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形势下北京市市属高校人才战略


  摘 要:2004年以来,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北京市面对新形势提出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战略,北京市属高校逐步构建形成以地方政府人才战略为主要驱动力的人才工作体系。文章在经验性地归纳总结新形势下北京市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基础上,尝试以“三圈理论”为分析工具进行浅显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战略所涉及的公共价值、能力条件和对象支持度的分析,考量战略的公益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就此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 市属高校 人才战略“三圈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91-03
  
  人才是强校之本。是高校的第一资源,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人才资源对于高等学枝的重要性早已成为共识性认知。北京市也因之将市属高校人才发展战略作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2004年以来,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党和国家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北京市也应时就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决策。在新形势下,北京市在科学的高等教育理念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驱动为轴0,具有鲜明公共价值并获得广泛支持的市属高校人才发展战略。为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
  
  一、“三圈理论”——一个分析框架
  
  作为公共行政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达奇·莱昂纳德教授对公共行政学的主要贡献提出了“公共领域战略制定”的分析框架,即为了能够实现战略,首先要考虑自身的能力、相关对象的支持和所创造的公共价值这三个影响因子,以及如何把这三点统一协调起来达到目的,三者之间的不同的相互关联度便构成了“三圈理论”的基本范式。(见图1)。随后,马克·摩尔教授在《创造公共价值》一书中详细地讨论了与这一分析框架密切相关的模型。
  
  该理论认为,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首要考虑因素是政策的目标是否具有公共价值,是否以公共利益作为决策的最重要诉求;其次,要考量决策者和组织实施主体是否具备实现目标的能力,以及所需的人、财、物等条件和其他约束条件;第三,审慎分析政策是否得到相关人士的支持,即决策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意见,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是否与政策目标同向。每一个公共决策都会处于由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影响因子构成的圈形之中的某一区域。从而形成了三圈理论的七种主要框架模型。当决策位于某个圆圈而未能与其他两个圆圈相交的部分,或处于某两个圆圈相交却未能与第三个圆圈相交的区域,都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决策支撑和保障而不能真正得以推行,即便组织实施,也会因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任何一项好的公共政策都是价值、能力和支持三方面达成某种结构性平衡的结果:首先,要具有公共价值;其次,需得到政策作用对象的支持;最后,政策的组织实施者要具备相应能力提供管理和服务。只有当一项公共政策处于三个圆圈交集范围内时,才是最有价值的、最可能获得成功的和最应当推行的,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实现既定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尝试用“三圈”理论作为标尺,通过对新形势下北京市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公共价值、组织实施主体的能力条件、受众对象的态度和反应,探析这一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可操作性。
  
  二、“三圈理论”视角下的北京市市属高校人才战略
  
  进入新世纪,中国已步八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性思维的发展战略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知识与科技创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地位凸显。面对新形势,北京市在2004年的教育大会上提出把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作为首都教育战线一项战略任务,为所有在京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坚持人才强教。根据首都地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密集的特点,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教育工作的根本环节,集中力量迅速提高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广泛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京任教。以“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为主要框架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相继被提出和贯彻实施。
  
  (一)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主要内容
  2004年的北京教育大会将“人才强教”确定为新时期首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人才强教行动计划”被列为《首都教育2004-2010年发展纲要》重点内容。为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开创高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2005年6月,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实施意见》(京教人[2005]19号),标志着“人才强教”战略正式启动。在经过第一个为期三年的探索性的建设周期后,为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加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8月,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意见》,在“人才强教计划”的基础上实施了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将“人才强教”战略引向深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国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和全国首个海外人才服务机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搭建起面向全球吸引优秀人才的服务平台,成为北京市海外人才引进的主渠道和首都海外学人服务窗口。2009年5月。北京市不失时机地出台了汇聚海外优秀人才的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依托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实施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简称“海聚工程”),相继出台了“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即《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I程的意见》(京办发(2009)11号)、《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I作暂行办法》以及《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北京地区资源优势,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至此,北京市构建起了以“人才强教”和“海聚工程”为主要框架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双管齐下,相互支撑。在政府层面基本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统领市属高校人才工作的体系,为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行政向度的政策依据和以项目为栽体的财政资源。
  
  (二)浅析市属高校人才战略——以“三圈理论”为分析框架
  作为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北京市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在公共价值取向、组织实施主钵的能力条件以及作用时象的态度三个方面是否在理论上位于或基本位于“三圈理论”中价

推荐访问:刍议 北京市 新形势下 战略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