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带一路”对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现状分析


  摘 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和起飞条件,我国在面对国内基础设施需求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发现沿线各国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的契机,积极寻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多行业投资,意在带动出口,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并一定程度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本文着力于探究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分析其行业、地区分布特点,发现目前投资现状分布特点的形成与沿线国家资源、环境差异以及与中国的空间距离等因素有关。针对本文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地区与行业分布
  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十九大报告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动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基础设施建设当属桥头堡。
  目前,沿线国家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或完工,但对于中国投资项目的总体进程与特点还不明晰,一些行业投资现状与我国在“一带一路”愿景中阐述的战略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研究目前沿线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以发现产生差距的原因,促进各行业在各地区投资的战略性改进。下文在对前期搜集的300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信息进行整理后,以图表形式分别展示其行业、地区分布特点并加以分析。
  一、相关概念及数据界定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八个行业,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教育、卫生、文体、娱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公开信息与国家信息中心的中国一带一路网。具体来说,共包括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所公开的300个项目。
  二、投资项目行业与地区分布的不均衡
  (一)投资行业比例不均衡
  根据对300个项目的行业分析处理,我国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和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如表2.1所示。
  由表2.1可知,从项目数量来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最高,达29.3%,其次为建筑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共占基础设施投资的约七成。而其他行业的项目投资数目普遍较低。可见,目前项目投资主要集中于交通设施行业和能源行业,但对能源行业的投资力度仍与交通基础设施行业有较大差距。
  按投资金额分析的结果更加凸显了上述的问题。图2.1绘制了2015年至今,我国对各行业投资金额的分布情况。
  由图2.1所示,从项目投资金额来看,投资更加集中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最为突出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全部项目金额中占比高达61%。投资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数额占比达25%,较其他行业有较大优势,但仍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多于一倍的差距。
  (二)项目地区分布不平衡
  通过对300个项目进行地区处理,得到表2.2:
  根据表2.2,从数量上可以看出,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于东南亚与欧洲地区,两者各占投资总数的32%,而西亚、中亚等地区则相对稀少,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现象。
  据投资金额分析的结果更加突出了上述的问题,图2.2绘制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各地区投资项目金额分布差异图。
  从金额上看,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地区。东南亚投资总额达3587326.955万美元,占全部投资额的41%;南亚投资总额为3463398万美元,占全部投资额的39%。由此可以看出,南亚、东南亚是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区域。相较而言,非洲、西亞、中亚等地区的投资金额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通过前期数据整理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地区,项目投资重点在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并且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也具有较大优势。究其原因,地区分布差异与各国市场环境、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有关,行业分布特点则与各行业建设特点相关,例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设施工周期短于电力、热力等能源相关项目,且后者在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时造价较高,技术难度也大。
  根据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状分析结果,为优化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格局,提出建议如下:
  (一)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
  推动在公路、铁路、能源管道、电力等领域务实合作,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中巴经济走廊”等多模式综合走廊和国际骨干通道的作用,逐步构建国际性基础设施网络,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二)加强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投资区域的合作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目前对东南亚等地区投资力度较大,应在良好的前期合作基础上加快与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区域合作。
  (三)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仍保持积极投资态势,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能源行业的投资力度
  目前亚洲地区跨境贸易经济合作仍然发展缓慢,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性不足有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交通便利程度低,电力、燃气等能源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主要的这两大行业的投资上仍然需要中国的扶持与互助。
  (四)关注文化包容,促进经济文化融合
  要塑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模式。把人文交流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另一重要内容,坚持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共同推动发展的方针。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交流,最终为“一带一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石。
  参考文献:
  [1]陈高,朱雪琳.“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构想及实施路径[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06).
  [2]陆树林.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示范项目[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04).
  作者简介:
  周嘉莉,浙江财经大学。

推荐访问:基础设施建设 现状分析 对外 我国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