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后代之谜及南京家世揭秘


  当我经人介绍认识郑勉之先生时,他说自己是郑和的第十九世孙,是“自”字辈,后来参加革命时自己改掉了“自”字辈名字。
  我先是一愣,有点惊讶,随后是迅速的常识反应:郑和,自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奉皇命七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创写了令人心潮澎湃的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壮丽篇章,并且,郑和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航海史上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先驱者,在他之后,才有哥伦布的发现美洲。功勋彪炳千古的郑和,是众所周知的宦官,明成祖时被任命为“内官监太监”,明朝自南京迁都北京之后,他又一度被委以“南京守备太监”的重任。他有子嗣后代,可能吗?
  笔者为此专门踏访过郑勉之,他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前身的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校址在无锡),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新时期以来他一直在江苏省宗教事务管理局工作,后来曾担任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秘书长之职,1999年逝世。他著有有关伊斯兰教文化的论著多部。他与笔者的谈话,是一次历史之河的溯流追源,使笔者寻绎到这并不广为人知的历史踪迹——郑和祖先和后裔的血脉谱系。
  后来,我还见到过郑和的另一位第十九世孙,活跃在各项纪念郑和活动中的郑自海先生。巧合的是,还有一位郑和的第十九世孙郑自虎教授竟是我大学本科同学,在大学时我与他接触并不太多,所以没听他说过家世,他现在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有次同学会遇见他,闲聊才知道,他也是郑和的第十九世孙。他们的叙述印证了郑勉之的全部说法。
  咸阳世家
  据《宋史》、《元史》和当代李士厚先生辑录的《郑和家世资料》记载,郑和的鼻祖就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也就是说,郑和是圣裔。郑和在中国的第一代祖先名叫所非尔,是穆罕默德的第二十六世孙,他是在宋神宗熙宁三年来我国的。当时,所非尔是西域普化力国的国王(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由于受邻国的侵扰,为避免战火在自己国土上燃起,他率亲属、部下5000余人流亡来到宋都汴京,受到宋神宗的优厚礼遇。后来,辽、夏兵乱,他率部参加了宋王朝一系列平定兵乱的战事,战功卓著,深得宋神宗的赏识。以后,尽管自己国内侵扰平息了,大臣来迎他回国,但宋神宗坚留他“驻京保国”,死后被追赠为朝奉王。由此,他的后代在中国世代定居生息,是谓圣裔东传。
  到了元朝,所非尔的后代中出了一个元朝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赛典赤·赡思丁。屈指算来,赛典赤·赡思丁是穆罕默德的第三十一世孙,郑和的六世祖。“赛典赤”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圣裔的贤者”的意思。是时,忽必烈西征,他“率千骑,以文豹、白鹘迎降”,忽必烈对这位圣裔的归附甚为欣悦,先后委任过他中央和地方十八个显要官职,他死后被追赠为“咸阳王”,所以,后代也就被称为“咸阳世家”。
  赛典赤·赡思丁生命的最后六年是在云南度过的,他的后代也留在了云南。他的第十八个官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他在任虽短,政绩斐然:他在今天的昆明修建了第一座孔庙,并从四川、陕西等地聘来儒学教授,使蛮荒之民风渐开。当时,滇池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甚苦,他带领全省人民增凿宣泄口,建造截留分洪的松华坝水闸,又在下流开出6条人工河,设闸分水,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利系统。这在那个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不但造福人民于当时,而且数百年来使滇池环湖区成为“四围香稻,万顷晴沙”的鱼米之乡。
