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台湾会馆在岛内的原乡情】 台湾会馆

  台湾会馆是台湾乡亲在北京修建的一座省级会馆。100多年来,台湾会馆为不同时期的台湾乡亲提供了来京工作、学习和住宿服务,是台湾同胞联络乡情、亲情的重要场所。2009年,在北京市崇文区前门大街的整体改造过程中。北京市台联在北京市委各部门的支持下’对台湾会馆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扩建,并在重张之际,举办主题为“中华魂・京台情”的展览。
  为了扩大台湾会馆的宣传力度。充实台湾会馆的史料。展示台湾特色物产北京市台联组织了台湾传统民俗文化考察团于3月4日至13日赴台湾进行考察交流。考察团先后参观了苗栗三义木雕街和蔺草文化馆、台南孔庙、高雄美浓窑,以及高雄六合夜市、台东少数民族木雕、花莲石艺市场、莺歌陶瓷老街等多处独具台湾特色的传统工艺胜地和古迹,同时还拜访了中国文化大学、台南临濮堂施姓大宗祠管委会及著名台湾乡土作家钟理和之子钟铁民、台湾大学教授王晓波、丘逢甲之孙女丘女士、台东卑南族木雕家哈古等组织和个人,并就传统文化保存、特色工艺发展等进行了多方位的交流和座谈。
  
  中华文化传一脉
  
  台湾会馆的建立与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台湾文教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台湾文教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见证。
  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这是许多大陆同胞赴台以后的共同感受。在台南孔庙,适逢周末,大约50名中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齐奏民乐,为明亮庄重的孔庙平添了几分肃穆,周围的民众也深深地陶醉于旋律中,沉浸在乐曲中。如此氛围之中,中华文化的魅力已悄然根植于每一位观者的心中。施氏大宗祠的管理者严格遵循古礼,平时通过组织诗词笔会、古乐练习等活动,对不同年龄的族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继承先祖的文化脉络,传播族源文化是我的职责”,这是大宗祠管理者施先生多年来秉承的宗旨。正是他对中华文化的强力推行,至今在台南的施姓族人中,大家都以研读古诗词、吟唱古民乐为乐事。当他接到考察团赠送的竹简《兰亭序》时,激动地说:“我们真是心有灵犀呀,你们这个礼品来的太及时了!”考察团成员们感慨道,正是因为有了像施先生这样执著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心人,台湾的传统文化才得以保存至今并得到不断发展。
  台湾乡土文学作家钟理和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是上世纪30年代台湾文坛少有的坚决不以日文写作的作家,他的文学光辉,照在他挚爱的笠山上,并照向两岸文坛。考察团此行有幸拜访了钟理和的儿子钟铁民先生,并参观了钟理和博物馆。在蜿蜒翠绿的笠山下掩映于竹林和花木之间的钟理和博物馆幽静而朴实,仿佛是钟理和一生的生活写照。拜访中,钟铁民告诉考察团一行。“1941年,我们家到了北京,前3个月都是住在台湾会馆内的,这个我很早就听妈妈讲起过。所以,台湾会馆是我在北京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家。如今台湾会馆重新修复,实在是一件大好事。我在北京居住了6年,记忆深处留存的一些感人而有趣的童年回忆,现在回想起来,格外甜美。几十年来,我一直希望能再回去看看,看看承载着我童年生活的台湾会馆。”短短的一个小时拜访,钟先生娓娓道来,从钟理和先生的《夹竹桃》到《笠山农场》,从对旧时代的抗争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认为,钟理和先生一生都在为理想中的社会而奋斗。最后,钟铁民先生赠送给台湾会馆全套《钟理和全集》,并为台湾会馆写下了“先父钟理和到北京第一个落脚的基地,也是婴儿的我北京的第一个家!这就是台湾会馆”的贺词。
  
  交流研讨话发展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台湾会馆的史料记载很有限,不少京台两地的学者对它知之甚少,普通台湾民众更是闻所未闻。为了挖掘台湾会馆的史料,考察团一行先后拜访了台湾临濮堂施氏大宗祠管委会、中国文化大学等单位,与他们进行座谈交流。中国文化大学的王教授和刘小姐听完台湾会馆历史的介绍后,满是惊诧、满是遗憾地说:“在台湾没有听说过北京有台湾会馆,我们一定会尽快查询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他们认为,台湾会馆的历史应该让两岸的中国人熟知,台湾会馆也应该成为两岸民众交流交往的平台和桥梁。他们愿意为台湾会馆的历史研究尽一把力,希望就会馆历史与大陆的学者进行交流。
  台南的施琼芳、施士洁父子是台湾历史上唯一的父子双进士,为当地人所敬仰。父子两人在清末曾经在京居住并考中进士,是考察团此次赴台研讨的课题之一。台湾临濮堂施氏大宗祠委员会的施先生及施士洁后人给予了考察团很大的帮助。为了全方位地介绍施氏父子,他们特邀了成功大学的黄教授和大宗祠相关人士与考察团座谈。双方围绕台湾科举考试,施琼芳、施士洁的文学贡献等问题,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科举制度推动了台湾文教事业的发展,台湾会馆推动了京台两地的交流。
  会后,施先生还带我们参观了孔庙、亿载金城、赤嵌楼等台南名胜古迹,瞻仰了施琼芳进士墓。得知我们台湾会馆布展需要《后苏龛合集》及《泉厦日记》等书籍,热心的施宏铭先生很快就自费印刷了一整套施氏父子的著作,寄给我们。
  
