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下):概括此时文化领域内呈现的新特点

  摘要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关注、探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建设、方式的设计、总体道路的探索,无疑是好事。但新闻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关涉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有影响的观念或看法。本文试图就新闻领域已显示的“中国模式”做出宏观的事实性描述和概括,并以此为基础做一些初步的反思,以引发学界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新闻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镜鉴。   关键词 新闻领域 中国模式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博k-aa;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教研部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北京100872      三、对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几点初步反思      模式,是个中性词。一定事物直至一定社会有了自己的运行模式,并不等于说它就进入了良性的运行状态。模式是有好坏优劣的,并且好模式中往往存在着不良的要素,反之亦然。因此,在对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核心内容做出上述描述、概括后,很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反思。      (一)宣传新闻主义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在过去30多年的新闻改革中,新闻观念更新占据核心地位。有学者指出,“以新闻观念的不断更新来引领中国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成为30年中国新闻改革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一个不同于其他领域改革的鲜明特点。”这与新闻业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定位、新闻体制属于政治体制之一部分是相适应的,与新闻领域往往处于社会变革前沿阵地的地位是相适应的。   在宣传新闻主义理念指导下,中国的新闻业不仅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社会的整体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的壮大和发展,。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变化发展的重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但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世界结构中的中国、成为全球化中的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宣传新闻主义理念也显露出不少弊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并不断更新“主义”层面的新闻观念。   首先,“宣传新闻主义”本质上是“宣传”本位主义,这与新闻传播内在要求的“新闻”本位观念是相冲突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与新闻传播规律相背离的。我们对内、对外的新闻传播往往难以赢得收受者的信任,其中最根本的观念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传媒还没有足够的新闻本位观念。当收受者、特别是国际收受者把我们的新闻传播认定为政治宣传时,他们在心理上就开始抵触我们的传播了。因此,进一步确立新闻本位的观念,仍然是今天新闻观念更新的根本性、基础性任务,其他观念的变化更新一定意义都是以此为前提的。事实上,按照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展开新闻活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共中央的重要新闻理念。比如,早在2002年,胡锦涛就讲过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2008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更是明确要求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在2009年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在致辞中说,媒体(人)“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这些观念,实质上就是回归新闻本位的观念,就是把新闻首先当作新闻而非当作宣传的观念。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对比以往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新闻、宣传的论述就会发现,胡锦涛的表述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使用的是新闻、宣传工作的职业话语而非完全的政治话语。胡锦涛是历任党的最高领导人中第一个谈到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新闻自身的规律,也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总的思想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其次,宣传新闻主义理念易于导致新闻传媒、新闻从业者只把自己当作社会大众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易于形成媒体“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境况,忘却自己更为重要的“环境监测者、社会守望者、大众服务者”的角色。在新闻实践中的典型表现就是;传媒高度重视“上面”的议题设置、重视舆论引导,但缺乏对“下面”议题的足够关注和与“下面”有效的互动交流。   宣传新闻主义必然是“传者本位”主义,很难树立“传收共同本位”的传播理念,更不要说实践“收者本位”的观念了。由于宣传新闻主义以宣传为本位,其宣传观念“是出于宣传者自身需要”的观念,因而导致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注重自己的“传播权”而忽视收受者的“知情权”、“表达权”,看重自己的“传播自由”而轻视收受者的“收受自由”。这就极易造成传收双方的矛盾和裂隙,近些年来社会大众对传媒不信任度的上升就与此有关。   显然,要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现象,就必须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宣传新闻主义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就必须探索走出宣传新闻主义观念的有效路径。事实上,人们已经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在近几年来“一直为高层领导人在各种重要文件和讲话中反复申述和强调”。从新闻观念视角看,这实质上等于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与未来前进方向意义的新闻改革理念,即我们的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媒介、新闻传播、新闻要成为人民实现“四权”、特别是“知情权”与“表达权”的重要平台或载体,从而使我们的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媒介、新闻传播、新闻等真正进入“以人为本”或“人民本位”的状态与境界。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指出,“‘四权’的提出真正揭开了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序幕,或者说,中国新闻改革从此进入了正题”。   那么,从“主义”层面更新新闻观念,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方向?从根本上回归新闻本位观念、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展开新闻活动的新闻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新闻主义?保障、实现“四权”、也即实现收受自由、表达自由(实际上就是新闻自由)的新闻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新闻观念?我们能否确立一种新的、适应中国语境的“主义”层面的新闻理念?(保障、实现“四权”的新闻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新闻观念?