套民族政策,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证。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更多的倾斜,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输入更多的科技和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对民族特需品、民族艺术品进行集中挖掘、采集、整理和展示,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推荐访问:民族 指导意义 现实 理论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