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评发展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书写了这个时代最为激动人心的中国故事。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复杂纠葛,比如片面追求效率导致的严重社会不公,收入差距拉大,如此等等。对问题和矛盾的解释,人们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描述方式,媒体也会有着不同的评论和评价。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完成了第一次转型,而当下中国正处在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制度建设”的第二次转型时期。这个时代大背景决定了我国新时评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一、新时评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利益分化趋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从现实来看,中国社会分化已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业已形成。根据中国社科院陆学艺等人的研究,中国社会构成已经演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具体为:一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二是经理人员阶层;三是私营企业主阶层;四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五是办事人员阶层;六是个体工商户阶层;七是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八是产业工人阶层;九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十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①
  社会阶层的分化,十大阶层的形成,“意味着人们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不再具有同质性、平等性,意味着人们思想观念会呈现多样性、独立性、易变性、差异性等特征。”②这些特性将导致利益诉求的高度差异性与多元化。
  在变革时代中,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梳理与解析相关信息;迫切希望媒体提供一个民众和专家参与并发言的阵地;迫切渴望拥有话语的平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为此,媒体越来越关注政治、经济、民生,并强化时评的力量。社论、来论、个论等栏目和版面容纳了专家、学者乃至草根阶层的不同观点和声音。民众借此可以更好地认识、理解我们的时代和社会。一些不认同政治、经济与文化精英结盟而垄断社会资源与话语权的时评作者,为了维护社会生态和媒体话语的平衡,就必然会选择自己的立场,自觉以平民的视角看问题,为弱势群体公开辩论、坦白博弈、主持公道。
  综观新时评的发展脉络与轨迹,不难发现,新时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思维取向;(2)民意广场;(3)利益诉求;(4)舆论监督;(5)公共领域建构,这些功能的发挥,与新时评发展的现实环境密不可分。
  
  二、新时评的发展趋势
  
  如今,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剖析现实的时评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着力点之一。预测新时评的发展趋势,正确把握新时评的运作规律,对于当下传媒而言,十分重要。当前,新时评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公民表达平台越来越宽广。人,从来就只有一种表达,那就是公民表达。近几年来,新时评的规模逐步扩大,从专栏到版面,再到板块,媒体亦从经营文章转变为经营版面、经营板块,这种制度化运作给时评提供了量上的保证。此外,政治体制改革、军事、国际等领域的时评正在逐步放开。继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表达权”的概念后,十七大报告再度把“表达权”列为公民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这些也为公民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公民写作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时评推动社会进步的众多事实已经并正在证明,公民写作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之间形成了高度的合拍性。公民写作的最大好处是打破了过去由少数评论员垄断言论写作的偏狭局面,代之以公众广泛参与、争相发言的场面。正是这种“大嘴小嘴都说话”的良好舆论氛围,给人们指明了一条通向正确认识的途径:在还没有取得广泛共识之前,充分听取不同意见,无疑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断。新时评运作实践显示,专业写作走向群众写作,精英写作走向公民写作,是时评发展的必然。与此同时,“理性、建设性”的价值理念逐步深入,题材、作者、手段等正伴随理念变化而不断变化。
  第三,时评作者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新时评发展至今,当初期的新鲜感与兴奋感过去之后,两个核心问题凸显出来:一是思想性,二是知识结构。以评价“是好还是坏”为主导的价值判断时代已经远去,以解析“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为主导的事实判断时代已经来临。这必然要求时评作者对事件本身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观点之外,还应该置身于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思考问题的动因与本质。为此,在2004年初的改版讨论与酝酿过程中,《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确定了新的时评运作理念,并提出“南都时评”需要这样的文章:“一,是紧跟新闻的评论,尤其是能够折射出社会转型变动脉络与得失的时事时局评论;二,是能够表达独特认知价值的新闻评论,因此我们在取舍间要淘汰的,是那种就时事由头讲众人皆知的逻辑与观点的文章,这些文章,在我们评论部中被形容为“正确的废话”,不能挤占非常宝贵的评论空间;三是在特别强调独特认知价值的同时,我们还期待文本价值,也就是那些精心布局、费心行文的漂亮文章。” ③以上三点,后来被设置为“南都时评”征稿信箱的自动回复,以此同作者沟通和共勉。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等中央、地方主流媒体纷纷在时评征稿中对时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京报》《嘉兴日报》等媒体设置评论记者岗位的尝试表明,时评作者和运作者的分工将更加细化。
  第四,时评写作的伦理与责任考量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现实来看,中国社会分化已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业已形成,他们需要自己的代言人。当时评写作与利益、立场相交融时,伦理与责任的考量就显得十分必要。有论者认为,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首先是传播参与者的责任问题,本质上是传播者与接受者这两个主体的关系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媒体的评论制度、写作者的个人行为和具体评论作品三个方面。④其实,容易导致时评写作伦理与责任问题产生的要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评论失实,二是盲目批评,三是“文钱交易”。2003年9月13日,《武汉晨报》针对《朱自清〈背影〉落选新教材》报道严重失实一事刊登了致歉启事。也就是说,这个致歉启事给前几天被各地传媒炒得炽热的“《背影》落选事件”画上了一个句号。其实,媒体发生的失实报道事件不少,让人遗憾的是,很多建立在失实报道上的评论,并没有对其内容提出任何质疑。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生命。对于评说新闻的时评人而言,是不是也应该对新闻的真实性做出一些科学、理性的判断呢?“如果时评人所评说的事实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那么这种基于事件新闻的评说也将随之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判断。无论何时何事,时评人都应像媒体及媒体从业人员一样,不要忘了自己肩负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和道德责任。” ⑤
  第五,跨媒体间的时评互动与整合传播越来越频繁。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都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报刊的易存性、广播电视的丰富性、网络的海量存储等特性,都为时评传播提供了各自的空间。实现跨媒体间的时评整合与互动,不仅可以节约内容制作成本,还可以扩大影响力,丰富传播内涵,最终实现共赢。比如,报刊时评和网络时评各有长短,如何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才是明智的选择。翻开各报的时评版,“网上来鸿”、“有网天天上”、“热点调查”、“博客”等栏目名称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不少媒体时评版与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联合主办“热点调查”等栏目,对一个阶段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舆论调查和民意搜集。对此,有论者认为,报网评论合作的作用十分明显:“互相转载、扩大影响;互动传播、有效调控;栏目多样、版面展现;版网平台、品牌影响。” ⑥网络媒体在大量转载报刊时评的同时,还可以把广播电视节目的相关视频、音频融入其中,这些不仅丰富了信息内容,更是提升了思想含量。随着时评的不断发展和传播科技的不断进步,不同形态媒体之间的互补性一定会大大加强,跨媒体间的时评整合与互动之路也必然会越走越宽。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时评 我国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