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票的成本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知道,超市卖的农产品都是预先分拣洗净的,因而卖相也比较好看。不知是日本人生活节俭还是胃口小的缘故,蔬菜瓜果也不论斤卖,而是论个卖或者论把卖,还有的装进塑料小包装出售,大根白萝卜一个198日元,西红柿一袋(4个)398日元,洋葱一袋(4个)198日元,卷心菜半棵79日元,苹果一个128日元,特小凤西瓜一个680日元。即便是猪肉,也不像中国的摊位那样搁上整块的大肉,根据顾客的需求大刀阔斧地现场抡砍,日本的超市里面见不到小刀手,猪肉都预先切割成只有草莓个头大小的肉块,或是只有橙子皮那样厚手掌那么大的肉片,装在塑料小盒子里面,重量基本分为100克和200克的两种,没有更大的包装了,足见金贵程度。中国人对猪肉的部位划分得很仔细,连排骨都要分成大排、草排、肋排和龟排,不同部位的肉卖价也不尽相同。尽管日本的猪肉分得没有我们这么细,但日本人比较讲究猪的品质和产地,就拿100克包装的鲜肉来说吧,普通猪肉倘若是加拿大产的只能卖99日元,日本岐阜县产的卖188日元,而鹿儿岛产黑豚(黑皮猪)肉就要卖上273日元。
  多逛几回日本的超市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种农产品,放在不同货架上的价格就不同,而且差价蛮大的。起初,我还以为是新鲜程度不同造成的,可通过几次观察,觉得也不是完全如此。后来,有位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价钱贵的是日本产品,而便宜的则是进口产品。比如说,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头10头一袋,只卖150日元,而日本茨城县出产的就贵多了,仅一头就要卖300日元;从中国和韩国进口的鳗鱼,一条只要1000日元,如果是换成日本养殖的,价钱就要翻倍了。这是因为日本人非常迷信本国农产品的品质,什么都是本国的好,最好的东西要留在本国消费,尽管进口农产品都是出产国拿出的最好东西,但是排外的日本人还是有点瞧不上眼,结果就出现了这种内贵外贱的现象。
  当然,大多数日本人只是工薪阶层,经济不是很宽裕,居家过日子也得精打细算,总是购买本国产农产品也会吃不消的,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但老百姓想要节省副食品支出,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原因在于政府设置了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廉价货源减少。日本人抱怨买不到便宜东西,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本是件好事,为什么政府偏偏不干,反而要千方百计排挤价廉物美的进口农产品呢?追根溯源,这与日本的政党选举脱不了干系。
  日本的主要政党有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自由党、共产党、社民党和保守党,其中自民党是当仁不让的最大政党。尽管自民党长期执政,但是其他政党并不愿意俯首称臣,不仅经常在国会议政时向自民党发难,而且还在部分县市的地方选举中屡有斩获。然而,日本的政治同时也是利益集团政治,特别是在城市里,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工会甚至校友会往往就是利益集团,不仅为相关政党提供大量的政治资金,还控制着旗下为数众多的选民资源,对政党产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会铆足劲地迎合利益集团的喜好。每个政党也都支持自己的固定利益集团。选举前夕,利益集团的领导层通过身边的幕僚,自上往下向员工或会员“泄露”自己对某个政党的支持。员工或会员在这种暗示下,就会投这个政党候选人的票。问题是,上司力挺的政党,不一定就合下属的政治口味,但是下属又不敢公开支持自己喜欢的政党,于是索性放弃投票。近十多年来,日本的大选投票率一直不足30%,即便是在2001年至2006年人气极高的小泉纯一郎当政期间,选民投票率也就在40%左右。
  各个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政党代理人,这种政治力量布局不是其他政党轻易能够改变的,要想击败政治对手赢得选举,摇摆不定的自由选民——农民的选票就成了最关键的砝码。
  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全国1?郾27亿人口中,农业人口比例不足5%,但由于城市选民投票热情不高,日本农民实际控制着全国25%的有效选票。同时,由于日本耕地面积比较少,人均耕地只有0?郾5亩,加之劳动力成本比较高,最低工资要1000日元/小时,造成国产农产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与进口农产品相比缺乏价格竞争优势。一方面,日本各家政党对农民手中的选票都有所忌惮,另一方面,日本农民要求获得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一样的收入,因此,财政补贴、高额关税和贸易保护成了所有政党竞选纲领的老生常谈,以至于会出现谁对进口农产品态度强硬,农民就会投票给谁的现象。当年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大米出口国要求日本进口一定数量大米,并且为了避免日本向其他国家转嫁压力,还规定进口大米不得二次出口。在美国重压下,日本从1995年开始每年从国外进口70万至80万吨大米,其中半数来自美国,其余主要来自中国、泰国和越南。导致国内市场上,日本产大米一公斤卖200多日元,而进口大米即便征收了490%的进口关税,一公斤的售价甚至不到10日元。自民党为了争取稻农选票,许诺稳定市场秩序,不让进口大米进入粮店。得到稻农支持的自民党如愿当选后,内阁下令将进口大米存放不用,等到质量恶化后才被出售用于生产动物饲料、工业酒精和黏合剂。
  时至今日,日本政界愈发走火入魔,甚至发展到了不惜与出口国打贸易战,也要维持和加强对农业过度保护的地步。2006年5月29日,日本对所有进口农产品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全面提高了输日农产品技术门槛,对农产品的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此后几年中,各国输日农产品成本飙升,数量骤减,部分农产品甚至黯然退出了日本市场。结果是,占人口总数的5%的农民利益满足了,政客也如愿以偿当选了,可是坑苦了余下的95%的日本老百姓,据说,日本老百姓每年不得不为此多付23000亿日元开支,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福利浪费。不过,日本的政客是不屑于计较收买选票的成本的,毕竟,这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夺取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来得重要。

推荐访问:选票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