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微观问题样态与管理回应


  摘 要:对村校微观问题样态的描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通过对一位从教36年村小高级教师的访谈发现:农村教育政策过程存在“微观障碍”;村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受益主体是学校和政府而非家庭;村校留人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而非“经济性”;教师管理存在授权自主和加强干预的选择性困境;村校教师存在“45岁退休”现象;村校教师收入的参照系是同村村民而非城镇教师。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管理上的主动回应:第一,利用重要科研平台为农村教育管理提供专业支持;第二,建立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数据库为农村教育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第三,注重农村教育政策生成的“自下而上”逻辑,建立村校管理信息上报制度;第四,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关键词:农村学校;微观问题;教师管理;农村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6-0072-08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当前中国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定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议题下,自然暗含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两个维度。从近些年的改革发展脉络看,农村教育特别是远离城市、处在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一直是政策焦点和难点。在中国,村校是以农村孩子为主要教育对象,与城市学校具有不同特征、类型和发展水平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就组织生态的视角而言,村校也是由组织内部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所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组织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所组成的外部系统这两大部分所构成。村校组织是农村教育政策功能发挥的底层载体,对农村教育政策功能的发挥以及对农村教育质量的影响具有内在决定性作用。那么,村校在现实运作过程中,组织内部人员的政策态度是怎样的?他们实际是按照怎样的行动逻辑履行政策要求的?村校的优秀教师是通过什么机制留在了农村继续任教?村校教师如何看待“收入”这一对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变量?村校管理者在教师超编的情况下又怎样安排教师资源?对这些村校微观问题样态的探索性描述和分析,必将有助于丰富农村教育决策的底层事实依据,从而有助于农村教育管理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也将有助于农村学校组织自身的管理模式变革。
  一、研究方法与访谈对象概况
  1. 研究方法——半结构访谈
  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对一位在村小从教36年的高级教师进行了专门访谈。访谈之前预设了几个基本维度,包括这位教师个人成长历程、他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绩效工资执行情况、教师培训进修情况、村校教师数量变化和教师们上课情况等方面。在访谈过程中随着相应主题的拓展以及对部分关键问题的连续追问,对有些预先设计的问题做了侧重点和提问方式等方面的调整。2014年元旦节,笔者回家乡看望亲人,期间,在H省B县D乡Q屯,找了一个方便的机会和一位村里的老师约好,到了他的家里,进行了共计70分钟的半结构性访谈。正式录音时间为49分钟,文本化之后的原始材料有9 303个汉字。出于学术伦理的考虑,对文字材料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学校名等信息都进行了匿名化处理,并对部分词句在尽量保持愿意的基础上做了微调。经过处理后的材料共计9 137个汉字(包括对部分方言的注释)。在访谈之前通过对村里两位比较有威望的长者的拜访,从侧面首先了解了一下村里几位老师的概况。长者们给我推荐了这位老师,他们认为这位教师为人比较正直,工作生活中为人诚实,敢于说真话,在村里口碑很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人物和语言特征,访谈中出现的方言、俗语等,在正文中并没有直接转换为普通话所对应的语言含义,而是以文后脚注的形式对方言的意思进行了标注。因为我和访谈对象同为本地人,文后注释的方言意思完全是基于自己平时的社会交往经验,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意思所注释,并没有从语言学的学理上来严格解释该方言、俗语的意思。但就本研究的需要而言,这种解释已经可以满足。
  2. 访谈对象概况——比较优秀的村小教师
  M(代表访谈对象,下同)老师,男,1957年生,最高学历“中师”。1977年开始担任D乡Q屯的农村小学民办教师,1994年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5年转为公办教师,直到2013年底已经在农村小学从教36年。他的求学生涯基本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间跨度相一致。从访谈资料中能够推算出,M老师以民办教师的身份工作了17年,直到1995年转正。那时,中国的民办教师比较多。访谈中他提到:
  M:等我们上学的时候,我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1966年上小学,1974年毕业,念了8年半,那会儿叫高中毕业。文化大革命那阵儿,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嘛。后来让我们多念半年。那会儿都是寒假入学,寒假毕业,这其实都是很重要的信息①。开始没在这个学校,那时候在GF小学。外面参加工作一年多。1977年,回来就在这里了。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这30多年一直在这里干了。
  M:那会儿教师比较上进,民办教师比较多。一个学校有那么十三四名教师,有那么三个四个的公办教师,然后都是民办教师。那阵儿呢,应该说是物美价廉,他比较好用。说用谁就用谁,谁好用就用谁,不听摆楞②,完了就换人。所以那会儿呢,教学质量也挺高。
  M:再有一个特点就是,大批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是从2000年开始。在那以前都是考的,完全通过考试考进来的。我那阵儿考了全乡第一,我是95年考试转正的。我职称进得早,那时候民办教师就有高级了,94年进的小高(小学高级教师),95年就转正了,涨工资一点都没耽误。
  从访谈中能够了解到,有些民办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比较高,因为他们有被淘汰出局的压力。也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注重“达标思维”的教师发展机制,缺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关注 [1 ]。应该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这种“达标思维”的教师发展机制使得一部分民办教师获得了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业绩,尽管现在这种机制已经失去了存在基础。
  M老师还是一位比较注重自身努力、要求上进的教师。而且在没有转为公办教师之前便拿到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994年),也说明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认可。M老师角色多样,担任过低年级任课教师、多年毕业班教师和教导主任。从1977年开始教三年级,直接跟班到六年级,即1979年。之后一直担任六年级班主任直到1988年担任教导主任。期间,有10年的时间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在当时的教育背景下,能够担任六年级班主任的一般都是全校最为优秀的教师,小学升入初中的升学率是衡量当时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也几乎是唯一的指标。从这个信息可以看出,M老师虽然是民办教师的身份,但是教学水平是比较高的。在1995年转正考试中,他能以全乡第一的成绩通过,也证明了M老师是一位比较优秀的民办教师。

推荐访问:微观 回应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