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什么样的低碳城市研究


  【摘 要】本文旨在对2008年以来国内学者发表的低碳城市学术文献进行计量评估,以考察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评估发现,近年来中国低碳城市领域的研究文献多是对策式的、宏观论述的、非实证研究的、非经验主义的,缺乏方法论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文献的规范性程度亟待提升,不同学科间的多元知识视角亟待整合。
  【关键词】低碳城市 研究方法 文献评估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03-02
  一 样本来源及指标设计
  1.文献来源及选取方法
  本文旨在评估2008~2013年内地学者公开发表于国内的期刊(不含港、澳、台),专著、会议论文和硕博士论文不在评估之列。
  本次评估的样本是从“中国知识资源库”(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取,按照篇名带有“低碳城市”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剔除国外学者的文献、研究国外低碳城市的文献,以及非学术类的笔谈、答问、书评、会议论文等,按照文献被引用次数的多少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共获得样本论文311篇。
  2.指标设计
  第一,论文发表年份。
  第二,作者单位与学术地位。作者单位分为6个类别:高等院校、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行政学院)、民间研究机构(学会、协会等)、其他以及无注明;而学术地位划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博士研究生、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未标明和无学术身份等层次。
  第三,研究主题。了解学者们的主要研究方向。
  第四,研究类型。有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究。
  第五,所处研究阶段。通过借鉴公共行政学者帕里、克里默(2005)对研究阶段的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低碳城市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估将研究阶段分为概念界定、问题描述、变量分析三个阶段。
  第六,基本规范。借鉴学者肖唐镖、郑传贵(2005)与何艳玲(2007)等人的分类方式,本次评估将此指标界定为无文献引用无理论对话、有文献引用无理论对话、有理论对话三种情况。
  第七,资料搜集方法。本文将这一指标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或实验法。除了第一种,后面几种皆为经验主义方法。
  第八,统计方法运用。包括无统计运用、统计描述、单变量推论、双变量相关分析、双变量回归分析、多变量分析。
  第九,资金来源。具体包括:国家级社科基金(主要指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市级政府基金、校级基金、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未标明或无资金支持等。
  二 样本分析
  1.总体情况
  第一,论文发表时间。国内关于低碳城市的研究从2008年开始论文数量急剧上升,在2010年论文数量达到114篇,随后几年研究的热情逐渐消退,从2011年的107篇降到2013年的27篇。国内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研究从2008年开始起步,主要是由于2008年1月28日,全球性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概念,对各学科的学者有较强的吸引力。近两年来,由于作为学术概念的介绍已经普及,短期内比较难从新的视角进行创新和突破,因而发表的成果有所减少。
  第二,研究资助。就现有的研究制度性资金支持而言,明确标明获得资金支持的文献有134篇,占总文献的43.1%;有56.9%的论文没有标注基金支持。在明确标明资金支持来源的文献中,国家级的支持与省市级的支持比例相当,在18%左右,其他资助来源依次是校级基金、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分别占3.9%、2.6%、1.0%。
  2.哪些人在做低碳城市研究
  第一,作者单位。从作者单位来看,来自高等院校的研究共有228篇,占总数73.3%,说明高校是低碳城市研究的主要阵地;来自社科院系统的文献占8.0%;来自党校系统(行政学院)的文献占2.3%;来自民间机构(学会、协会等)的文献占4.8%;其他以及无注明的占11.6%。这个数据比较集中,反映出做低碳城市研究的主要是高校学者。
  第二,研究者的学术地位。就研究者的学术地位而言,明确标明研究者学术地位的文献占总数的71.7%,而未标明或无学术身份的文献占28.3%,说明研究者大多数都有学术身份。就标明学术地位的文献而言,博士研究生和教授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17.0%和16.1%。说明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是低碳城市研究的主要贡献群体。
  3.研究主题
  探讨低碳城市建设途径的文献最多,有96篇;其次是低碳城市规划问题、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碳排放的相关研究,分别为31篇、30篇、30篇、23篇。
  此外,其他主题的研究比较少。其中有13篇文章研究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综述文献,12篇文献研究低碳城市的国内外经验文献,从伦理视角研究低碳城市和研究低碳城市的交通体系建设的文献各有10篇。低碳城市的产业结构、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低碳城市的公共治理相关的文献各有8篇。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低碳城市建设的成本收益分析、低碳城市相关的政策法规、低碳城市的绿色建筑建设的文献比较少,分别为5篇和4篇,剩下的文献无法明确归类。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关于低碳城市的研究主题比较集中,大部分文献倾向于探讨如何建立起低碳城市。从其他视角探讨低碳城市的文献比较缺乏。
  4.在做怎样的研究
  第一,研究阶段。当前低碳城市研究的文献绝大多数停留在问题描述阶段,问题描述论文有228篇;变量分析阶段的文献有35篇;而属于概念界定的文章有48篇,占总数的15.4%。在处于“问题描述”阶段的228篇论文中,有些涉及了变量的识别和低碳城市建设的探讨,但其研究呈现出宏观化、模糊化、粗糙化倾向,没有对变量的详细梳理,更没有对变量间关系的严格论证。

推荐访问:城市 研究 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