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学校的大门 [走进滇东南大门]

     盘龙河点亮桥城美景      文山境内多山,多水,多沟壑。   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先人的坚韧和智慧凝结在一座座精美的桥梁中。   文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条253.1公里长的盘龙河自西北入境,又向东南流去,河上依次有石拱桥、钢混桥、吊桥、钢架桥等大小桥梁36座,它们沟通南北,联结东西。文山县城便有了“滇东南大门”的美誉。
  大量的考古研究证明,文山州境内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和繁衍,盘龙河沿岸发现的石磨工具,以及斧、锄、矛、叉、凿等与滇文化、夜郎文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
  如今的文山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古、白和仡佬11个民族,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6.60%。各民族多为分散聚居或单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较为集中地展现民族风情特色的重要民族节日有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踩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彝族的“火把节”不口“跳宫节”等。
  最让人着迷的还是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壮族讲究用色,苗族擅长搭配,彝族精于做工,其他民族也各有千秋。走在文山县城的大街上,不时能看到色彩斑斓的壮族蜡染服和图案绚丽的苗族“百褶裙”,情景决不亚于服饰表演。
  文山小吃也足以令人垂涎。只见油炸粑粑黄灿灿的颜色在玻璃柜上织就一幅图案,还有香煎豌豆粉、壮乡凉鸡、桂花木瓜水、猪脚火锅、炒米线等等,在夜晚的小巷格外红火。在文山,最经典的风味却是壮苗酸汤饭、豆浆稀饭和温淘米线。温淘米线是个什么爱物?端上来就让人傻了眼米线里没有汤,表面浇了一层透明的胶状物,隐隐有蛋花星散落其中;“薄膜”之上,是芫荽、酸菜、韭菜等配料,用筷子一拌,藏于“薄膜”之下的胡萝卜丝、花生香瓣、豆芽、辣椒粉始露真身。一口下去,温辣带酸的口味中,有着淡淡的粉香,却不像豆粉也不像米粉。向老板请教,才知是洋芋粉,由地道的文山洋芋打磨而成。令人称奇的是,为什么加了鸡蛋花会没有一丁点腥气?老板呵呵一笑:“这就不能告诉你了,要不然我怎么做生意?”老板本就是文山人,离开那里4 0来年,对家乡口味日渐怀念,退休以后就搞起了这样一个文山小吃店,壮苗酸汤饭是他从文山的沙坝地专门学来的,酸汤肉片加鸡块,看起来没什么稀奇的东西,吃起来却有一股酸香入胃,饱了口感也满足了胃液。
  文山境内岩、洞、泉、湖、瀑和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众多,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加上人文历史悠久绵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构成了独特的亚热带风光,国家“三A”级旅游风景区丘北普者黑以及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广南坝美等自然景观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现已开通了与越南的跨国旅游。
  
  “三七”故里访神药
  
  众所周知,云南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而文山堪称“王国中的王国”。文山全州分布着670个矿点,有1l类55种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其中锑、锡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第三位,锰储量居全国第八位,铝土矿储量居云南省首位,沸石储量号称大西南第一。而最让文山人引以为自豪的宝藏是“三七”。
  说到文山,便不能不提“三七”。这是一种长得极像人参的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最早的药食同源的植物之一,为人类造福已近千年。
  400多年前的中国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对“三七”的神奇药效已有清晰的记载:(三七)“凡杖扑损伤,淤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能治一切血病”。三七原本是生长在深山里的一种药材,干百年来一直传诵着许许多多传奇故事。相传,曾有一个猎手在追捕猎物的时候,不慎坠崖受到重创。呼救无望中,他顺手扯下一株神草嚼烂后包敷在筋骨伤处,居然能拄着猎枪步行回家。这神草“三七”的声誉由此名扬天下。
  据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局长雷绍武介绍:文山州是“三七”原产地,也是“三七”主产地。专家研究证实,“三七”最适宜在冬暖夏凉的气候中生长,不耐严寒和酷暑,喜爱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最适合“三七”生长,人工种植也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文山州“三七”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90%左右,被誉为“中国‘三七’之乡”。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三七”原药和各种制剂的进口。中国中药进出口贸易数据资料显示:1987年,我国“三七”出口量仅7.64万公斤,出口额343万美元。1995年出口量达到40.7万公斤,出口额820万美元。海外“三七”消费国为日本、新加坡、韩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澳门、香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
  实现“三七”产业化发展,做强做大“三七”产业,是文山州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文山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三七”产业的发展,把“三七”列为全州首选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整个产业显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州委、州政府相继批准成立了州及部分县“三七”特产局、州“三七”研究所和“三七”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开通了中国三七网,围绕打造“文山三七”原料品牌、“三七”深加工、市场开拓和产业宣传制订配套政策。“三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已获国家批准。州“三七”特产局的雷绍武先生告诉记者,2003年,全州“三七”产业总产值达到了7.5亿元,销售收入6.7亿元,实现利税1.88亿元,已经为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00年6月,云南省政府批准中国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上海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的方案,完成了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启动了园区招商引资工作。
  西部大开发给文山带来了发展机遇。目前,文山除“三七”外,正在培育烤烟、畜牧业和矿业四大支柱产业。同时,他们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订了科技兴农、工业强州、“三七”兴州、品牌立企的发展战略,业已初见成效。
  
  明天的梦想脚下的路
  
  文山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既给她带来取之不尽的资源和宝藏,又因为边界问题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直到1992年,全州才走上对外开放之路,已比国内其它地区晚了整整14年!
  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州仍有290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均处于全省末位。2003年底,按新定农村贫困标准625元计算,还有87.3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32万人、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我们走进边远贫困山区的村寨,那种四面通风、摇摇欲坠的茅草房、权权房、木楞房和土库房比比皆是。谈到文山的家底,州政府扶贫开发办林坤跃主任心情沉重。他说:中国已跨入1000美元国际标准的小康门槛,可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处在贫困状态中,我们文山州的农村干部还在为解决农民缺水、缺柴、缺房等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忧虑。“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解决贫困的出路在哪里? “放下包袱、与时俱进、穷则思变、后来居上”,这是文山人的回答。
  州委、州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当地实际出发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扶贫发展战略,如:争取资金改造权权房等危旧房屋,有步骤地做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组织10万劳动力向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寻求就业机会积极探索小额信贷扶贫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扶贫新模式,走“公司+基地+农户+小额信贷”的路子,在扶持一家一户小生产的基础上,探索小额信贷与扶贫安居温饱村建设。
  文山的决策者们深深懂得:要想真正脱贫致富,必须从教育抓起。州委书记张田欣在一次讲话中公开承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巩固“普六”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普九”进程,条件较好的文山县还要认真做好“普十二”工作。要多方筹集资金,甚至向银行贷款,尽一切努力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
  一条当地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文山州第一中学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令人感兴趣的是,最后竞聘成功的是麻栗坡县政府一位副县长。在官本位意识浓厚的边远山区,县太爷主动去学校工作,足可以看出当地人对教育的重视。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云南代表团的审议。文山州州长、苗族代表宋嘉林恳切地向总理汇报了文山的现状和发展思路。三天以后,以国务院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高鸿宾为组长的五人扶贫考察组已抵达文山。文山的扶贫和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3年底,全州生产总值10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2元,致富之路正在文山州的脚下延伸。
  就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文山民用机场已破土动工。我想,等下一次再访文山,一座现代化的航空港就将拔地而起,届时,文山人走出国门、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将不再是梦想。祝愿中国三七之乡――文山――明天更美好!

推荐访问:东南 大门 走进 走进滇东南大门 走进我们学校的大门 走进中学的大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