  乡土民俗话特色
  
  为了使展览内容更贴近台湾民俗生活,考察团深入台湾的乡间,寻访台湾乡土元素。在苗栗县苑里镇,我们结识了当地的蔺草编织手艺人阮书桃女士。她听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又看中了她的蔺草编织品时,特意请邻居骑摩托车载她从台中赶到了蔺草博物馆,送来她近期精心编制的《台湾之美》、《游子吟》挂饰。她对自己的蔺草作品能在北京的台湾会馆展示,感到不可思议,惊喜不已。直到临别之时,她仍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只是一直说:“你们一定要把台湾会馆的照片寄给我,把会馆的展览册寄给我,我要把这些给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看。”台湾会馆使考察团一行与许多台胞找到了共鸣。在南投,在美浓,在莺歌老街,在花莲石艺市场,考察团一行随处可以见到热爱台湾会馆的台胞。美浓窑的主人朱先生,对推广两岸陶瓷艺术非常热心,他希望台湾的陶壁公共艺术能够走进大陆的厅堂馆所,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味到最古老的陶艺所散发出的现代气息。花莲的林先生是台湾著名的雕刻人,他听说我们要用花莲产的玫瑰石作为展品时,一定要邀请我们去他家,挑选一块他自己的藏品赠送给我们带回北京,还即兴为台湾会馆书写了两幅书法作品。
  
  乡情牵手筑爱家
  
  初春的台湾,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桂花和柚子花的香甜,正如“台湾会馆”这4个字所弥散出的浓浓乡情,它使许多台湾朋友牵挂着台湾会馆的修复重张活动。家住台中后里乡、原籍北京的鲍老先生,听说北京的台湾会馆修复重张的情况后,马上表示,他愿意为台湾会馆捐献一块牌匾。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材种、尺寸的木材,他不顾八十高龄,走遍台中各地,终于找到了一款满意的红桧原木。3月4日,当考察团―下飞机,他就要求把尺寸和字样交给他。随后,他约请了台中市最好的雕刻大师刻写上“台胞之家”4个字。3月13日,当考察团准备离开台湾返京时。他和太太一大早又冒雨把制作精美的牌匾从台中运送到桃园机场,请考察团及时带回。雾峰林家后人林振廷夫妇捐赠了台湾会馆的大门牌匾,他们用心选择尺寸合适的台湾产红桧木,并在我们到达台湾的当天,赶制了样品,亲自送到宾馆,请我们核对尺寸,商定字体。在台湾会馆修复的过程中,他们还多次主动与我们沟通,为台湾会馆的装修开馆出谋划策。中国文化大学的许教授夫妇认为,台湾会馆是台湾乡亲在北京的家,作为台胞应该为这个家做点事。目前,夫妇俩正在为台湾会馆展布调彩。赶制一幅台湾风景油画送给台湾会馆以示祝贺。台湾大学教授王晓波先生一直关注着台湾会馆的复建工作,在得知台湾会馆即将修复完成并于4月底揭幕时,挥笔写下“原乡人的原乡在原乡”,直抒胸臆。丘逢甲的后人丘女士应邀为台湾会馆题写了“万里亲情一线牵”的贺词,并答应把丘逢甲的一套亲笔诗词赠送给台湾会馆做展品。还有北京的台商王美祈女士,春节返台期间,奔波于台北和台南之间,促成了考察团与台南施氏大宗祠管委会的座谈交流。联络了多家出版社,为考察团购买研究书籍提供方便。她还特意帮考察团联系多位台湾清史专家。查询有关台湾会馆的史料,为考察团在台期间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台期间,考察团中的每个人都深切地感受到,台湾同胞不管其政治取向如何,对台湾会馆都抱有很深的情感和期许。他们也许并不了解台湾会馆的历史和现状,但只要提到台湾会馆,他们一定会满脸惊喜,不停地问道:“台湾人的会馆?”“北京真的有台湾会馆吗?”……还有很多的台湾乡亲。特别希望能为台湾会馆做点什么。台湾会馆对于他们是亲切的、温暖的。浓浓的乡情。蕴含于会馆的每一个角落,也温暖着每一位台胞的心。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