我们能否确立一种新的、适应中国语境的“主义”层面的新闻理念?)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尽管我们很难清晰描述未来中国新闻业应该确立的“主义”层面的新闻理念(新闻意识形态),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精神、方法去探究这一重大问题还是明确的,这就是:中国根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时代特色,多维视野,原创精神。   在中国,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宣传新闻主义已经受到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的冲击。可以说,一种反思超越宣传新闻主义、警惕批判商业新闻主义、理性对待专业新闻主义的观念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也许这样的观念体系将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新闻主义。      (二)新闻资产所有制形式需要不断探索   如前所言,新闻资产所有制问题,是新闻改革中的根本问题,也是“伤筋动骨”的大问题,需要特别的慎重。任何人都明白,谁手中攥着新闻传媒的钱袋,谁就真正拥有新闻媒介的话语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大道理在“所有权”与“话语权”之间体现得毫不含糊。   因此,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设计新闻改革的未来方向,建构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关键问题其实就是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新闻资产的经营管理问题。所谓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所谓的新闻批评、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等,说到底就是新闻资产的所有权问题。(所谓的新闻批评、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等等,说到底就是新闻资产的所有权问题。)只要这个底线没有变动,所有这些问题,与当前的现状相比,都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资产权利不只是经济权利,而是政治权利立足的实质基础。   那么,应该如何探索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呢?根据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提一些原则性的看法。   首先,应该明确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国新闻业资产所有制度的改革,在总体上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使新闻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促进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具体一点说,中国新闻业资产所有制的改革取向,既要有利于中国的政治稳定,有利于中国特色政治民主建设,也要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有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还要有利于新闻传媒自身经济利益的正当实现,有利于新闻传媒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句话,新闻资产所有制度改革的价值追求,要努力实现政治价值、公共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与统一。   其次,在尊重新闻传媒特性的前提下,努力借鉴其他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新闻资产所有制度。从原则上说:第一,可以针对不同传媒类型,实行不同的资产所有制度;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传媒变革应该包括传媒所有制的变革和调整,传媒产业也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以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整个所有制结构相协调;有学者坚定地认为,“社会资本进入新闻出版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这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业所发生的最具革命性的变革。第二,在新闻传媒范围内,只要国家能够掌控传媒的资产主导权(实质上也就掌控了意识形态主导权),具体的资产所有形式以及各种产权表现与实现形式都可以展开探索和试验。第三,尽管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传媒,确立有差异的所有制改革目标,但在总体上说,要努力使新闻传媒成为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新闻传媒应该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事实上,有学者在解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要点时已经指出,“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产权多元化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重点”。大概沿着这样的方向,中国新闻业才有可能适应中国社会的整体变革,既能反映和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能反映和呈现经济利益、价值取向的多元诉求与愿望,从而为社会的稳步发展与政治民主建设提供真实的平台和渠道。   再次,开阔视野,敞开胸怀,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更是一个“互动的时代”――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时代。我们看到,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尽管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就新闻资产所有形式来看,也就有限的几种,我们完全有能力进行考察、分析、研究、批判和试验。在新闻传媒的资产制度建设与资产经营管理中,一些发达国家更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的经验。总之,“中国根基、世界眼光”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姿态;“大胆试验、稳步前行”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做法。      (三)新闻业的公共属性需要不断强化   关于新闻业属性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从单一意识形态属性到意识形态属性、产业属性并提的过程;这既是认识上的提升,也是新闻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当然结果,更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必然产物。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伴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整体演进,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民主政治的进步、法治社会的成长,中国社会传统的统一性正在被打破,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正在形成,主体间的差异性、主体利益的多元性、价值观念的多向性已然显现,而这一切,正是公共性问题产生的根据。也正是在这样宏大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传媒业的另一重要属性逐步显示出来,这就是传媒业的公共属性。对传媒业的这一属性,我们尽管有过相关的讨论,但既不自觉明确,也不充分深入。因此,在反思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时,传媒业的公共属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转型造成的利益多元、价值多元,客观上形成了利益冲突和精神矛盾,然而,一定时空范围内共同存在、共同生活是任何主体存在、生存的前提这一事实,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总是有着共同的利益;如何使共同的或公共的利益得到维护,如何使共同的或公共的利益表现出其真实性,就需要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而公共性理论的意图,就是为公正地或正义地解决公共利益问题提供知识、智慧和方法,其中典型的方法就是公开的对话、交流、协商、论辩。