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官兵心理疏导


  一、对消防官兵进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特殊职业,对奋战在灭火救援一线的消防官兵而言,他们在目击大量悲惨、破坏性场景之后,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反应和“替代创伤”问题。这种心理创伤是灭火救援人员出于对遇难者和生还者创伤的同情,当心理创伤的损害程度超过人们耐受极限时,会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为保持部队稳定,提高部队战斗力,必须通过心理疏导,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加强灭火救援人员心理疏导工作,帮组他们解决心理危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部队战斗力得以提升。
  对创伤的反应时内心紧张、无助、惊恐,最终结果是出现了在创伤之前没有的长期的焦虑与激动情绪。反复梦见灭火现场情景,闪现各种幻觉或使人脱离实际的幻想,好像火灾再次发生;暴露于类似创伤事件时出现生理反应,如再次听到火警触动信号时出现心悸、发抖、出冷汗。有下述表现中的两项:入睡困难;情绪烦躁;经常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对小的或没有威胁的刺激表现出夸张的反应。为了解消防部队救援人员火灾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情况,拟定“灭火救援人员火灾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调查显示,灭火救援人员认为灾害对精神具有打击性的68.2%,想起火灾场景恐惧情景49.2%,无法摆脱火灾时所见的情景37.9%,反复考虑与火灾有关事情53.8%,做噩梦、梦火灾有关的事情18.2%,灭火救灾后兴趣减少了22%,紧张过敏或易受惊吓19.7%,出现睡眠障碍28.1%,出现心悸、出汗和胸闷等不适21.9%。
  火灾事件引发灭火救援人员心理应激反应是客观的、必然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对灭火救援人员的心理创伤也非常严重,不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就会产生不良后果。灭火救援人员无法将被困者救助出来,或者自己已经尽了力,但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灭火救援人员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责、内疚心理,迫切需要更高的信任和亲和感,迫切需要提升自我价值感。提示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应激障碍知识的普及、提高救援人员面对火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及早介入进行心理疏导。灭火救援人员心理疏导是在消防部队思想教育、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一种谈话方式,指消防部队管理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利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疏通和引导的方法帮助灭火救援人员解决心理困惑、调适和矫治其火灾创伤后应激障碍,使其恢复正常的过程。
  二、对消防官兵进行心理疏导的路径和方式
  灭火救援人员心理疏导有两种方式:一是团体心理疏导,二是个别心理疏导。灭火救援人员生活在集体中,工作、生活和经历的火灾事件相似或相同,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较多,团体心理疏导是对灭火救援人员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进行集体心理疏导的方式。灭火救援人员经历火灾事件后,个体往往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应激状态下,个别可能会有反应异常、需求倾向异常、情绪异常、认知异常、行为异常、生理反应异常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表现。个别心理疏导方式是疏导者针对个别灭火救援人员存在的特殊的突出心理问题进行单独疏导的方式。建立灭火救援人员心理档案。心理疏导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和趋势,必须循序渐进地做好疏通引导工作。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发现官兵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神诊断,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的官兵。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疏导和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构筑心理防线,做好事前预防。通过平时实施仿真模拟训练、开展心理专项技能训练或者心理训练与其他训练相结合,逐步提高灭火救援人员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建立团队自信心,负责人员给予参加任务的灭火救援人员充分的信任。给予灭火救援人员事前的心理暗示,救援人员对火灾现场可能遇到的负面情景事前已有心理准备,减少火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针对火灾救援人员的各种火灾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反应,因势利导地解决官兵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疏导的科学性,引导官兵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心理疏导知识;增强心理活动的预见性、了解官兵心理需要体系,才能有预见性地做好疏导工作。提高心理疏导的科学性、引导官兵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心理疏导知识;增强心理活动的预见性、了解官兵心理需要体系,才能有预见性地做好疏导工作。提高心理疏导的科学性、引导官兵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心理疏导知识;增强心理活动的预见性,充分了解官兵心理需要体系,有预见性地做好疏导工作。随着公安部队部队心理工作的重视和消防部队形势任务和部队建设发展,需要更为深入系统地对灭火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进行研究,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形成具有消防部队特色的心理疏导理论体系,为消防部队今后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帮助官兵缓解紧张心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确保官兵始终保持优良的心理品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消防队呼伦贝尔德区消防队)

推荐访问:疏导 官兵 部队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