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比较分析中外政党制度


  摘要:中外政党制度同属于政党制度的不同类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制度等角度对中外政党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西方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所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决定了该国独特的政党制度。中国实行的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的政党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多采用两党制或多党制。
  一、历史背景
  政党制度与政党和政党政治紧密相关,是随着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的。政党政治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它首先出现在英国。早在17世纪末,英国议会中就形成了托利党和辉格党两个主要的政治派别,在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在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的背景下,托利党逐渐演变为保守党,辉格党则逐渐演变为自由党,至此,政党政治在英国议会制度中正式形成。之后,政党政治相继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并相应地建立了政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各界爱国人士展开合作,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争取民主和平。在1993年3月,宪法修正案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第一次被写进了宪法的序言。至此,中国的政党制度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二、政治文化传统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所谓政治文化,是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主观意识范畴,包括人们对有关政治方面的信仰、理论、感情、情绪、评价和态度的历史和现实的总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中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根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它的灵魂是法治。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从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到三权分立思想,都体现了西方特有的政治文化传统,并且构成了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首先,重视民本思想。“君舟民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次,强调掌权者的品格和能力的重要性,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主强调施行仁政。孟子认为,仁政是治国之本,能否施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得失的关键。这些政治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
  三、经济基础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西方的政党制度,体现了资本主义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矛盾和冲突,形成于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长期斗争,其根本目标是各党派通过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的竞争和制约的途径调节资产阶级的内部关系,从而进行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它在整体上不体现,也不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相对应的,中国的多党合作制,是建立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体现了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各阶层劳动者根本利益的整体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各个层次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以及爱国者的合法利益和要求,都可以通过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得到有效的反映。
  四、制度构建
  政党制度的制度构建是政党活动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制度构建包括内外两部分。政党制度的内部构建是政党之间的关系,外部构建是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
  (一)政党之间的关系
  在西方的政党制度中,不同政党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首先表现在选举上。选举成功的政党执政,失败的则沦为在野党。在野党时刻监督执政党的一举一动,为上台执政寻求机会。这同时也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监督形式。另一方面,执政党与在野党仍会在议案、内阁人选或重大决策等方面长期明争暗斗。在多党制国家,在大选期间,政党之间也可能会基于共同的利益要求而结成政党联盟,促进本党大选的成功。但这种合作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一旦政党之间在利益上出现分歧,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新型的团结合作的关系,这与西方国家中以互相竞争为主要特征的政党制度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中国共产党友好合作、一起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秉持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二)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因为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政党往往不直接参与国家的行政事务,政党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竞选和影响立法。反对党或者在野党都不掌握行政权,如果政党不在议会席位中占多数,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没有立法权。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们有掣肘和密切监督执政党活动的政治权力。实际上,它们主要通过议会和新闻媒介等途径对执政党进行制约、监督,另外,它们还用各种方式影响选民,争取选民的支持,最终获得政权。我国国体决定了政党与政权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中国的国家政权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党组织领导国家政权,承担着监督保证国家政权机构的作用。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领导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中国共产党是核心的领导力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机制的主体。
  总之,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政党制度都是政党制度的重要形式,只是因形成于不同的环境和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各自的特点,因而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正确认识中外政党制度的区别的有益之处在于借鉴西方政党制度的优势,特别是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方面,弥补自身的不足。中国多党合作制是政党制度的创新,它可以避免政党之间的激烈竞争,代之以合作协商,从而节约政治运行成本,提高效率。实际上,多党合作制作为“合作型”的政党制度,确实会有因竞争性因素不足所造成的难以对执政党形成有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局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参政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只有形成参政党对执政党进行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激活多党合作的民主能量和民主价值。(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3.
  [2]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6,190.
  [3] 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0-177.
  [4] 齐春雷.试析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之区别[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28.
  [5] 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5.
  [6] 陈岩,姜键.浅谈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J].吉林政报,2008专刊,135-136.
  [7] 吴晓红.从中外政党制度的比较中看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J].前沿,2008(4):63-64.
  [8] 李景治.正确认识中国的政党制度[J].党建,2011(4).
  [9] 齐春雷.权力监督向度下的中西政党制度比较分析[J].攀登(双月刊),2009(1):50-51

推荐访问:历史唯物主义 政党 中外 制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