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kaif/kaif201501/kaif20150102-8-l.jpg
  内容提要:在东部地区“推力”和中西部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成了部分行业的“污染避难所”。选取工业内部26个行业,运用产值份额、能耗份额及相应的产值贡献率、能耗贡献率来分析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行业的转移现状及由此所带来的能耗变动,从而探索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能源消耗;污染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Ol-0008-05
  DOI:10.13483/j.cnki.kfyj.2015.01.002
  一、引言
  近年来,东部地区由于各项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等压力,产业不断进行升级与调整,地区产业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备受关注。
  关于污染转移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就国际产业转移所导致的污染跨境转移问题提出“污染避难所假说”,解释了国家之间污染产业转移的根源,并提出实行较低环境标准的国家会成为世界及污染产业的“避难所”。在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为改善自身的生态环境现状,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发展中国家政府迫于发展压力降低环境保护标准,放松环境规制,从而出现“竞次效应”及“触底竞赛假说”,这些因素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国内学者对国际的产业转移给中国所带来的污染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夏友富通过对污染密集型产业(PIIs)与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MPIIs)进行界定,并从FDI投资金额与所投资企业个数进行分析,指出FDI向中国进行投资客观存在污染转移的事实。彭文斌收集FDI及污染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污染转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主要流向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是污染转移的主要成因。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如李小平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及净出口消费指数等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在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过程中,转移企业不仅仅是污染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转移了许多“干净”产业,中国并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李子豪通过收集整理FDI及中国1999-2008年35个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的面板数据,就FDI所产生的技术效应对东道国的碳排放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FDI对部分行业的碳排放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否会带来类似于国际的污染转移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因此,就西部地区是否会成为东部污染产业的避难所这个问题,国内学者采用了定量研究来对其进行验证。侯伟丽运用各地区污染治理支付成本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环境管制强度,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地区间环境管制强度差异导致区域“污染避难所”的产生。何龙斌通过主要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了我国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并证实了我国国内区域间确实存在“污染避难所假说”。古冰通过整理地区污染产业的生产总值,运用产业静态集聚绝对指数及相对指数衡量污染产业转移,发现2000-2010年间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出现逐渐由东部向西部集聚的趋势。
  总体来看,由于受到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污染转移数据缺失的限制,大多数研究只是停留在对区域产业转移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的验证,偏重于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析,而各区域间各产业转移的整体情况及其程度怎样?进一步,由此带来的污染转移情况怎样?上述问题值得更为细致的研究。本文拟引入东、中、西三个区域工业行业产值份额及能耗份额的变化,度量区域间产业转移和能耗转移,并建立产值贡献率及污染贡献率计算模型,综合反映区域间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污染转移问题,并重点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模型介绍
  (一)产业转移
  本文将行业总产值份额的变动视为产业转移的指标。分析方法为:假定在期初年到期末年,用GDPij表示i行业在j地区的生产总值,CDP,表示全国i行业的总产值,Sij视为市场份额,即该行业生产总值在全国该行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S表示期初年与期末年份额的变化。当△Sij>0,我们认为产业呈现出转入趋势,反之产业呈现转出的趋势。
  同理,将行业能耗份额的变动视为污染转移的指标。分析方法为:假定在期初年到期末年,用eij表示i行业在j地区的能源消耗量,ei表示全国i行业的能耗总量,Eij视为能耗份额,即该行业能耗总量在全国该行业能耗总量中所占的份额。△E表示期初年与期末年份额的变化。当△Eij>0,我们认为污染呈现出转入趋势,反之污染呈现转出的趋势。
  (二)产值贡献率及能耗贡献率
  将期初年及期末年某地区内部产值及标准煤消耗量进行整理,计算出期初年与期末年各省产值变动量与标准煤消耗量变动量,再用各地区各行业的产值差除以该地区产值的总变动量,得到产值贡献率;用各地区各行业的标准煤消耗量的变动量除以该地区标准煤消耗量的总变动量,得到能耗贡献率。
  其中,aij为地区行业的产值贡献率,ACDPij表示j地区i行业在期初年与期末年间的产值变动量,ACDP.表示j地区26个行业总的产值变动量。同理rij为j地区i行业的能耗贡献率,APEij表示j地区i行业期初年与期末年间的能耗变动量,APE,为j地区5年间总的能耗变动量。若aij≥rij,即该行业的产值贡献率高于能耗贡献率,说明该行业期初年与期末年间在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对环境破坏相对较小,属于鼓励西部地区承接的行业,反之则属于西部地区应限制转入的企业。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推荐访问:西部地区 承接 产业转移 转移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