  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一些土司叛服无常,中央政令的贯彻受到阻挠,特别是红河地带的一个大土司自恃兵强,公然武装叛乱,赛典赤亲率大军逼其寨城,围而不去,还以威慑,终于以诚挚的团结愿望促其醒悟。赛典赤赢得了人心,一年内就有“八十余州,籍四十万户”前来归顺。云南出现了在统一政令下的各民族平等相处的团结局面。作为穆斯林,他在云南兴建过12座清真寺,至今昆明尚存南城寺和永宁寺。
  封官赐郑姓
  回族人在与中华诸民族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和睦相处,共创文明,他们也接受了汉化,开始取与汉族相似的姓名。“穆罕默德”在过去常被音译为“马哈麻”,因此,回族人基本上是以“马、哈、麻”这三个字中的一个为姓,尤以“马”为最,形成了十个回族人中有九个姓“马”的特色。到郑和的祖父和父亲辈上,都不再用阿拉伯的姓名了,都姓了“马”,郑和其实叫马和。按照伊斯兰教的文化习俗,凡是去麦加朝觐过的人,就不再称名,而是尊称为“哈只”,原意为“巡礼人”。郑和的祖父、父亲都跋山涉水去麦加朝觐过,所以,他俩都叫“马哈只”。郑和的父亲生有二子,郑和排行第二,郑和有一兄马文铭。
  郑和由原来的马和改姓为郑和,是有一段故事的。郑和的童年,正是元灭明起的新旧交替的战火动乱时期,这也直接决定了他的人生命运。明军在灭元的战争中,经常虏掠儿童阉割为内监,郑和正是这许多儿童中的一个。12岁时,郑和进入朱元璋的四子、当时的燕王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府中。眉目清秀、聪明伶俐的郑和,深得朱棣的喜欢,尤其是郑和的好学不倦。郑和经常在侍候完燕王之后,青灯黄卷伴深夜,广读兵书文史,特别是两域航海史记,使他心情激荡,如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汪大渊的《岛夷志略》。郑和学而不厌,锲石成金,在宫内被誉为“才负经纬,文通孔孟”。
  朱元璋去世后,因皇太子已死,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即建文帝。朱棣等皇子哪能心平气服,俯首称臣?于是,展开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豆萁相煎的皇位争夺战,历时三年,史称“靖难之役”。最后,朱棣攻陷了京城南京,登上皇位。
  朱棣即位第二年,论功行赏,封马和为“内官监太监”,主持宫室陵寝的建造以及宫廷用品的铸造和购买,并赐姓“郑”,原来的马和就成了郑和。马和改郑和,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按照当时朝廷忌讳,马不能登殿;二是当初在北京郊区郑村坝一役中郑和足智多谋、英勇作战,对朱棣剪灭诸雄取得最后胜利至关重要,故皇上赐以“郑”姓为纪念。
  南京马府郑家
  朱棣在赐郑和姓的第二年,就委任郑和为下西洋“正使”,郑和开始了他气势恢宏的航海生涯。此时,郑和的官邸就在现在的南京马府街,现在的郑和公园就是当时郑和官邸的后花园。
  郑和虽然被赐了姓,并且成了朝廷心腹,但他的家族感情没有淡漠,身为宦官,人性依然丰富,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的官邸不是称为“郑府”,而依然是“马府”,尽管“马府”已被后来的战火焚毁,但有了条相沿至今的“马府街”,今天的马府新村小区中,有区政府竖立的郑和故里碑;二是郑和对祖先故乡之情从未因公事繁忙而疏于表达,在第一次下西洋时,他就将父亲的墓志铭托人带回家乡云南,让兄马文铭经办刻石立碑事宜,在第四次下西洋的前夕,他又专程回云南祭扫祖坟;三是为了有亲人相伴,他将兄马文铭的儿子过继给他为子,取名郑赐,字恩来,以表达对皇上封官赐姓的感激。郑赐后来回云南老家生活,但在南京给郑和留下一孙,于是,郑和的后裔就分别在云南和南京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在南京的后裔,一直居住在马府街,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搬出了马府街。
  郑和对祖先的文化习俗,虔诚尊重,在六下西洋之前,他专门上奏皇帝,得到御准,重修了今天升州路上的“净觉寺”。现在去“净觉寺”,可以看到进门处立有砖刻牌坊一座,上有蟠龙玉石一方,中书“敕赐”二字,是专为谢皇恩的。
  郑和在南京的后裔家谱,一直修到上世纪20年代。郑和后裔世代相袭着“会茶修谱”的习俗,每年正月里,家族聚拢会茶一次,各门将上年出生的婴儿名字、辈分报出,一一记录在册。
  郑勉之祖辈是清贫的阿訇,他的父亲幼年曾随族中长辈参加过“会茶修谱”。郑勉之的父亲直至九十余岁犹对当年之事记忆犹新。1983年,李士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发现了《南京郑和家谱首序》。
  郑和的墓在南京牛首山,坐东朝西。1985年,南京市政府出资重修过。每年的开斋节,郑和后裔们和许多回族朋友都要去祭扫。
  (责任编辑:武学沪)

推荐访问:家世 南京 之谜 后代 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