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关注“黏性地板”现象|黏性现象

  信箱里收到最新一期《麦肯锡季刊》的导读提示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两位教师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低端劳动力市场女性劳动者收入差距正在日益扩大。职场女性遭遇“玻璃天花板”的问题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把一些女性牢牢地吸附于地面的“黏性地板”并“越来越黏”的现象却无人问津。作者分析之所以产生黏性地板现象――低技能女性劳动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性别歧视”是首要原因。
  只是这个原因么?这让我想起2008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采用电视海选的方式招聘空姐的一个“亮点”――不限城乡户口。但有《重庆晚报》报道,在重庆复赛现场“没有一位农村女孩闯过初赛”,“前来复赛的女孩都是拿着学历和复赛资格表来的,这些学历显示着她们即将或已经离开大学校园”。
  以现有划分职业低端高端的标准,空中乘务员大概都不会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低端劳动者。虽然在这一就业场所没有完全屏蔽“空少”,但全世界空中乘务员都以女性为主应该不存在争议。因此,“性别歧视”不能解释这里的事情。有空姐在网上留言大倒苦水:“空姐并不是要多漂亮,而是要肯吃苦、有服务意识。”可君不见,吃苦不比别人差的农村女孩却没人入围?户籍歧视消除后,为什么农村女孩仍不能在负责招聘的“大众评审团”那里找到“正义”,反而“全军覆没”?
  想来想去,我觉得要么是评委们集体意识存在偏差,要么是考生自己的条件确实与空姐的要求不符。考生走进考场短短两三分钟内,60%的人被淘汰。她的言行举止,包括脸上的微笑、站立的姿态、行走的仪态、显现的气质,专业认证与学历等等都一览无余。农村女孩没戏,大概只能从除生理条件约束之外的城乡差别形成的人格化,个人行为的现代性等要素上去找解释。
  人的最终状态多数是由他的短板决定的。读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有个“木桶理论”和“短板效应”。木桶上的那块短板,决定木桶装水的容积。上世纪80年代,有王小强、白南风写就的《富饶的贫困》,为中国许多落后地区,资源储量非但不“严峻”,反而很“富饶”而震惊。于是他们抽象出一个结论:落后的本质是因为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和人所处的区域是有关联的,“国家落后也是一种国民的心理状态”。智利知识界领袖拉扎・班迪1971年在维也纳发展研究所举行的“发展中的选择”讨论会上说:“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画出社会经济的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外化出来,显然与人的气质、动作优雅、学历,人格化的指标有关。
  南航在武汉招聘61人,报名者却有5000人,淘汰率超过80%,比高考都难。被淘汰的大部分应是城里人,因而你找不出歧视农村人的影子。但这不等于可以掩饰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不说狭义的学历教育上的城乡差别,广义文化方面城乡信息不对称就不知会造成多少人的心理差别。
  说到这里,2009年第7期《当代贵州》中有两篇文章值得一提。一是《读书改变气质》,二是《贵州农民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分析》。前者介绍了曾国藩的理念:人生求强在于着力自修,修养内心、提高素质;后者表明,贵州农民接触媒介89%是通过看电视,70%通过手机,35%通过报纸,18%通过期刊,15%通过广播,8%通过网络。如果你去比较我国城市人群接触媒介与贵州农民接触媒介的差异,会发现它们存在巨大反差。特别是上网率。在深圳,你真的很难找出一个不上网的人。
  评判空姐应试者的气质、心理、举止优雅,其实都属于教育学研究并解决的范畴,是可以后天训练、培育、直至目标人格化的。当然这也还属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问题。南航招聘空姐,取消农村户籍限制,表面看是消除了机会不平等,但却引出农村女孩没人入围这一涉及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一个企业能做的,有时或许还显得孤掌难鸣,但毕竟这也代表着一丝变革的曙光。根子上还要靠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政策。

推荐访问:黏性 让我们 地板 让我们关注“黏性地板”现象 黏性地板越来越黏 让我们关注一些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