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的代价】穿越的代价 红叶似火

  当下内地电影票房迎来“大跃进”,动辄冲击“亿元”,相比之下,港片无疑是灰暗的。2010年香港电影年产量不足50部,跌入30年来最低谷。这不能不说是惨淡了。   港产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迎来巅峰。1992年产量达到210部,票房令人咋舌地超过120亿港元――那可是1992年的1204亿啊!那时,港产片还无从在大陆获得多少票房,在简陋、昏暗的录像厅,让我们的青春岁月里充满了周润发、刘德华和张曼玉,也隐隐想象那尚未回归的城市正在上演的电影传奇。
  传奇的确在上演,但盛极而衰的故事也接踵而来。也是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港产片的光芒万丈和一落千丈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像极了香港,总有转瞬间的大喜大悲。一个被业界公认的结论是:港片的衰落,正因为它太火了,原来真的是“福兮,祸之所倚”,辩证法无处不在。
  辩证法的实现并不玄妙:火了,就难免有人趁火打劫。
  在历代影人持续耕耘后,港产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迎来井喷,直到今天还是最典型的励志故事。在经济腾飞的背景下,以一个城市之力,香港电影出口数量竟然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这是多年竞争成型的拍摄模式、院线制度、明星制度的花朵,也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果实。
  于是,香港电影大火,“港产片”三字成为绚烂的金字招牌,代表着夺目的明星和好看的情节。电影人赚大钱的“黄金时代”到来。“刘十三”和“郑九组”两个绰号至今仍被忆起,前者是刘德华,说是一年拍十三部电影,后者是郑裕玲,说是同时接九个剧组的角色。
  演员如此,摄影、武指、灯光、道具一干人等通通如此。跟好莱坞的严格的工业化流程不同,港产片从来讲究短平快,拍摄灵活,周期短,此时更加班加点赶数量。对于电影这种需要认真、创意和耐心的事业,火成这样,离冰火两重天就不远了。
  趁火打劫的有找出路的资本。八十年代末,台湾热钱急剧涌入,使香港电影业急剧扩张,院线数目急升。资本总喜欢玩艺术,但资本的天性是逐利。既然“港产片”三字就是赚钱保证,台商往往看看故事提纲、演员阵容就砸钱。香港影人一举摆脱搅尽脑汁才能生存的惨烈局面,进入怎么都能赚的理想境界。
  但这境界马上消失了。过度扩张导致拍片过多过烂,跟风之作横行,题材类型单一,票房一路狂跌。甚至出现了许多不能按期交货的烂尾片。港产片的牌子几乎要在香港本土被毁掉。1993年后,世道太变,台商摆出市场冷血法则,不再砸钱甚至抵制港片。尔东升多年后总结道:“把香港电影搞垮,这些台湾片商是出了很大的力的。”
  趁火打劫的有合法的资本,还有非法的黑社会。记得1997年前后有一则新闻,说是周星驰希望移民加拿大遭到拒绝,因为加方发现他曾是香港“三合会”成员。我当时颇为失望,后来才明白星爷的险恶处境。黑社会不仅存在于电影中,也存在于真实的香港,怎能放过电影业这么便捷的洗钱手段,据说“刘十三”当年的“十三”当中,就有黑社会的胁迫。指望黑社会主导出精品,等于指望周星驰拍出《建党伟业》。
  趁火打劫最狠的不是外界,是电影人,当年头脑发热狠命捞钱的就是他们。危机已经呈现,困境需要摆脱,艰难之一是拍片成本节节高升,其中就包括明星片酬上升。在商业准则下,明星当然讲身价,但明星也是港产片最大的受益者。饭碗都要没了,怎么就不能共渡时艰,同心断铁,自降身价以救市?也许,香港人会觉得我这想法是因为中了内地教育的毒,但此后的事实是港产片跌入至今没爬出的低谷。明星们固然到今天还是红,但最好的日子已然过去了。

推荐访问:火了 代价 “火了”的代价 穿越的代价红叶似火 火了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