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 要]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能源供应和安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本文简要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及设备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行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1-0278-01
  1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
  随着新能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新能源的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大,这就促进了我国相关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在诸多政策的指向和引导下,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开始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和开发,促进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不仅是新能源产品扶持政策的出台,很多保障政策实施的配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中。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产品使用的补贴政策,这不仅激发了更多企业积极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研究中,也鼓励了更多的公民选择使用新能源产品,为我国新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 我国新能源产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新能源产业自动化技术缺乏足够的市场需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现阶段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市场需要是不够的,由于新能源发展缺乏长期性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手段,这就使得新能源产业在市场上的需求明显不够,而市场的缺乏又会影响到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容易产生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2.2 新能源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新能源产业初始设备投资较高,科研阶段需要不断投入,成本高、循环周期长以及收益在短期内难以预测,国内商业银行、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由于考虑相关政策和风险,发放贷款的数额十分有限,这使得一部分中小企业不能轻易涉足。资金少、融资难的问题,使得新能源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产能扩大、技术升级上加大了难度。这样就导致新能源产业投资主体较为单一,生产规模小,严重制约了该行业新能量的注入以及技术革新。
  2.3 新能源专业人才不匹配
  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目前,国内新能源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 低端和中层技术人员充裕,但是开发研究领域的人才稀缺。企业为了获得所需人才,不得不自己培养或派人员到国外培训,但自己培养的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国外培养成本高且大部分人才会流失,导致供需严重不平衡, 这就成为国内发展大道上的一条沟壑,制约着发展的速度,稍有不慎,还会出现不必要的事宜。
  3 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与市场政策
  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缺乏政策强有力政策的扶持,新能源产业很难获得快速、健康发展。其实,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就是发展新技术,但是新技术的研发还处于成长阶段,必须在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下才能获得更快速度的发展与壮大。新能源产业的优点,是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高效能源的前提下,对自然环境没有破坏,但是市场调节对自然环境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只有政府机构足够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其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
  3.2 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力度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降低终究要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中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整体水平较低,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明显。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关键部件和核心工艺技术严重依赖进口,新能源产业链的高端环节非常薄弱,形成又一个低附加值陷阱。实用性的提高直接取决于相关技术,如智能电网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并网问题,而且每年可减少能源损耗5%~10%左右。以2008年35 000亿度的用电总量计算,中国每年可節省2 000亿元。对于投资巨大、外部性明显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在技术研发、风险投入、上市融资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形成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利用新能源产业基金投资新能源技术研发。
  3.3 积极帮扶新能源企业
  政府层面要大力支持、扶植新能源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做到有效管理现有企业,积极培养新生企业,努力将其做大做强,切实形成支柱型中长远发展模式意识;社会层面则调动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新能源战略研究会(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协会的科技创新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另外,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行业产业联盟机构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帮助新兴中小企业克服技术难题,统一、协调地推进行业壮大、发展,进一步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共同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4 新能源行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4.1 风力发电方面
  并网风电是我国风力发电的主要形式,但风电并网比重的上升会导致电网调峰、调频压力增大、供电质量下降等问题。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尽量多地消纳风电,应实现风电场内部风电机组之间、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协调控制。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拥有风电短期及超短期功率预测、风电运行监视、风电功率自动控制、风电接纳能力评估、风电辅助服务统计及风电运行数据分析等功能的风电调度自动化系统。但在提高并网可控性,网源协调控制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2 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直接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系统,根据光伏系统与电网的关系,可分为孤网系统和并网系统,一般包括光伏电池组件、电力电子变换装置 (如逆变器)、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等。目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光伏发电发展的主流。并网逆变器是影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除其自身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最大功率跟踪控制,防孤岛运行以及低电压穿越等功能。因此,为保证电站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网逆变器高频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度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4.3 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
  我国汽车产业确立了“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方向,重点突破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逐步提高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计划超过100万辆,但是占总体汽车保有量的比重还是小的。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市场保有量希望超过500万辆。
  结束语
  对于与新能源相关的自动化技术领域,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技术挑战,因为新能源方面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对于自动化技术领域既会带来更多、更大的应用需求,也会提出更高、更新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跨学科领域大量研发人员的广泛合作和协同攻关,共同面对挑战、迎接辉煌。
  参考文献
  [1] 刘琳.新能源风电发展预测与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 周正超.特变电工沈变自动化分公司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4.
  [3] 吴海建.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4] 刘德有,郭苏,许昌.新能源行业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自动化博览,2015(5).

推荐访问:新能源 发展现状 及其自动化 趋势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