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节镇体制研究


  提 要:辽代节镇体制与晚唐五代一脉相承,与宋代节度体系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辽代节镇除本州(治州)外,亦下辖支州(属州)。节度使通过带本州刺史衔管理本州,同时加观察使衔统领支州。《辽史·地理志》关于“节度州”统刺史州的说法不够准确,应为“节度使”统州。辽代节镇在行政、军事、财政上直接隶属于中央。辽代实行的是中央—节镇—州—县的管理体制,节镇为辽代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这是唐五代节镇体制与辽代地方分权政治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辽代;节镇体制;节度使;本州;支州
  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18.02.009
  节镇体制形成于唐后期。1唐代节镇除本州(治州)外,亦辖支州(属州)。节度使往往带本州刺史衔以管理本州,并通过加观察使衔统领各支州。节镇体制历经晚唐五代的发展,至宋代,通过削除节度使的支州,使得“天下节镇无复领支郡者矣”,2节度使罢领支州,遂成为一州之长。宋代各州长官的等级差别,使州形成了节度州、防御州、团练州、刺史州四等。余蔚将上述宋代州的等级体系称作“节度体系”。3《辽史·地理志》记载辽代的州,亦有节度、观察、防御、刺史之别,4但考诸墓志可以发现与《地理志》记载不尽相符的情况。例如,墓志中屡见节度使领本州刺史的情况,5即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体制,与宋代通过削除支州而形成的“节度体系”迥然有别。辽朝引进了晚唐五代的节镇体制,并对其加以改造,呈现出一种与“唐—五代—宋”不同的衍变模式。
  对于辽代节度使与节镇,学界有一定研究,但对节镇体制则少有论及。1本文拟从《辽史·地理志》所载节度州制度入手进行考辨,探讨辽代节镇的上下统属关系,以及辽代节镇体制在唐、元间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的地位。
  一、辽代节镇体制与行政区划
  辽代节镇的统属关系分为上属关系与下属关系,下属关系即节镇体制下的地方行政区划问题。《辽史·地理志》将辽代的州自上至下分为4个等级,即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2《地理志》主要反映的是兴宗重熙年间的情况,3据此至迟重熙年间,州的等级制度在辽朝已经确立,节度州是其中最高的一级。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代共有47个节度州,其中成州和懿州重出:成州初隶上京,道宗清宁年间改隶中京;4懿州同样初隶上京,清宁七年(1061年)左右改隶东京。5故实际上只有45个节度州。另外,云内州于清宁初年方升为节度州;6徽州在重熙年间降为刺史州。7研究者考辨比定《地理志》各节度州的记载,认为其史源主体部分可追溯至兴宗重熙十四年(1045年)萧韩家奴、耶律庶成等所撰《实录》(即辽代第二次纂修的《实录》)。8那么,在重熙十四年时,辽朝境内共设有44个节度州。据《辽史·地理志》,44个节度州向下的行政统属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
  1,节度州统刺史州。包括开、保、海、渌、显、乾、沈、辽、同、信、锦、来、平、奉圣、朔,共计15州。如平州统州二、县三:卢龙县、安喜县、望都县、滦州、营州(详见表1)。
  2,节度州不辖刺史州,直接统县、城。包括祖、怀、庆、泰、长春、仪坤、龙化、9饶、辰、贵德、通、双、咸、苏、复、祥、宜、(白)川、2建、丰、蔚、应,共计22州。如祖州统县二、城一:长霸县、咸宁县、越王城。
  3,节度州不辖刺史州、县、城。包括徽、成、懿、渭、镇、兴、宾,共计7州。
  《辽史·地理志》的记载反映了辽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些情况,然而如本文伊始所述,考诸出土墓志,《地理志》反映的情况与实际不尽相符。本文从以下3点展开论述:
  第一,《地理志》不言节度使领本州刺史的情况,而由墓志中辽代节度使的结衔可知,节度使通过带本州刺史衔管理本州。如太平元年(1021年)《耶律霞兹墓志》记载耶律霞兹的结衔为“昭德军节度使、沈岩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加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徒、使持节沈州诸军事、沈州刺史,封漆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3耶律霞兹作为昭德军节度使,沈州为其本州,故耶律霞兹带沈州刺史治理本州,同时带观察使衔统领刺史州岩州。需要注意的是结衔中“使持节沈州诸军事”并不代表节度使。辽制与唐制相
  同,刺史亦带“使持节”衔。宋人赵彦卫《云麓漫抄》云:“唐制:诸州有军,故刺史衔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1例如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周仲隐墓志》记载志主的结衔即为“大唐故上柱国、通直散骑常侍、使持节唐州诸军事、唐州刺史、平舆县开国公”。2又据辽景宗乾亨三年(981年)《王裕墓志》载,王裕在任卢龙军节度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就加顺州刺史,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顺州诸军事、行顺州刺史”,王裕任顺州刺史时,带“使持节顺州诸军事”,可见王裕任刺史,加使持节某州诸军事;而后他“改授崇义军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崇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宜州诸军事、行宜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进封瑯琊郡开国侯,加食邑五佰户。”3崇义军为宜州军号,王裕任节度使,带“使持节宜州诸军事、行宜州刺史”。就此來看,辽代节度使与唐代一样,兼任本州刺史,且带刺史整套结衔。
  辽代节度使带本州刺史的例子,除了上文列举的两个外,还有很多。如重熙二年(1033年)《萧琳墓志》记载萧琳的结衔为“临海军节度使、锦、严、来等州观察处置使……使持节锦州诸军事、行锦州刺史……”4再如咸雍七年(1071年)《萧闛墓志》记载萧闛的结衔为“辽兴军节度使、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使持节平州诸军事、平州刺使……”5正是由于节度使领本州刺史,使得节度使本州内部亦呈现出节镇—州—县三级管理体制。如寿昌三年(1097年)的《贾师训墓志》记载:“改锦州永乐令。先是州帅以其家牛羊驼马,配县民畜牧,日恣隶仆视肥瘠,动撼人取钱物,甚为奸扰。公至县,潜讽民使诉之。其始至者一二人,公叱左右逐出之。其次至者十数人,公又叱之不顾。其后得人三百告公,公遽署其状白州。州白其帅,帅惧,促收所俵家畜以还。”6州帅指节度使,永乐县为锦州属县。7由贾师训署其状白州,州白其帅的过程,知节度使本州内部亦为镇—州—县三级。是故,上述《地理志》载节度州类型 I ,节度州统州×县×,县即直属节镇本州(刺史由节度使兼任)。

推荐访问:辽代 体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