这样的方式与新闻活动的本性、传媒的公开性,有着天然的匹配关系。这也正是传媒空间能够成为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重要根据。   公共性的实质关切是公共利益。因此,所谓新闻传媒业的公共属性,实质就是指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的属性,诚如一些学人所论,传媒的公共性就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传媒的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但这些阐释还不够充分,需要继续深入的讨论。   理解新闻传媒业的公共性,大致需要把握这样的理论逻辑:新闻活动在本性上具有公开性、公共性,公共性是传媒业“与生俱来的属性”;当人类新闻活动从“前新闻业时代”进入“新闻业时代”,作为社会化、组织化存在的新闻传媒,在现代性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逐步期望和塑造为社会公器;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传媒,实质体现为“传播媒介”的“公共领域”化,即新闻媒介成为社会公共平台、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领域)中,传媒通过具体的、具有公共化性质的“新闻产品”(主要表现为新闻与意见)实现“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大众”的公共责任(社会责任),而社会大众通过“新闻产品”满足知情、展开交流,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公共舆论在公共空间的“公意化”过程就是传媒实现维护公共利益之公共性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过程;支持这一逻辑过程展开、运行的是社会大众的公共精神,而最基本的是法治、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条件或环境。   这样的理论逻辑正在成为中国新闻业的实践逻辑,至少是实践逻辑的一个向度,一种力量,但要将这样的逻辑比较好的现实化,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并且是一个需要不断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探索的过程。      (四)新闻的独立功能需要不断加强   中国新闻业、新闻传媒“重宣传、轻新闻”的现象,或者说重视新闻作为宣传工具的作用、轻视新闻独立功能的现象,已经给中国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有效性、影响力带来了不小的、有目共睹的负面影响,急需我们认真反思。   新闻活动作为人类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活动,新闻业作为人类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事业,一定具有其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作用。这虽然已经成为极其朴素的真理,似乎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的新闻观念、新闻实践中,不尊重新闻传媒的相对独立性、不重视新闻相对独立功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闻传媒是监测环境、守望社会的,新闻是呈现新闻事实面目、揭示新闻事实真相的。只有基于各种及时公开的事实信息,通过多样形态的新闻媒介平台,社会大众才能比较真实地了解环境、较为充分地展开交流。毫无疑问,这是媒介社会、信息时代正常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这是文明社会、民主政治的需要,这是市场经济、法治秩序的需要,这是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平等的需要,这是监督社会良性运行、反映公众日常呼声的需要。   因此,对于新闻传播,我们首先应该确立的观念是“让新闻事实说话”,适度“为新闻事实说话”,而不只是特别注重于“用新闻事实说话”;新闻传播首先应该发挥的功能是报道事实,而不是张扬说教。新闻应该首先成为新闻,而不是宣传,更不应该成为各种私利的手段和工具。新闻首先应该以事实信息的力量引发思考,而不是以灌输的方式清洗头脑。(而不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说教)新闻传媒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但一定要把“摆事实”置于“讲道理”之前、之上,真正实现对新闻独立功能的尊重。   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中,正常的新闻传播、新闻功能更易受到各种主体(诸如新闻源主体、新闻控制主体、新闻报道对象主体、影响性主体)的干扰和影响,因此,新闻传媒更应该坚守新闻的独立性,更应该强调和保持新闻的纯洁性。那种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基本精神。   当然,新闻独立功能的发挥,需要诸多的条件保障,这与我们反思的其他问题都有着内在的关联。      (五)独立的新闻逻辑需要不断追求   前文已经指出,目前中国新闻业的运行机制,是在多种力量作用下共同形成的。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三重基本属性,两种主要功能,加上新闻业与社会各个领域天然的密切关系,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多重角色的社会子系统。与此相应,它必然要受到多种规范、多种规律、多种力量的共同制约,“共同制约的结果是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诸种力量最后形成了合力,由这股合力推动着传媒的发展。”   中国新闻业在过去30多年以至60多年取得的发展成就,其基本经验被有些学者总结为两大方面: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实,我们上面关于中国新闻业运作逻辑的描述反映的也正是这两个方面。然而,恰恰有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对于新闻业、新闻传媒、新闻传播发展具有本体意味的逻辑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新闻逻辑”。因此,如何按照新闻逻辑发展中国的新闻业,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重要问题。   所谓新闻逻辑,就是以新闻为本位、尊重新闻传播自身的规律,就是以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按照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展开新闻活动,使新闻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和功能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发挥影响和作用。   实现新闻运作的新闻逻辑,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中,都是一个历史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产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公共属性中定位的新闻业,如果想求得顺利的发展,必须求得各种社会力量的满意:作为政治力量的政党、政府要满意,作为市场力量的社会大众要满意,作为经济命脉的广告主要满意。任何一种力量对于媒体的生存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新闻媒体不得不在各种力量的作用和约束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建构自己的发展战略,寻求具体的运作策略和措施。   尽管新闻逻辑运行的基本前提是新闻传媒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传媒应该作为独立的传播组织而存在,但是,绝对独立的新闻逻辑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新闻业只能在社会系统中运行,在“新闻关系”中运行,即只能在与社会系统以及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主要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运行,这也就意味着新闻逻辑必然要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技术逻辑等展开博弈,求得某种平衡。   就中国新闻业来说,新闻传媒如何获得更强的相对独立性,如何以更大的独立方式发挥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公众的功能,仍然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

推荐访问:中国 概括 反思 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 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