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分兵


  中日战争进入第2个年头,随着华北、华东大地的相继陷落,武汉就像个秋后熟透了的果子,孤零零地悬挂着,随时都可能落向地面。贪婪的日本人垂涎它。是想把这颗肥大的硕果揣入腰间,再给中国一次重击;中国人关注它,是想抵住外来强盗的暴虐,保护已经越来越少的果实。
  
  觊觎武汉,日军制定战略方针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侵占南京后,即开始研究进攻武汉。徐州会战结束,日本认为进攻武汉的条件已经成熟。1938年6月15日,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决心集中大军进行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进攻,以攻占蒋介石在中原的大本营武汉。
  武汉,当年人们更多地称它为汉口。其实,它是由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镇隔江鼎立而成。长江无所顾忌地从城中穿流而过,把武昌孤零零地划在了江南岸。这里,机关楼堂、要员豪宅云集,名胜古迹遍地,在青翠的珞珈山、碧绿的东湖水和一片片优雅宜人的景区映衬下,透着一个政治枢纽不同凡响的气度。江北汉口,则以其繁华、喧闹而名噪天下。作为旧中国的大商埠,其名气仅在上海之下,因而紧紧地吸引着南来北往过客的目光。龟山脚下的汉阳,同样不同凡响。这里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军火城,云集了旧中国军火工业的精华。“汉阳造”就是今天提起来,人们也不陌生。事实上,当时国民党军手中的枪炮弹药,除了进口的,其余大部分都是从这里运往前线的。
  日军大本营的战略方针是:华北、华东日军在追击从徐州突围的中国军队主力时,在行进中转进并展开为武汉会战。即华中派遣军以1个军的兵力沿长江由东向西仰攻武汉,华中派遣军主力沿淮河由东向西推进;华北方面军在攻占郑州之后转锋南下,与华中派遣军主力合攻武汉。其总的战略意图是“以两军主力由北方席卷汉口”。
  华中派遣军总司令根据大本营的战略意图,以一部兵力配合海军舰队,从长江水路进攻,另一部兵力(参加徐州会战的日军南路兵团)尾随从徐州突围的中国军队,向淮河流域的蚌埠地区追击(集结)。华北方面军主力第2军,则从徐州附近掉头,沿陇海铁路南侧向郑州方向扑来。
  举世瞩目的中日武汉会战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部署会战,蒋介石南北战场调兵遣将
  
  6月中旬,蒋介石在汉口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武汉会战的战略方针。
  军委会会议室里,蒋介石端坐在宽大的地图前独自出神。两个月前,还是在这里,他曾组织了武汉会战军事准备会。过去的几次大战,他都失败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战场上发现,委员长的胃口倒是不小,可就是战前制定的计划和方案在战场上根本行不通。仗一打响,不是主要方向被日军突破,就是友邻先自溃败,反击、合围到头来都是一场虚梦。手下几十万精兵的牺牲使蒋介石意识到,他的人海战术需要空间,需要巨大的周旋空间。蒋介石盯着地图上的武汉,发现这是块被湖沼江河紧紧拥抱的死地,可再往别处看,他的心胸不禁豁然开朗起来。
  苦思数日,四下征询,蒋委员长终于在军委会上得意地抛出了自己的想法,“武汉三镇必须守卫,惟守卫的不易。武汉近郊,尤其城北根本无险可守。而城区又被长江隔断,城外遍布湖沼,绝非久战之地。那么,武汉如何守卫呢?我想请诸位把眼光放远些。东北遥望潜山、太湖,北面不要错过双门关、武胜关诸险。事实上,武汉外围之幕阜山、大别山和长江,乃我最佳之天然屏障。”
  蒋介石停下来,喝了口水,看了看众人的反应。远道而来的李宗仁、薛岳和张发奎等将,闻言长吁一口气,绷紧的脸上终于现出一丝笑容。这笑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笑。到会的大部分将领都在上海吃过地域狭窄、优势兵力变密集轰击目标的苦头。会前,人人都怕“高明”而固执的委员长再来个死守武汉城的计划。
  会场一下轻松了许多,有人窃窃私语。蒋介石像是受到了鼓舞,更加神采飞扬。接着,他又滔滔不绝地说:“诸位可以设想,如果我军据三镇而战,则战火势必殃及城区,武汉之政治、经济重地必失。被围城中,我军犹如瓮中之鳖。南京教训前尤未远,切不可忘记!所以武汉要战。就必须战于远方。概括之,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乃上策。”
  此次军事会议,经过认真回顾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日两军交战的各次大的战役,分析了敌我兵力和作战方针,从而确定了中国军队进行武汉会战的作战指导方针:
  “守备华南海岸及华东、华北现阵地,并积极发展游击战争,妨碍长江下游的航运,牵制和消耗敌人;另外。支援马当要塞,在鄱阳湖以东迎战敌人,阻止他们溯攻九江;在武汉外围布置主力军,利用鄱阳湖及大别山的地障与长江两岸的丘陵湖沼作持久战,特别把重点放在外翼,争取行动上的自由。预期可与日军的主力作战4~6个月,消耗敌人,粉碎他们的继续攻势。”
  总的作战指导方针确定之后,蒋介石立即调兵遣将,部署会战。由于日军主力从长江东面而来,蒋介石则以长江为界,将中国军队划分为南北两个大战场。
  江南战场,以27军为主力,由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兼新成立的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主力配置于武汉以西的长江南岸防线。南岸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因此是武汉会战的主战场。
  江北战场,以23军为主力,由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主力配置于大别山西北面的信阳、商城地区;另将一部兵力配置在大别山以西的长江北岸一线。
  保卫武汉的具体军事部署是:
  第一部分是守黄河的,第1战区用一部兵力防守黄河及在豫东、鲁西和豫北游击,把主力用在确山、汜水之线,置重点于禹县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用一部分兵力在前方诸要点迟滞敌人;但需另有一部分兵力集结在泌阳附近,作为战区预备队。
  第二部分是阻敌西进的,第5战区在逐次抵抗后,淮北兵团集结在商城附近,准备侧击向西南突进的敌人;淮南兵团派一部分兵力集结在舒城、桐城、霍山和六安等地,阻止向西进攻的敌人;另派一部分兵力固守安庆、无为和庐江等地,准备侧击沿长江西进的敌人。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均须确保大别山根据,地的苏北,并向津浦路南段游击。
  第三部分是江防的,第3战区应速整备江防。尤其在东流和马当间备战,阻止敌人登陆,或援助安庆方面的战事。派地方兵团及民工在杭甬与浙赣两铁路、杭徽及京赣各公路附近构筑工事,同时在上述各交通线上集结适当兵力,随时攻击敌人。
  第四部分是城防的,武汉卫戍区司令把主力放在广济、平靖关之线的主阵地上,置重点于武胜关、麻城和广济各公路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派一部分兵力在信阳、罗山和宿松各要点与第5战区协力消耗敌人。第1兵团总司令部薛岳的6个师担任江防,置重兵于马当,逼近敌人的主力在鄱阳湖以东作战。武汉

推荐访问: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